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GIS空间分析与建模期末复习
空间分析与建模复习名词解释:空间分析:采用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和代数运算等数学方法,对空间目标的位置、形态、分布及空间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建模,以提取和挖掘地理空间目标的隐含信息为目标,并进一步辅助地理问题求解的空间决策支持技术。空间数据结构:是对空间数据的合理组织,是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地图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与表达。空间量测:对GIS数据库中各种空间目标的基本参数进行量算与分析,元数据:描述数据及其环境的数据。空间元数据:关于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描述性信息。空间尺度:数据表达的空间范围的相对大小以及地理系统中各部分规模的大小尺度转换:信息在不同层次水平尺度范围之间的变化,将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或收缩到其他尺度上,从而实现不同尺度之间辨别、推断、预测或演绎的跨越。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图代数:作用于不同数据层面上的基于数学运算的叠加运算重分类:将属性数据的类别合并或转换成新类,即对原来数据中的多种属性类型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重新分类滤波运算:通过一移动的窗口,对整个栅格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将窗口最中央的像元的新值定义为窗口中像元值的加权平均值邻近度:是定性描述空间目标距离关系的重要物理量之一,表示地理空间中两个目标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缓冲区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缓冲区:是指为了识别某一地理实体或空间物体对其周围地物的影响度而在其周围建立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缓冲区分析: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然后将这一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泰森多边形:所有点连成三角形,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每个点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的一个多边形网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网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对网络结构及其资源等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理论基础:计算机图论和运筹学)自相关:空间统计分析所研究的区域中的所有的值都是非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相关性。在空间和时间范畴内,这种相关性被称为自相关。空间统计分析: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具有地理空间信息特性的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局部多项式插值法:是将一个复杂的表面进行分解,并用每个小平面的中心值来预测研究区中每一点的值,从而拟合出更为准确、真实表面的一种插值方法数字地形模型(DTM):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可视化: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复杂的科学现象、自然景观以及十分抽象的概念图形化,以便理解现象,观察其模拟和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发现规律和传播知识空间数据挖掘:从大量的,不完整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知识或模式的过程填空:空间分析目标:1)认知2)解释3)预报4)调控空间分析的研究内容:1)空间位置2)空间形态3)空间分布4)空间关系空间实体的维数有:1)零维2)一维3)二维4)三维5)分数维目前,我国采用的大地坐标系为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起算基准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空间测量尺度:1)空间维度:(零维一维二维三维)2)分数维度3)属性数据的测量尺度(命名量、次序量、间隔量、比率量)空间几何度量:位置、中心、重心、距离、长度面积、体积空间形态度量:方向、曲率和弯曲度、破碎度和完整性空间分布度量:点模式(分布密度、分布中心、分布轴线和离散度、最近邻分析、样方分析)线模式(密度、方向、最近邻分析、联通度)区域模式(离散、连续区域模式分布)点线面分布方式都为:离散和连续几何数据的量测尺度:0维(实体点、标号点、面点标识及节点等)1维(线段、弦列、弧、拓扑连线、链、全链、面链、网链以及环)2维矢量又称为多边形(面积、周长、中心、质心)空间拓扑关系:1)拓扑相邻2)拓扑邻接3)拓扑关联4)拓扑包含实体的空间关系:1)距离2)方向3)连通4)拓扑地图投影的变形方式:1)长度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变形地图投影变换:正解变换法、反解变换法地理空间坐标系的转换:大地坐标系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栅格叠置分析: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操作主要通过栅格之间的各种运算来实现。可以对单层数据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指数、对数等,也可通过数学关系式建立多个数据层之间的关系模型。栅格叠置分析方法:地图代数、布尔逻辑运算(0,1、与、或、非、异或)重分类、滤波运算(平滑、锐化、卷积模板,邻域统计分区统计规律)现实世界中很多空间对象或过程对于周围的影响并不是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固定不变的,需要建立动态缓冲区,根据空间物体对周围空间影响度的变化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模型。1)当缓冲区内各处随着距离变化,其影响度变化速度相等时,采用线性模型;2)当距离空间物体近的地方比距离空间物体远的地方影响度变化快时,采用二次模型;3)当距离空间物体近的地方比距离空间物体远的地方影响度变化更快时,采用指数模型。资源分配:定位、分配、P中心空间统计分析包括两个显著的任务:1)揭示空间数据的相关规律2)利用相关规律进行未知点预测。区域化变量的两重性:随机性、结构性1)在局部的某一点,区域化变量的取值是随机的;2)对于整体区域而言,存在一个总体或平均的结构。区域化变量的其它属性:1)区域化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程度的空间相关,当超出这一范围之后,相关性变弱甚至消失。