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2015-2016第一学期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试题(A卷)
第1页共6页海南大学2015-2016学年度第1学期试卷科目:《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上)试题(A卷)姓名:学号: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成绩登记表(由阅卷教师用红色笔填写)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阅卷教师:2015年月日考试说明: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可携带教材、计算器。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_______处填上答案。1、建筑抗震设计一般包括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按抗震等级为一、二级设计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3、用_____来衡量一个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4、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5、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公式为:6、《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___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7、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8、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得分阅卷教师第2页共6页别为类场地。9、求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方法有和。10、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的组合方法来确定;考虑平扭耦合时,可采用的组合方法来确定。11、地震系数k表示与____之比。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前的括号内)()1.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适用于设防烈度为哪些的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A.5、6、7和8度B.6、7、8和9度C.4、5、6和7度D.7、8、9和10度()2、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有效的减轻和防止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A、抗震设计B、隔震设计C、消能减震设计D、抗风设计()3、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A.200m/sB.300m/sC.400m/sD.500m/s()4、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情况是A、高度不超过40m,以弯曲变形为主的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B、高度不超过40m,房屋高宽比大于4的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C、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D、框架结构()5、为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结构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得分阅卷教师第3页共6页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多少倍:A、1.2B、1.3C、1.5D、1.7()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对哪种情况进行调幅: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7、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为:A.0.85(1.2恒载标准值GK+1.4活载标准值QK)B.0.85(GK+Qk)C.0.75(GK+0.5QK)D.0.85(GK+0.5QK)()8、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9、大多数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程序所采用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是:A、底部剪力法;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弹性时程分析法;D、弹塑性时程分析法()10、三水准的地震作用水平,按其超越概率的不同来区分。其中多遇地震的重现期为50年,其超越概率为:A、52%;B、60%;C、63.2%;D、10%第4页共6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三水准的设防目标和两阶段的设计方法?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3、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包括那些哪容?得分阅卷教师第5页共6页4、简要阐述框架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重要原则得分阅卷教师第6页共6页四、计算题(共20分)(注意:答题时要列出详细运算步骤并计算出中间运算数值和最终计算结果。)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层高4.0m,二、三层层高均为3.0m,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1=G2=2000KN,G3=1500KN,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一类场地,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T1=0.4s。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各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本文标题:2015-2016第一学期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试题(A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3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