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h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
学科高一历史课题: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授课日期序号11学习目标【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识记: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义和团与清军的抵抗。1.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2.了解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及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3.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签订的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难点结合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的影响《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定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2、战争过程:⑴开始的标志:丰岛海战⑵过程:平壤陆战——黄海大战——辽东战役——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签定《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政府失败原因:落后腐败的封建制度是败仗的根源▼关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C40T)—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为商品输出服务—如《南》中协定关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C70T)—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资本输出服务—如《马》中开设工厂(也称帝国主义阶段)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1、目的:⑴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目的)兴起的根本原因:民族矛盾尖锐性质: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扶清灭洋“扶清灭洋”的评价反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了主要矛盾。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⑵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并扩大其在华利益(根本目的)2、过程:⑴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⑵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⑶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3、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本课知识结构重7: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日本、中国、远东格局的影响各是什么?难点突破(1)对日本:①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使其对外扩张更加疯狂;(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花费:6097万日元。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攫得赔款:35836万日元。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家,公司股本总额从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②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2)对中国:①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充分暴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②经济: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思想:民族危机加深,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2)远东格局:朝鲜被日本控制;日本地位上升,中国地位下降;同时列强的远东之争更趋激烈。(三国干涉还辽)11: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3)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定《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全面认识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1)对西方而言:侵华实质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相互争夺。(2)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①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a剥夺了中国无数人的基本生存权,疯狂地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B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使得其侵略“合法化”,中国领土、司法、海关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c经济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丧失了独立地位,造成中国近代贫困和落后。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制度、技术、思想文化客观上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a政治:封建专制制度受到不断冲击,最终君主专制制度瓦解;b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缓慢发展;c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传入,民主、平等、自由、博爱渐入人心,儒家思想传统受到强力冲击;d社会生活方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开始与国际接轨。问题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材料2: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材料3: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引自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回答:①材料1作者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②材料2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③材料3,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④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问题二:《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而今天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支持、鼓励各地招商引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厂,两者有何本质区别?问题三: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报国呈英雄。”——民谣材料二:“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和大清闹。”——民谣材料三:“我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者,不赞成兀鹰把爪子伸到任何国家去。……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义和团主要想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美马克·吐温《我也是义和团》请回答:(1)义和团“起山东”和“不到三月遍地红”,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在材料一、二中,哪些文字能反映出义和团的深厚群众基础?(3)“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这些行为反映了义和团对外来事物的什么态度?(4)读材料三,结合当时情况,作者所说的“兀鹰”具体指谁?你对他的观点怎么看的?(5)你知道义和团运动的最终结局如何吗?问题四:从1840—1901年间,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马关条约》中对小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A.赔款两亿两白银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增开通商品岸D.割让台湾2.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史”。这种状况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答订之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4、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B.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5.《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一权益()A.为日本所独享B.为欧美列强所共享C.未被参加“干涉还辽”的俄、法、德三国所享有D.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取消6、“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山东深受其害②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首当其冲③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异常猖獗④列强的经济侵略严重破坏了山东的经济秩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甲午中日战争第二阶段,战场主要集中于()①朝鲜半岛②辽东半岛③山东半岛④黄海海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A.夺取资本输出场所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变中国为其殖民地D.推翻清政府统治9.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表明列强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10.《辛卫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C.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1——10BDBBABBCDC问题一:①因为他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基本属实。②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费用太少。为其消极抵抗的行径辩护。③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④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则长期准备充分。问题二: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我们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问题三:(1)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这种现象在山东比较突出。(2)“孩童个个拿起刀”、“女练红灯照”。(3)盲目排外。(4)八国联军。同意。(5)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问题四:①《南京条约》,开始沦为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④《辛丑条约》,完全确立
本文标题:h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7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