2)对于任一区域化变量,特殊的变异性可以叠加在一般的规律之上。随机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概率分布随机取值的变量,按照随机变量可能取得的值,可区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两种基本类型。通过检测一个位置上的变异是否依赖于邻近位置的变异来判断该变异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根据变异的性质可以将变异分为三种类型:绝对型变异,等级型变异和连续型变异。确定性插值法按使用样本点数量分为:全局多项式插值法,局部多项式插值法可视化的探索数据分析(图像EDA方法):1)直方图2)茎叶图3)箱线图4)散点图5)平行坐标图6)QQplot图7)空间趋势分析回归分析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DTM主要应用于描述地面起伏情况,可用于提取各种地形参数,如坡度、坡向、粗糙度等。DEM表示方法分类:1)数学方法2)图形方法(线模式、点模式)DEM主要表示模型:1)等高线模型2)规则格网(RSG)模型3)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地形数据采集:1)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影像数据2)地形图3)地面实测数据4)既有DEM数据地形因子分析:1)坡度(slope)和坡度变率2)坡向(aspect)和坡向变率3)地面曲率4)地表粗糙度5)地表面积6)投影面积7)体积8)山体阴影(hillshade)创建三维可视化场景显示的工具:OpenGL、Direct3D、Java3D、IDL和VRML等地形可视化分析:1)剖面分析2)通视分析(点对点通视、点对线通视、点对区域通视)3)水文分析4)其他可视化分析P194-202(选)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属于全局/局部?※确定性插值法按拟合程度分为:精确性插值法,非精确性插值法(选)规则样条函数插值法属于精确/非精确?※论述:GIS下空间分析框架:1)几何分析:空间量算、空间查询、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拓扑分析、相似度分析、Voronoi图分析等2)地形分析:坡向坡度分析、剖面分析、通视分析、DTM/DEM数据分析、三维景观分析、虚拟现实等3)栅格分析:遥感影像分析、空间滤波、高程-影像叠加分析等4)网络分析:最优路径分析、网络流分析、通达性分析等5)统计分析:空间插值、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趋势面分析等6)综合模型分析:布局优化模型、频率指配模型、疾病传输模型、城市空间发展模型等简答:实体属性特征编码方法:1)层次分类编码法:按照分类对象的从属和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的一种编码方案,优点是能明确的表示出分类对象的类别,代码结构有严格的隶属关系2)多源分类编码法:又称独立分类编码法,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分类目标,根据诸多不同的分类依据分别进行编码,各位数字代码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空间分析研究的目标:1)认知:有效获取空间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组织描述,利用数据再现事物本身2)解释:理解和解释地理空间数据的背景过程,认识事件的本质规律(住房价格中的地理邻居效应)3)预报:在了解、掌握事件发生现状与规律的前提下,运用有关预测模型对未来的状况做出预测(传染病的爆发)4)调控:对地理空间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控(合理分配资源)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及各自优缺点:栅格数据结构:最简单直观的空间数据结构,将空间分割成大小规则、紧密相邻、均匀分布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表达形式。矢量数据结构:是一种通过记录坐标方式,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数据表达方式。栅格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结构简单,数据量大,易数据交换结构紧凑,数据量小,数据共享难图形精度低,图形运算简单、低效图形精度高,图形运算复杂、高效图形输出直观、成本低廉图像输出抽象、成本高昂难以表达拓扑,便于叠置分析提供拓扑编码,利于网络分析与遥感影像匹配分析,便于图像处理难以与遥感影像匹配,不便于图像处理地图投影转换困难易于地图投影转换矢量----栅格数据转化:矢量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后,图形的几何精度必然要降低,所以选择栅格尺寸的大小要尽量满足精度要求,使之不过多地损失地理信息。为了提高精度,栅格需要细化,但栅格细化,数据量将以平方指数递增,因此,精度和数据量是确定栅格大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点、线(直线插补法、扫描线法)、面栅格化(边界代数、射线算法、内部点扩散)栅格----矢量数据转化:1)多边形边界提取:采用高通滤波将栅格图像二值化或者以特殊值标识边界点2)边界线追踪:边界线跟踪的目的就是将写入数据文件的细化处理后的栅格数据,整理为从结点出发的线段或闭合的线条,并以矢量形式存储于特征栅格点中心的坐标3)拓扑关系生成:对于矢量表示的边界弧段,判断其与原图上各多边形空间关系,形成完整的拓扑结构,并建立与属性数据的联系。4)去除多余点及曲线圆滑:由于搜索是逐个栅格进行的,必须去除由此造成的多余点记录,以减少冗余。(点线面的矢量化是计算机自动进行的转化,由栅格行列号变为坐标)尺度转化的方法有哪些?尺度变换:将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实现跨越不同尺度的辨识、推断、预测或推绎,1)向上尺度转换法:将较小尺度的信息转化到较大的尺度范围,通过对样本的比较精确的信息分析,获取更大范围的一般信息。(点与多边形叠置、地统计分析)2)向下尺度转换法:将信息从模糊的尺度向精确的尺度拆分的过程,分为有辅助变量的向下尺度转换(修正的面域加权、小区域统计学)和无辅助向下尺度转换(面域加权、最大化保留)什么是空间尺度?可细分为什么?什么是大尺度?空间尺度:数据表达的空间范围的相对大小以及地理系统中各部分规模的大小。空间尺度可细分为:地图比例尺、地理尺度、有效尺度和空间分辨率等四种尺度。大尺度数据在空间上表现为:相对于共同参照的地球表面或其他次级区域,占有较大的空间范围,反映地理过程和现象的整体、抽象、轮廓趋势,但空间分辨率和精度较低缓冲区实现有两种基本算法:矢量方法和栅格方法。1)角平分法基本思想:1.在轴线两端点处做轴线的垂线,按两侧缓冲区半径R截去超出部分,获得左右边线的起点和终点2.在轴线其他各转折处,用偏移量为R的左右平行线的交点来确定该转折点左右平行线的对应顶点3.最终由短点、转折点和左右平行线形成的多边形就构成了所需要的缓冲区多边形。不足:1.难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缓冲区左右边线的等宽性2.校正过程复杂3.算法模型欠结构化2)凸角圆弧法基本思想:在轴线两端点处按缓冲区半径作圆弧进行拟合。在轴线的其他各转折点处,首先判断改点的凹凸性,在
本文标题:GIS空间分析与建模期末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4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