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是参照美国国立MS协会(NMSS)2005年改版的McDonaldMS诊断标准看这个多发性硬化症诊断标准(1)临床证据:系指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可有客观证据,也可无客观证据。可以完全是患者的主观感觉或在病史中提供的,也可为经医生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提供的客观体征可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一个或以上的受损部位(大脑、脑干、小脑、视神经、脊髓)。在两个临床证据中,其中一个可以用病史来代替,此病史足以提示多发性硬化的一个典型病损部位并且无别的疾病可以解释(如Lhermitte氏征、手失去功能、视神经炎、一过性轻截瘫、典型的复视、肢体麻木)。(2)病变的亚临床证据:是指通过各种检查发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这些检查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影像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等。(3)多发性硬化的典型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受损的症状和体征,不累及灰质和四周神经(除非是髓内部分引起者)。头痛、惊厥、抑郁或意识障碍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无非凡意义。(4)发作次数判定(时间):2次发作间隔必需是1个月以上,每次发作历时必须超过24小时。(5)病灶多发性判定(空间):症状和体征不能用单一的病灶解释。如同时发生双侧视神经炎或两眼在15天内先后受累,应视为单一病灶。只有中枢神经系统明确存在不同部位(大脑、脑干、小脑、视神经、脊髓)的损害,才能认为是两个以上的病灶。还有很多看都看不完Poser提出的诊断标准(1983年)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下列任意一项均可)1、≥2次发作≥2个病灶。2、≥2次发作1处病灶1个不同部位亚临床证据。3、≥2次发作1个临床或亚临床的病灶证据OCB阳性或IgG合成率升高。4、1次发作2个不同部位病灶临床证据OCB阳性或IgG合成率升高。5、1次发作1个病灶的临床证据另一不同部位病变亚临床证据OCB阳性或IgG合成率升高McDonaldWI(2001年)一、≥2次发作≥2个病灶。二、≥2次发作1处病灶附加之一1、MRI证实空间病灶的弥散性;2、有与MS一致的2个或2个以上的病灶,加上脑脊液的阳性证据;3、等待提示另一病变的又一次临床发作。三、1次发作≥2个病灶附加之一1、MRI证实时间的弥散性;2、有第2次的临床发作。四、1次发作1个病灶附加之一1、MRI上病灶空间的弥散性;2、≥2个与MS一致的MRI病灶脑脊液阳性证据MRI时间上的弥散性;3、有第二次的临床发作。五、多发硬化隐袭的神经进展提示脑脊液阳性MRI空间的弥散性,具体为:1、≥9个T2病灶;或者2、≥2个脊髓病灶;或者3、4-8个脑病灶,加上一个脊髓病灶;或者4、异常的VEP,加上4-8个脑病灶,或少于4个脑病灶加上一个脊髓病灶,且病灶具有时间弥散性;5、病情持续进展一年。MS空间弥散病灶MRI的诊断标准(4条中有3条即可符合MS):1、有一处增强的病灶或有9个长T2信号病变;2、至少有一处幕下病灶;3、至少有一处近皮层的病灶;4、至少有3个脑室旁的病灶。注重:一处脊髓病灶可替代一处脑病灶。磁共振对于MS病灶时间弥散性的标准1、临床发作3月或3月以上,首次扫描有增强扫描的病灶存在,足以证实时间的弥散性,即使病灶不在起初临床事件提示的部位。假如本次没有发现增强病灶,而有以后的随访扫描发现了一个新的T2或者是增强病灶的话,就满足了时间弥散性的标准。2、第二次扫描是在3个月或3个月以上进行,显示有新的增强病灶或新T2病灶,就满足了时间弥散性的证据。
本文标题:MS的诊断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83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