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在运用地图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会归纳世界海洋表层的洋流分布规律,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预备工作。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年的学生地理的空间感、读图的能力相对较差,本节内容是对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而课本的图像是静态图,对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常在学习中会感到无从下手,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沉闷。三、设计思想本堂课的设计意图是:根据课标的要求,采用问题导图,学生读图,教师板图,学生画图,学生用图等环节,通过图文转化,图图转化,多方面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读图用图潜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培养则是希望完成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用原理来解释现象,实现原理指导实践的思想飞跃。授课时先让学生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不同海区洋流运动的特点,通过对比和分析,寻找共性和差异,归纳其分布的一般规律,并落实在洋流分布图中,然后建构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图,接着再探讨成因,最后引导学生运用风向、地转偏向力等知识对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学会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来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已有知识建构洋流分布的模式。学会在等温线地图上判别寒、暖流。过程与方法:问题导学法:通过有目的、分层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图》进行读图和信息提取,分析与归纳,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成洋流的概念、暖流和寒流的概念、洋流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成因的学习探究过程。板图导引法:在黑板上绘制世界大洲空白轮廓板图,在洋流空间分布规律的总结中,板图世界洋流的分布,在分析洋流成因时,板图动态演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洋流分布模式图,让学生板图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西风漂流等,力求做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并能适时的调控课堂,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提高课堂效果。知识构建法:利用学生的已学习过的洋流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于构建世界洋流模式图,并能利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应用意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合作学习法:针对探究的洋流的空间分布这一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洋流分布规律的探索中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全球性观念,在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时把握区域的个体差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世界洋流的模式图建构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一个在美国西海岸游泳的人,拾到一漂流瓶,里面装着一位菲律宾小女孩的信。阅读课本62页,《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思考,并回答1、漂流瓶为什么会从菲律宾漂到美国的西海岸?造成它运动的原因是什么?2、漂流瓶可能是顺着哪些洋流漂过来的?在课本《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中寻找漂流瓶的运动路线,使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有初步印象。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探究一、洋流的概念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建立的探究活动一、洋流的概念思考:洋流有什么特点?在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关键词?二、洋流的性质分类1、读图: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寻找A组: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指导学生阅读概念后,寻找关键词,并在课本用标记落实。让学生在培养学生的文字信息的归纳与判定能力通过情景读图、信A51015B组: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C组: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归纳探究:⑴、它们分别处在大洋的哪一岸?⑵、从纬度的角度上看,它们分布在哪个纬度的海区?⑶、从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寒暖流分布规律?[学情预设:学生对中低纬度的海区,副热带海区等名词比较陌生,读图时学生会出现方位上错误,所以在引导读图的问题设计要有明显的对比度,给学生留有充足的信息提取时间,对洋流分布形成总体印象]⑷、寒、暖流概念的总结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学情预设:由于课本的洋流分布图是一个平面的空间概念,用来归纳寒暖流的概念,只能体现大多数洋流的流动方向,归纳的概念不甚完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北赤道暖流的流动方向,让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暖流都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提醒学生,让学生从相对温度的角度上归纳洋流的概念。培养学生辨证的看待问题]2、知识应用:等温线地图上判定寒、暖流读某海区纬线和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⑴、该海区为半球。如果等温线数值分别是24℃,26℃,28℃,则A所在的等温线数值地图中寻找三组洋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得分析整理,去伪存真。在等温线地图中进行判定,达到学以致用,完成知识迁移。息整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学以致用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为__℃。⑵、从性质上看:A可能为流。探究二: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太平洋的洋流运动方向,完成课本62页的读图思考:⑴、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洋流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⑵、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南半球的情况是怎样的?⑶、在北印度洋冬夏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2、小组讨论,并归纳洋流的运动方向,请同学汇报学习成果。3、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大西洋海区,画出大西洋中心为海区洋流分布。[学情预设:课堂用的是在大西洋海区为中心的空白图,与学生课本上的地图有所不同,因此这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板图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图图转化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会话、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完成1、2题。此时教师板图,绘出太平洋为中心和大西洋为中心的两种世界大洲空白轮廓图。采用板演的方式,在演示大平洋洋流的流动方向和分布大致的位置。