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liqiang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完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是一堂为年轻人专门设立的课,旨在引导他们度过人生的迷茫期并重新扬帆起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核心必修课一般必修课大二课程大一课程(形势政策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是专门为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人而准备的一堂关于人生的哲理课,这堂课旨在告诉这些新人怎样去适应新的环境,怎样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以及怎样去处理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坎坎坷坷。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1、有利于大学生立志、树德、做人,提高个人修养。2、有利于大学生摆正德、才位置,全面发展,早日成才。二、课程教学内容和逻辑结构绪论结束语第一部分思想教育第二部分道德教育第三部分法制教育绪论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逻辑起点第一部分:思想教育,思想前提,“有理想”(第1—3章)第二部分:道德观教育,行为理论,“有道德”、“有文化”(第4章及5、6章的部分内容)。第三部分:法制观教育,行为依据,“有纪律”(第5、6章的部分内容及第7章)。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逻辑归宿。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第八章行驶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本课程的内容及逻辑体系总论思想道德法律道德与法律大学生活适应与转变:这是本门课程的起点;大学生思想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切入点;大学生道德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核心点;大学生法律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大学生的人生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至高点。三、课程学习及课堂要求无特殊情况须到课,未请假不到课作旷课处理。踊跃参与课堂讨论、发言和提问。共同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关闭手机或静音。课程总评成绩:平时占30%(包括到课情况、参与讨论、书面作业等),期末考试占70%。本门课的作用在生活上,给予大学生以引导在学习上,给予大学生以指导在处事上,给予大学生以开导在思想上,给予大学生以教导在问题上,给予大学生以疏导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的意义和方法引言:老鹰的选择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久,它必须在40岁时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等死或者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重塑更新过程。因为,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硬,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翅膀变得越来越沉重;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老鹰选择了后者。它必须很努力的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一直停留在那里,经过150天漫长的操练才能重新更新,重新得以飞翔。首先,老鹰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用新长出来的喙将爪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爪长出来以后,它便把厚重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下。5个月后,老鹰长出了新的羽毛……讨论:请同学们谈一谈对这则故事的看法。启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个艰辛的蜕变过程,经历痛苦的抉择,才有新生;从前的光荣与成就已经远离,摆在面前的是新的挑战和新机遇。在挑战面前应不断丰满自己的羽翼,在机遇面前要有所准备;大学不是梦的结束,而是梦的开始。人生前一阶段的全部的梦想在大学才刚刚展开。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课程导入走进---我的大学请思考: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精神是什么?人物:大学精神的阐述者蔡元培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但不是道德楷模,不是宗教之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梅贻琦:奠定清华校格,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留学美国后于1916年任教清华大学,并于1931-1948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被誉为清华大学的“终生校长”和奠定清华校格的教育思想家。他所提出的“身教重于言教”以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等教育名言一直为世人推崇。杨叔子:“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学会思维,第三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爱因斯坦: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to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to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totogether;最后是学怎样做人:learntobe。综观当今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它们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影响世界,是因为它们不但有世界一流的教师,更重要的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气节与精神,以及对自己大学精神弘扬与信仰的执著。大学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精神一般泛指大学的自治精神、学术自由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狭义的大学精神一般就大学的个体而言,是指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一所大学经过长期的培育和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有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理念和文化氛围。它深深融合在学校的内质之中,为广大师生共同拥有,难以被其它学校模仿和取代,是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气韵。大学之精神大学之道: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大学之道的核心:大学作为独立思想的中心、批判中心,最本质的特征便是精神的原创。大学之责任:应成为一代人努力“界定自我与世界的场所”。同学们的经验与体验、当下的生活感受,都将成为本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大学之道人生之旅,流光溢彩。大学时光,千金难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放在大学新生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实现成人、成才、和成功的人生目标。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人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目标走好第一步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洪战辉与他收养的妹妹。..\绪论、第一章\洪战辉.mpg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人生案例导入广州市某高校一名刚入校两天的新生因长期受家庭溺爱,一时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和住宿环境,嫌宿舍人多没空调,连续失眠两天两夜后离开学校出走。几乎同一时期,在南京市某高校,两名刚进入大学的女学生竟然只因觉得军训太辛苦主动要求退学。这两名学生进校后和其他同学一起开始了军训,几天下来对军训感到枯燥乏味,加上早上6点必须起床、有时候夜里还得急行军,还要踢正步、站军姿,于是不约而同的萌发了退学的念头。思考:请同学们谈谈大学生活有哪些不适应?你觉得新生应该如何适应大学集体生活?李开复致中国大学生:大学四年应该这样度过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1961年生于台湾。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Software的总裁;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现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极为关注中国教育,对中国的学生的成长极为关注,先后给中国学生写了四封饱含关切之情的来信在国内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一、认识大学生活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一)认识大学生活讨论:相比高中,大学生活有什么变化?大学是人生的新阶段,当代大学新生步入大学将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特点,新的生活,直接面临四大变化: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心理环境的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式学习认真上课、读书个人兴趣交流个人兴趣基本素质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道德规范,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书本学习身边的人广泛涉猎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被动变为主动扩大视野2、生活环境的变化由熟人社会的交往转变为生人社会的交往。进入大学,不仅学习的要求变化了,而且,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新环境的变化需要人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远离父母独立生活,衣食住行等日常问题自己安排。◆同学广泛,主动地加强交流、互相理解和关心。因此,适应生活的变化要求我们首先从小事做起,逐渐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3、社会活动的变化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增强信心、毅力和勇气增强责任心、忠诚度提升综合素质交往、表达、协调4.心理的变化焦躁孤独失落空虚迷茫自卑…(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承担自己的责任,不逃避不怨天尤人,摆脱依赖心理;关心和帮助他人对于陌生事物通过观察、实践、反思形成个人的认识;要向老师同学多学习,交换意见和体会“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要求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虚心求教细心体察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努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的选择,加强自我约束与管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HowtoStudy:学什么?怎样学?耶鲁大学校长莱温教授:参加课外活动,培养领导能力。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教授:质疑精神与分析能力很重要。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教授:学习不能闭门造车。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茨勒教授:理工科学生需要想象力和经济头脑。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柏林格教授:大学生要有全球化眼光。(来自世界大学校长论坛)旧的知识观视知识为普遍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真理。认识过程就是把热情的、个人的、人性的成分从知识中清除。在教育领域,这意味着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教师与学生陷入只是被奴役的处境,从而丧失了鉴赏知识、批判知识和发现知识的信心、勇气和资格。“对知识的热情,如果仅仅导致某种程度的学识增加,而不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可能的程度上使求知者重塑他的自我,那么它归根到底能有什么价值可言?”——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变成个人的知识,新的知识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不再是纯粹认知的活动,它与个体的兴趣、情感、信仰等态度相关。学生才能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师生建立其真正的对话关系,填平“知识权威”与“无知者”之间的鸿沟。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从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迈向学习化社会成为世界主导性的教育思潮。日本提出要建立“终生学习的社会”。美国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力图尽快把美国改造成“学习之国”。中国1999年教育部颁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构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到2010年
本文标题:liqiang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85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