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k5第九章质点运动型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1ACQP图9—1B图9—2ABCQP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第九章质点运动型问题【考点透视】质点运动型问题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几何图形上,设计一个或几个动点,并对这些点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相伴随着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研究考察.质点运动型问题常常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解决质点运动型问题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动点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尽管一些试题大多属于静态的知识和方法,然而,这些试题中常常渗透着运动与变化的思想方法,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观点去研究和解决.质点运动型问题有时把函数、方程、不等式联系起来.当一个问题是求有关图形的变量之间关系时,通常建立函数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求解;当求图形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和一些特殊的值时,通常建立方程模型去求解.【典型例题】例1.如图9—1,在△ABC中,∠B=90°,AB=6cm,BC=3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几秒钟后P、Q间的距离等于42cm?(1995年山东省中考试题)分析:本题如果设t秒钟后,P、Q间的距离等于42cm,那么PB、QB都能用t来表示,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解.解:设t秒钟后,P、Q间的距离等于42cm.则PB=(6-t)cm,QB=2tcm.根据勾股定理,得(6-t)2+(2t)2=(42)2.解这个方程,得t1=52,t2=2.因为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移动到点C以只需要1.5秒,所以只取t=52.答:52秒钟后,P、Q间的距离等于42cm.说明:本题抓住变化中图形的特殊位置关系:PQ=42cm,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例2.如图9—2,在△ABC中,∠C=90°,BC=8cm,sinB=53,点P从点B开始沿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开始沿CA边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第几秒时PQ∥AB?(1997年陕西省咸阳市中考试题)知识就是力量2图9—3ABCQDP分析:如图9—2,假设运动开始后t秒时,PQ∥AB根据这时图形的特殊位置,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解.解:设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运动开始后t秒时,PQ∥AB.则ACAQBCBP.∵sinB=53,∴cosB=54,tgB=43.∴AC=BC·tgB=8·43=6.∴BP=2t,AQ=AC-QC=6-t.∴6682tt.解得t=2.4(s).∴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运动开始后2.4s时,PQ∥AB.说明:本题抓住变化中图形的特殊位置PQ∥AB,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解.例3.如图9—3,已知: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设S表示面积,x表示移动时间(x>0).(1)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2)写出S△DPQ与x的函数关系式;(3)求出S△DPQ最小值和S△DPQ最大值,并说明理由.(1998年湖北省襄樊市中考试题)分析:点P、Q在运动过程中,x在变,S△DPQ也在变,而S△DPQ与x之间可以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求解.解:(1)根据题意,得21·2x·(6-x)=8.即x2-6x+8=0.解得x1=2,x2=4.所以2秒或4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2)S△DPQ=S四边形ABCD-S△APD-S△PBQ-S△DCQ=12·6-21·x·12-21·6·(12-2x)-21·(6-x)·2x=x2-6x+36.(3)S△DPQ=x2-6x+36=(x-3)2+27.∴S△DPQ的最小值是27,S△DPQ的最大值是36.知识就是力量3A图9—4BCQP∵当|x-3|最小时,S△DPQ有最小值;当|x-3|最大时,S△DPQ有最大值,又∵0<x≤6,∴当x=3时,S△DPQ有最小值;当x=6时,S△DPQ有最大值.说明:本题第(1)小题是利用方程模型求解,它是P、Q运动过程中,△PBQ处于特殊位置;而第(2)、(3)小题是利用函数模型求解.另外,在几何图形中求函数关系式,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对函数关系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认真考虑,一般需有约束条件.例4.如图9—4,在△ABC中,AB=8cm,BC=1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几秒钟△PBQ与△ABC相似?(199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试题)分析:在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运动的过程中,可能有两种状态出现:(1)BCBQABPB;(2)ABBQBCPB.因此,这两种情况都要考虑.解:设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后,经xs,△PBQ与△ABC相似.则AP=2x,BQ=4x,PB=8-2x.(1)如果BCBQABPB,那么可得164828xx.解得x=2.(2)如果ABBQBCPB,那么可得841628xx.解得x=54.所以经过2s钟或54s钟,△PBQ与△ABC都相似.说明:本题是一道需要讨论的质点运动型中考题,即在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运动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使△PBQ与△ABC相似.例5.如图9—5,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四边形QAPC的面积;提出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3)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2002年河北省中考试题)ACBQDP图9—5知识就是力量4A图9—6BCDA图9—7BCDFE分析:(1)只要把QA、AP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利用QA=AP求解;(2)可以分别求出△QAC和△APC的面积;(3)同例4一样,要分两种情况求解.