学生动态的板演大西洋海区的大洋环流的分布和运动,以学生实践来印证洋流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提取图像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根据学生的答案来板图,有助于教师对课堂进程适时调控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探究三:洋流的成因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⑴中低纬度的洋流:北半球:____南半球:____⑵、中高纬度的洋流:北半球:_____南半球:______⑶、北印度洋海区:冬____夏____[学情预设: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要理解这一重点内容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准备,所以教师分层次的提出阶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质疑问难、讨论、评价等方式的探究活动,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1、提出问题:洋流为什么会运动?洋流的运动的能量来源于那里?2、教师板图:在黑板上画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的空白图。3、学生调板:将气压带和风带补充完整。4、观察东北信风与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引导学生联想: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5、教师解释:盛行风对洋流的驱动作用,及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教师说明北赤道暖流的形成过程,并在洋流模式图中画出北赤道暖流。[知识链接:风海流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风海流开始运动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表层海流流向偏离原风向45º左右,(南左北右)。洋流的流向是指洋流去的方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6、学生思考:在西风控制地区,风向和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模仿第5小题画出西风漂流。7、观察洋流分布图中的赤道逆流的位置,在洋流模式图标出位置。8、结合《洋流的分布图》和已有的洋流分布规律,让学生画出大洋的环流模式图回忆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知识,画全球大气环境示意图。利用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寻找盛行风与洋流的关系。引导学生建构洋流模式图引导学生建构洋流模式图中,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实践升华到理论。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应用模式图,来解决问题,不但可以加深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还可提高学生对图像的使030300606060603030088[学情预设:1-3小题,由于是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难度不大,学生答题比较完整。5、6两小题是洋流成因的关键,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模仿来突破难点,完成洋流成因的教学任务。][知识链接:大洋的环流模式图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可用图来帮助学生记忆]9、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和《大洋的环流模式图》,思考:⑴、为什么南北球中低纬度的洋流运动方向不一样?⑵、为什么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的运动方向和中低纬的不一样?⑶、为什么南半球没有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而形成了绕极环流?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的方向和南极大陆绕极环游方向不一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知识链接:在南极大陆周围,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属极地东风流,它和西风漂流共同构成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绕流,其中还是以西风漂流为主体。]⑸、根据大洋的环流模式图,归纳大洋东西两岸的寒、暖流分布规律,在模式图中用红笔标明暖流的位置。10、教师讲解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的成因。11、教师说明赤道逆流的成因;利用地图册中的图片,以秘鲁寒流为例了解补偿流,以直布罗陀海峡洋流为例讲密度流。[学情预设:让学生明确洋流运动的成因往往不是单独只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的成因是风海流。]每个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草图用能力,学会应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探究。探究四:洋流分布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至美洲走的是沿欧洲至北美的直线距离。路程较近,一共用了37天,第二次去北美洲经非洲北部,然后再向西航行,路程远得多,结果用了20天。你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学以致用,知识迁移。创设学习新情景,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成功喜悦板书设计: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一、洋流的概念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的二、洋流的性质分类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三、洋流的空间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的洋流:北逆南顺2、中高纬度的洋流:北顺南无3、北印度洋海区:冬逆夏顺四、洋流的成因盛行风为动力-----风海流温度密度差异----密度流补充海水缺失----补偿流七、教学反思:一、在以往传统教学中,讲授本课时都是先讲述洋流的概念和成因,再结合成因分析“洋流的模式图”,接着从这个一般理论去演绎和解释世界各大洋洋流分布情况,这一方法知识完整,逻辑性强,在授课时一气呵成,自我感觉良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但学生反应并不好,认为比较难学,或是不知道在听什么。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的感性知识入手,让学生先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利用地图归纳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在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意识导向下,建构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图,然后再探讨成因,最后用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通过学生的读图活动,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导学下,学生总能保持紧张而兴奋的思考,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中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和自主观察与思考,学生的学习的主体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后我对学生学习感受进行调查,学生反应不错,都认为听得懂,没问题。而对洋流的成因在处理时,系统性上相对弱化了,只突出了主要成因的教学,其它的成因则以阅读的形式来出现。为了体现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能发展0303006060606030300的影响,高一地理备课组对两种教学方式的学生在没有复习情况下,进命题进行了一次小测(10分后,内容见附),以下是成绩情况:K-5(本设计来授课)K-13(传统法)8分以上人数20186分以上人数3637平均分数6.26.1结果是两个班级的成绩差距不大,当然由于不是同一个教师授课,班级之间也有差异,所以可比度不大,但最起码说明了,新法授课,担心学生系统知识掌握不好是多余的。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不顾及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发展。新课改下,我们要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于到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去,重视学习过程的思考性。这就迫切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师和调控者,我们应站
本文标题:《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65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