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及对策研究姓名:王海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耿莉萍2007060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及对策研究作者:王海光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石永东.陈丽娜.胡树华国外汽车工业及品牌的基本发展模式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汽车工业研究2003,(1)世界汽车工业的总体发展模式可分为纯进口消费型发展模式、产业依附型发展模式和产业主导型发展模式.根据世界汽车工业的总体发展模式及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看,汽车品牌的基本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三类:自主开发型发展模式、共同经营型发展模式和外资主导型发展模式.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树立民族汽车品牌;在自主发展的前提下,主动融入全球化;借助政府的力量,扶持和发展民族汽车品牌等是国外汽车品牌发展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启示.2.期刊论文董路宁.DongLuningBRICs汽车工业发展对世界汽车工业格局的影响-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1)BRICs被认为是未来几十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地区将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工业也会随之获得巨大的发展.本文对BRICs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做了概述,并分析了BRICs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世界汽车工业格局的影响.3.期刊论文刘志军规模经济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对中国的启示-科技与管理2001,3(3)主要根据美、日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汽车工业的现状,预示汽车工业未来的三大趋势是:市场瓶颈、企业购并、产品趋同.从而清楚地看到规模经济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规模经济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分析,给出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不可违背经济规律,结合中国国情,借鉴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走适合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面对世贸组织的新挑战,适时主动出击,统筹考虑,组建集团,实现规模经济;合理调整需求结构,注意载货车、更新车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4.期刊论文陈光祖怀念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要人物(七)中国汽车工业杰出奠基人:郭力--筹备建设新中国汽车工业-汽车与配件2003,(28)提起一汽建厂,我们不能忘了郭力同志.他那种崇高的品德、敬业的精神、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态度,鼓励着当年汽车人的兴业精神,同样,也仍是我们现代汽车人的学习榜样.5.学位论文赵大晖汽车工业发展及其产业政策效应的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199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汽车工业发展及其产业政策效应的评估方法,对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文献查阅分析和国内外汽车工业及其产业政策评述的基础上,针对评估对象系统(汽车工业发展及其产业政策)的特点,以产业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组合运用系统分析、因果分析、模型分析、层次分析、专家调查等方法,研究出了一套汽车工业发展及其产业政策效应的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估方法,它包括汽车工业发展经济效应的比较分析方法、汽车工业发展节能/环保效应的模型分析方法、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效应的机制分析和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效应的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的特色是:它能够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节能/环保效应评估与经济效应评估相结合、中观效应评估与微观/宏观效应评估相结合、直接效应评估与间接效应评估相结合、单项效应评估与综合效应评估相结合、正向效应评估与负向效应评估相结合;能够解决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效应评估所需基础数据的获得问题、评估参考标准的确定问题、效应评估结果的分析问题、借助计算机对效应评估值进行逐层递阶计算问题、对效应评估过程进行体系化运作问题.因此该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效应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定量化程度和评估工作的程序化水平.借助上述所构造的评估方法,论文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实施前后的汽车工业发展效应做了比较分析和模型分析,对1995-2000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效应分年段进行了评估和预估,得出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论.该文所做的工作,只是产业政策评估方法这一复杂问题的第一阶段工作,因此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继续研究解决.6.期刊论文熊文才对重庆汽车工业发展的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6(4)汽车工业本文中汽车工业包含摩托车工业,如果指纯粹的汽车工业或纯粹的摩托车工业,文中将用汽车行业或摩托车行业代替.是重庆三大支柱产业中第一支柱产业.在国内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和汽车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重庆汽车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从汽车工业在重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发展的优劣势的分析,谈点对重庆汽车工业发展的看法.考虑到汽车工业的未来走向,将以汽车行业为主进行分析.7.期刊论文滕伯乐.TengBole中国汽车工业50年回顾与跨世纪展望-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9,21(5)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创建和成长历程,论述了1981~1998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对跨世纪中国汽车工业进行了展望.8.学位论文连瑞瑞“十一五”时期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对策研究2007近几年安徽汽车工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激起了人们对它的热切关注和更大的期待.根据安徽省政府的谋划,要在2010年之前将汽车工业培育成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第一支柱产业.因此,十一五时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安徽汽车工业应该采取何种发展策略,从而实现由汽车工业大省向汽车工业强省的转变,对于拉动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率先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作为合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十一五招标课题--《合肥在中部崛起中的对策研究》主要组成部分,在对安徽省和合肥市的汽车工业管理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主要汽车企业和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指出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成长迅速并形成了较完整的产品体系,总体效益相对较好,且主要汽车企业都是本土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海外业务发展较快,走向海外已经成为安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然后,本文对现阶段安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同时就安徽汽车工业发展中自身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包括产业规模较小,品牌影响力不强,龙头企业产品结构有待调整和拓展,零部件工业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产业分散,省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竞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提升自主品牌形象;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本地研发水平;龙头企业尽快完善产品结构;继续拓展海外市场:谨慎开展资本运作;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强大的汽车产业集群;省内汽车生产企业错位协作发展;江淮和奇瑞发展战略联盟;尽快推进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国家在相关政策上对汽车自主品牌更多的支持.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面临的环境、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新时期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解,对安徽省汽车工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9.期刊论文来有为对巴西汽车工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研究-拉丁美洲研究2001,(6)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巴西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如推行增长点产业政策,严格保护国内汽车市场,对汽车厂商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进行引导),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汽车工业成了巴西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尽管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必须看到,在进口替代政策和严格的国内市场保护之下,巴西汽车工业一直缺乏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巴西汽车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10.期刊论文冯凤玲.武义青.FengFengling.WuYiqing河北省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价值工程2007,26(9)汽车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汽车工业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开始成为推动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产品.河北汽车工业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系列问题.本文从河北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河北汽车工业在全国汽车工业中的地位、产品结构,对比周边地区汽车工业发展状况,提出河北省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措施.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42e2dd81-3fc8-42de-a78d-9e25015b2b5d下载时间:2010年11月5日
本文标题: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