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5.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讲解编稿:董海娜责编:王娜课前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的人,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了解烛之武这个人。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和先秦散文。2.积累常用文言实虚词,概括全文内容。3.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字、通假字、句式等知识。4.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知识汇总1.史书体例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2.历史背景知识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时代是以封建的政治制度而著名。所谓封建就是国家政权封而建之,通过封王、封地来治理一个国家。封建制度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各个权利阶层嫡长子式的世袭制度。东周(前770年—前221年)历史学家又将东周分为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3.春秋五霸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4.《春秋》、春秋三传与“春秋笔法”《春秋》是鲁国的国史,也是中国现存典籍中年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是由史官实录,后经孔子修订,以鲁国十二公为序,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开创了史传散文的新体裁。《春秋》记事比较简略,于是就有了解说《春秋》的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相传孔子所著《春秋》,常寓褒贬于一字一语之中,后称文笔隐晦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5.《左传》《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它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又名《左氏春秋》,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6.故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7.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③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④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8.词类活用①名词活用为动词A.既东封郑封,使……为边界。B.越国以鄙远鄙,以……为边境。②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夜,在夜里。9.重点虚词“以”、“焉”、“夫”、“其”以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B.敢以烦执事用C.越国以鄙远相当于“而”D.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目的E.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F.以乱易整用焉A.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B.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在那里C.将焉取之:“于何”,到哪里D.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夫A.夫晋,何厌之有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表议论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指示代词,那其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代郑国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这样做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使者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代晋国的E.失其所与,不知代自己的F.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内容分析整体感知1.理解主旨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2.概括每段内容。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烛之武说退秦师。第4段,晋师撤离郑国。课文分析1.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课本选文的第三段,叙述了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共有十句话,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句话为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表明郑国对于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知道郑国将要灭亡,但仍要发表自己对于形势的看法,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使秦伯易于接受他的观点。第二、三、四、五句为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亡郑无益于秦。原因之一是秦国跨越晋国把郑国当作远方的边邑是艰难的事,原因之二是灭掉郑国,对晋国有好处,就削弱了秦国自己的力量。第六句话为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指出存郑有利于秦。第七句话为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回顾历史指出晋君言而无信。第八、九句第五层“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展望未来,预测晋国贪得无厌。第十句为第六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奉劝秦君好好考虑攻打郑国之事。烛之武的分析中言辞恳切,处处为秦国着想,充分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使秦国不仅答应退兵,还助郑防晋。2.烛之武为什么能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是由主客观多种原因决定的,主观原因是烛之武不仅有报国之才,还具有报国之愿。第二段中他的抱怨“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他有建功立业的愿望,所以在危难时刻才能挺身而出。客观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贤臣佚之狐的举荐,其次是明君郑伯的纳谏,再次是秦晋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还有当时秦军与晋军分营驻扎,都是使烛之武退秦师成功的条件。问题思考1.佚之狐为什么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必能退秦师?烛之武才智过人,能言善辩。国危之时,他可能流露出其能退秦师救郑之意。2.烛之武为什么说了推辞的话?怎么看这推辞的话?对郑文公未能及时重用自己不满,仅是发发牢骚而已,并非不想救国,且有试探郑伯是否诚恳之意。3.郑伯的话可看出是怎样一个人?敢于认错,能自责,坦诚,是开明之君主。4.烛之武怎样说服秦穆公撤军?一番话中心是:灭亡郑国对秦不利,存郑有利于秦。其依据有三点:A.越国以鄙远,是难事。B.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是傻事。C.晋国不讲信用之往事:无厌,将阙秦而利晋。5.晋文公为什么不同意袭击秦军?A.秦穆公对他有恩,不能“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进攻秦军会失去虞国,不明智;C.混乱相攻,不威武——不光彩。6.晋文公是怎样一个人?A.雄才大略。B.沉稳多谋。7.文章在写作上有哪些你认为精彩的地方?A.精彩的叙事,简洁的文字全文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结论,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详写政治外交,略写军事)。B.精彩的行人辞令。行人本讲究辞令,但也看出作者的语言功力,将行人言辞描述得言简意赅,文采富赡,足以打动人心从而衬托出行人机智多才的形象。问题探究1.课文写作特点(1)前后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第一段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还有“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第二段的“夜缒而出”呼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第三段“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2)情节波澜起伏,跌宕起伏。联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危难,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形成了波澜起伏的情节。(3)内容安排详略得当这篇课文重点放在烛之武退秦师。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集中笔墨写了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一步步的深入,从而做到繁简得当,重点突出。(4)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烛之武抓住秦、晋围郑与秦无关这一点,尽管他的出发点全是为了郑国,但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这就更容易使秦伯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四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一层意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现实,恭维对方。第二层意思“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点明亡郑无利于秦国,只是增加邻国的利益。第三层意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放弃郑国对秦有利。第四层意思“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点明晋国的贪婪,借此破坏秦晋联盟。2.人物分析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但是烛之武能够深明大义并且具有很强的使命感,他暂时舍弃了个人的不满,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说服力,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才能。郑伯面对国亡现实,采纳臣属意见请求烛之武,面对他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情真意切。但是,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接着指明,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你烛之武也没有任何好处。郑伯可谓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面对“国危矣”,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可以说佚之狐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考点解析(2011新课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
本文标题:5.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3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