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建设方案5-1第五章建设方案5.1建设条件拟建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路线经过正镶白旗。正镶白旗位于内蒙古草原的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干旱草原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是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地理坐标北纬42°05′~43°15′,东径114°05′~115°37′。5.1.1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5.1.1.1地形、地貌镶白旗位于内蒙古草原的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干旱草原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是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地理座标东径114°05′-115°37′;北纬42°05′-43°15′。正镶白旗与六个旗旗相毗邻,东与正蓝旗毗邻,南与太仆寺旗和河北省康保旗为界,西与镶黄旗和乌兰察布盟化德旗相交,北靠苏尼特左旗。海拔高度在1200-1400米之间,位于我旗中南部的明安图镇满达拉图嘎查罕海日罕山、额里图科技示范园区刀棱山,海拨高度分别为1764米和1660米。5.1.1.2地质条件拟建的白旗乌兰察布苏木文贡嘎查那日图小组至旧队部小组公路建设项目位于正镶白旗北,公路沿线范围内,地质构造复杂。拟建项目段处于冲击平原。由细纱、粉纱组成固定砂丘和砂垅。本区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多沿老构造继承性发展。大青山间歇性持续上升,在山前形成多级山麓阶地,在第四纪地层中产生许多小断裂和褶曲,新构造表现十分活跃,主要以差异升降运动为主,新构造沿老构造复活,成为第四纪活动性断裂。5.1.1.3水文特征由于受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区域内地下水总体水质状况为北部沙漠区较好,其次是南部山区,山间洼地和平原区较差,水化学指标超标最第五章建设方案5-2为严重的依次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和氟,其次是硝酸盐和氯化物及色度,总硬度和硫酸盐相对较轻;区域内地下水水质特征与水性疾病分布基本是一致的。5.1.1.4气候特征项目所在地区属于属中温带大陆性气侯,。其主要气象指标见下表。表5-1气象资料表5.1.2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5.1.2.1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分区,按公路沿线所经过的地层、地貌和岩性及工程性质综合划分。一、地层(一)第四纪前地层,新第三系.底部砂砾岩与红土互层、顶部红土夹钙质结核层,总厚度约30米,普遍分布于旗境东南丘陵区。(二)第四纪沉积1、下中更新统(1)冲积红积层,为半胶结的砂砾层、局部夹粉沙层,具有交错层理,砾石成分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安山斑岩及玄武岩等,厚度达15米。出露于宝贝河两岸.(2)湖相沉积黄绿色粘质砂土及灰黑色淤泥中夹薄层的午胶结的砂层.分布于黄河左岸蒲滩拐。2、全新统(1)风积层,由细砂、粉砂组成。分布于旗境黄河北岸地带、呈砂堆、砂垅、砂丘。项目正镶白旗年平均气温(℃)9.3最高气温(℃)37.1最低气温(℃)-29.5年平均降雨量(mm)464.1冻结期(月份)11~4最大冻结深度(米)2.7平均风速(m/s)4.5最大风速(m/s)30风向南西风年蒸发量(mm)2318.7第五章建设方案5-3(2)冲积层,由砂、砂砾、粘质砂土等组成,分布于平原表层,层次清楚,岩层垂直方向变化较大,厚度无常。二、构造轮廓本旗位于内蒙古东西褶皱带南部.基底褶皱抽、近于东西向或东北向,与内蒙古东西褶皱带的构造线一致.盖层走向近乎东北——西南方向,向西北缓缓倾斜,与黄河西的鄂尔多斯台地相似。5.1.2.2不良地质(1)松散坡积物坍塌风化作用后,经山前冲积、坡积而形成堆积物,主要由砂、砾组成,含少量粘性土,较为松散,降雨后出现局部坍塌。水的来源主要是地表水即降雨(地下水埋藏较深)自松散坡积物表层渗透并沿薄弱环节裂开,形成局部坍塌。(2)黄土、红土坍塌黄土:主要为黄土状砂性土,含砂石,主要经风化作用后,冲积、坡积及洪积搬运作用,再加上长期残积而形成,松散-中密。降雨后出现一定范围坍塌。红土:主要为红色砂土,含砾石,松散-中密,受水侵蚀易坍塌,破坏路基稳定性。5.1.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沿线砂、砂砾、片石分布极不均衡,但储量较丰富,运输里程长,具体分布情况如下:●砂、石渣主要采集于当地料场。●片石、碎石料场石质坚硬,可用于路面、桥涵混凝土及路基、桥涵防护工程,但平均运距较远。●路基填料沿线路基填料尽量砂砾土和水稳性好的砂性土,如采用开山石渣应注意最大粒径的控制,防止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水泥由白旗购买。第五章建设方案5-4●工程用水、用电沿线工程用水较为短缺,由沿线村庄机电井及打井供应,平均运距较远。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选择雨季结束前完成路基施工,减少成本。大型拌和场可用农电线路供电,小型桥涵、构造物可采用自发电。5.1.4拟建项目与相关路网的衔接5.1.4.1与其他公路衔接情况本项目起点位于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终点位于白生图浩特。5.1.4.2拟建道路状况拟建道路路线全长18公里。1)路基路面路基宽度6.0米,路面宽度6.0米。5.2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本项目起终点的合理选择,除应符合当地路网结构布局外,还与邻近的路网相衔接,实现公路高效、便捷的运输功能。根据正镶白旗交通局的委托,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范围为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至白生图浩特公路建设项目,起点设在敦廷高勒浩特,终点设于白生图浩特。5.3方案拟定5.3.1主要控制因素拟建项目控制方案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水文、城乡发展规划,工程建设规模,施工中材料运输条件以及当地政府意见。5.3.2方案概况5.3.2.1走向及控制点路线走向基本为东西方向。路线主要控制点: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白生图浩特公路。5.3.2.2可能方案论述及规模拟建公路的总体建设方案为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第五章建设方案5-5路线全长18公里。