解:(1)对于任何时刻t,AP=2t,DQ=t,QA=6-t.当QA=AP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6-t=2t.解得t=2(秒).所以当t=2秒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在△QAC中,QA=6-t,QA边上的高DC=12,∴S△QAC=21QA•DC=21(6-t)•12=36-6t.∵在△APC中,AP=2t,BC=6,∴S△APC=21AP•BC=21•2t•6=6t.∴S四边形QAPC=S△QAC+S△APC=36-6t+6t=36(cm2).由计算结果发现:在P、Q两点的移动过程中,四边形QAPC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也可以提出:P、Q两点到对角线AC的距离之和保持不变)(3)根据题意,可分为两种情况来求解:当BCAPABQA时,△QAP∽△ABC.∴62126tt.解得t=1.2(s).∴当t=1.2s时,△QAP∽△ABC.当ABAPBCQA时,△PAQ∽△ABC.∴122126tt.解得t=3(秒).∴当t=3s时,△PAQ∽△ABC.例6.如图9—6,正方形ABCD中,有一直径为BC的半圆,BC=2cm.现有两点E、F,分别从点B、点A同时出发,沿线段BA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F沿折线A—D—C以2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设点E离开点的B时间为t(s).(1)当t为何值时,线段EF和BC平行?(2)设1<t<2,当t为何值时,EF与半圆相切?(3)当1≤t<2时,设EF与AC相交于点P,问点E、F运动时,点P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请给予证明,并求AP:PC的值.(2001年南昌市中考试题)分析:(1)当EF∥BC时,四边形BCFE是矩形;(2)线段EF与半圆相切时,EF=BE+CF,可以过点F作KF∥BC交AB于K,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3)可以利用正方形ABCD中的不变关系AB∥DC,通过△AEP∽△CFP求解.知识就是力量5A图9—8BCDFEKA图9—9BCDFEP解:(1)如图9—7,设E、F出发后运动了ts时,有EF和BC平行.则BE=t,CF=4-2t.∴t=4-2t.解得t=34.∴当t=34s时,线段EF和BC平行.(2)设E、F出发后运动了t秒时,EF与半圆相切.过点F作KF∥BC交AB于K.如图9—8.则BE=t,CF=4-2t,EK=t-(4-2t)=3t-4,EF=BE+CF=t+(4-2t)=4-t.又∵EF2=EK2+FK2,∴(4-2t)2=(3t-4)2+22.解得t=222.∵1<t<2,∴t=222.∴当t=34s时,线段EF与半圆相切.(3)答:当1≤t<2时,点P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证明:1≤t<2时,设E、F出发后运动了ts时,EF位置如图9—9所示,则BE=t,AE=2-t,CF=4-2t.∴FCAE=21242tt.又∵AB∥DC,∴△AEP∽△CFP.∴21FCAEPCAP.即点P的位置与t的取值无关.∴1≤t<2时,点P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且AP:PC的值是21.知识就是力量6图9—11ABCQDP图9—10ABCxDP【习题9】1.如图9—10,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有一点P在BC上运动,设PB=x,梯形APCD的面积为y.(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S△ABP=21S梯形APCD,请确定P点的位置.(2001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考试题)2.如图9—11,已知: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点P从点A出发,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两点在分别到达B、C两点后就停止移动,回答下列问题:从A、B同时出发.设S表示面积,x表示移动时间(x>0).(1)运动开始后第几秒钟时,△PBQ的面积等于8cm2;(2)设运动开始后第ts钟时,五边形APQCD的面积为Scm2,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t为何值时S最小?求出S最小值.(1995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试题)3.如图9—12,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BC=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达B为止;点Q以2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1)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33cm2?(2)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1999年湖北省荆州中考试题)ACQDP图9—12B知识就是力量7图9—13ABCQP图9—15ABCQPODy图9—14A(28,0)PFB(0,28)OxE4.如图9—13,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点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1)当x为何值时,PQ∥BC?(2)△APQ能否与△CQB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003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试题)5.如图9—14所示,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8,0)和(0,28),动点P从A点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3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原点O运动.动直线EF从x轴开始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动(即EF∥x轴),并且分别与y轴、线段AB交于E、F点.连接FP,设动点P与动直线EF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1)当t=1s时,求梯形OPFE的面积.t为何值时,梯形OPFE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2)设t的值分别取t1、t2时,(
本文标题:k5第九章质点运动型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9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