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专题复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阶段特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1)中共成立后,在“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它首先致力于领导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这些斗争虽取得一些胜利,但“二七”惨案却使共产党人认识到要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建立革命联盟,必须建立革命武装。(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以夺取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的三大武装起义的受挫说明,在中国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的革命历程中,大胆创新,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但王明等人,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仍坚持城市中心论,盲目暴动,冒险进攻,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长征,遵义会议从组织上和军事上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央开始走向成熟。(2)1931年“九·一八”事迹和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的政治路线。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党在统一战线、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建设各方面都走向成熟,显示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这说明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探索中符合国情的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经过艰苦斗争,取得了抗战胜利。4.解放战争时期(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阶级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共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粉碎了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采取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及时展开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胜利前夕,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经过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从此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了追剿反动残余、改革土地、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这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同时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调整发展工商业,发展工农业生产等措施。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2)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并举。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至此,用社会革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终于完成。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三大改革完成后,中共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又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中共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成为这种探索的开始。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和我国实际生产力水平,也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左”倾错误开始恶性发展。到1966年,在恶化的国际形势刺激下,最终发展成“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978年,一些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实质是坚持实行“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全国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此后,从国情出发,党和国家开始了以调整生产关系为中心环节,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在理论上,党通过历次代表大会,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们党在经历了80年历程后,焕发出更加年轻的生命力。【专题结构】一、解决农民问题,建立统一战线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要战胜这样强大的敌人,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只靠工人阶级来取得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建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方面,统一战线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统一战线是中共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因此,所谓统一战线问题,主要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1.解决农民问题,领导农民运动(1)大革命时期,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2)大革命高潮时期,农民运动支持了北伐。只是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使农民运动受到压制,这也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踊跃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重要组成部分。(4)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形势,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既减轻了地主的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又巩固了统一战线。(5)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钢》,开展土地改革使一亿多农民获得土地。(6)为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1950—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改,使三亿多农民获得土地,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7)1953—1956年,党引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统一战线历次统一战线概况表名称时期参加者中共的方针政策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1924年1月-1927年7月国共两党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①见中共“三大”的决定;②直接领导工农运动;③合作进行北伐战争;④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行国民大革命,反帝反封建军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1946年春国共两党和一切爱国抗日力量①见瓦窑堡会议;②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④在敌后坚持抗战,持久抗战;⑤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⑥根据地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又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人民民主统一路线解放战争时期反对美、蒋的一切力量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人民民主运动。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反蒋反美,解放全国过渡时期中共、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华侨、宗教界、各人民团体此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定期召开各级政治协商会议,发扬人民民主。1957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文革”中,统一战线政策遭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总任务1957-1978年建设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1978年——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二、中共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军队建设)1.大革命期间,从黄埔学生到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许多中共党员成为革命武装力量的骨干。叶挺独立团发挥了北伐先锋的作用,为保证北伐胜利进军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党还没有独立掌握的军队,使党在国民党右派反叛时,难于进行有效的回击而遭受严重的损失。血的教训使党从中认识到建立独立武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精辟地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光辉思想。2.“八一”南昌起义尽管打了国民党的旗号,但它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工农革命军)经过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革命军队为红色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后来,由于党内“左”倾军事冒险路线的错误,造成红军军事上的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领导权。3.“八·一三”事变后,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开辟抗日根据地,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4.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组成了人民解放军。经历了防御、反攻、战略大决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粉碎美国拼凑的“联合国”军,国内消灭了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民军队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后盾。三、关于党的建设1.理论建设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实践中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领导民主革命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光辉思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党许多卓越领导人的宝贵思想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贡献,而毛泽东的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了丰富发展而达到成熟,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特别是建国后经济建设方面许多创造性的举措,如三大改造等,大大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体系。(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列观点是它的主要内容,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前提条件,也是这一理论的一条主线。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②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③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④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⑤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⑥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⑦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⑧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⑨关于用“一国两制”来实现国家统一的观点。⑩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关系的观点。关于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廊,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2.加强党风建设(1)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2)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65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