路线方案表项目单位方案建设里程公里18交点个数个23平曲线最小半径米30变坡点个数个30最大纵坡%3.576%凸型最小竖曲线半径米3453.329凹型最小竖曲线半径米2404.570拆迁房屋平方米征用土地亩20土石方总量千立方米21.317防护工程千立方米排水工程公里路面千平方米114.072技术复杂大桥座/米大中桥平方米小桥平方米涵洞延米16工程总造价万元545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30.3方案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表5-2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指标公路等级四级设计速度千米/小时20行车道宽度米1×6.0地形平原微丘区路基宽度米6.0平曲线最小半径米30最大纵坡3.576%最短坡长米200坚曲线最小半径凸形米3453.329凹形米2404.570路面等级砂石路面桥涵设计荷载米公路Ⅱ级桥面宽米6.0第五章建设方案5-65.4方案概况5.4.1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起点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终点位于白生图浩特,路线走向基本为东西方向。推荐路线主要控制点为: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白生图浩特。5.4.2规模、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技术指标推荐方案公路采用JTJ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四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结合沿线城乡规划。路基宽度为6.0米。2、推荐方案的建设规模推荐方案路线全长18公里,根据沿线地形地质及河流分布状况、路网功能、沿线城镇及旅游规划发展需要,本方案全线土石方21.317万立方米。5.4.3路基工程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总宽度6.0米,其组成为:行车道宽1×6.0米。1、路基高度路基设计洪水频率采用1/25。路基填土高度除应保证路基稳定、桥涵高度要求外,还综合考虑了全线自然因素与地质条件及工程造价等因素。对于低路堤设计,其最小填土高度应满足不同工程地质路段地下水埋深、地表临时积水深度、冰冻深度、积雪对路基的危害,同时也应该满足排灌系统的要求。2、路拱横坡行车道横坡均采用3%。3、公路用地范围路线路堤坡脚外2.0米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4、路基压实度及路基填料要求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压实度应符合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基设第五章建设方案5-7计规范》(JTGD30—2004)中的要求。表5-1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0~80≥9580~150≥94150以下≥92零填及挖方0~80≥955、边坡设计路基边坡坡率根据填土高度和土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本项目路基填料为粉土质砂和碎砾石土,填方段落:占用耕地时采用直线边坡,坡率采用1:1.5;占用草地时以3.0米为界,填土高度在3.0米以下时,坡率采用1:3;填土高度大于3.0米小于8.0米时,坡率采用1:2;当填土高度大于8.0米时,填料为碎石土时坡率采用1:1.75,填料为砂性土时坡率采用1:2。挖方边坡坡率土质为1:1;石质采用1:0.4,并在挖方深度小于6.0米的段落,设置4米积雪平台,上风侧边坡坡度为1:4,下风向边坡坡度为1:3。6、基底处理当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散土质时,填筑前进行清表及碾压,清表及碾压厚度按30厘米控制。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当路堤基底为草地时,草地地表大多为粘性土,为保证原地面压实度要求,换填50cm石渣。对零填挖或填土高度不足上路床部分,进行反开挖处理,达到压实度要求。5.5.4路面工程1)公路自然区划:本路线地处VI1西北干旱区。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干燥,风天较多,降水量少,且集中于7~8月份,暴雨多,蒸发量大,季节温差、日温差较大,属季节性冰冻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g。2)路面类型的选择路面结构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好的路面结构,对提高道路的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及本路的交通组成特点,根据本项目的公路等级及其重要第五章建设方案5-8性,路面应采用砂石路面,根据内蒙古多年路面建设经验,公路等级及使用性质,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拟采用砂石路面。详见路面结构方案表。路面结构方案表结构层砂石路面结构形式20cm天然砂砾面层总厚度20cm每平米造价(元)27.143)推荐路面结构设计标准及路面宽度:路面设计以轻交通设计等级为标准,砂石路面的使用年限为10年,路基宽度为6.0米[(3m行车道)×2]。全线采用天然砂砾面层:面层采用20cm天然砂砾。5.5.5桥涵工程(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2)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根据其使用性质、泄洪流量、路基填土高度、地基条件、材料供应及后期养护情况,采用管涵。涵洞孔径的确定除满足泄洪、灌溉要求外,并且考虑到清淤的方便。涵洞布设以原有沟渠为基础,以不打乱现有排灌系统为原则,排、灌渠道分别设置涵洞,对于渠道、沟槽过于密集,位置相距不远,具有合并条件的毛渠、毛沟给予适当改移、合并,并辅以线外工程相联接,保证排、灌功能。新建涵洞16延米。5.5.6交叉工程平面交叉全线平面交叉2处。5.5.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交通管理设施第五章建设方案5-9(1)交通标志、标线参照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99,根据公路的具体道路情况,在沿线设置必要的警告标志、指示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及其它标志。路面标线和标记主要有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斑马线、导向箭头。(2)里程牌、百米牌里程牌同交通标志置于路基的两侧。百米牌附设于公路两侧的轮廓标。2、管理机构交由竣工验收移交的管理养护单位进行管理养护。
本文标题:5建设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3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