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13夜莺的歌声备课时间2015年月日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2.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应写法。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主备人李平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情景导入明确目标1.学习了第三单元,我们走近了神奇的大自然,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有一种鸟名叫夜莺,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2.让我们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3.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从文章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二、检查预习。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朗读课文,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2.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说出你这样划分的理由。第1—2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德国兵发现小夜莺并让其带路,小夜莺的答话虚实结合,颇有童趣,加上顽皮的动作,使敌人相信了他,这是作者叙述的重点,从言行中体现出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第25—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聪明勇敢的小夜莺用歌声成功地将敌人领进埋伏圈,并准确地把敌情报告给了游击队员。•第35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游击队员消灭了敌人。•第36、37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写小夜莺又投入到新的战斗。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四、细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1.自读课文,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的,划出有关的句子。2.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读了这篇课文,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爱国主义精神)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预设:•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句话既导出了事情的起因,又引出了下文。小男孩学夜莺的叫声,是用来吸引敌人的注意。果然,敌人“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发现了他。)•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反应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定、坦然。)•“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一语双关,暗地里骂敌人,既不会让敌人察觉,又表达了他对敌人的憎恨。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小夜莺又一次骂了敌人,并把敌人比喻成野兽。侧面揭露了敌人凶残的侵略行径,表达出对敌人的仇恨。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这是小夜莺在麻痹敌人,让敌人进一步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为后面同游击队员联络时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做准备,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小夜莺的机敏灵活)•“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一起,消除敌人的疑虑和警觉,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3.了解首尾呼应的方法。第1段:使苏联人民深受其害,满目疮痍,一片焦土,连烧焦的树木也“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段话写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同时也说明了苏联人民对德国侵略者的愤恨。第2段,“停了一会儿”,说明小夜莺发现了敌人,“新的劲头唱起来’说明经过思考决定去吸引敌人。歌声中传达出一种奋斗的力量,点明行文线索,为后文设伏笔。第3段,孩子的穿着和动作与后文形成照应,暗示着小夜莺在执行任务。第36段,这段与第1、3自然段相照应,说“夜莺”坚守岗位,认真察看敌情,以便通知游击队再次歼灭敌人。第37段,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飞出”是要让敌人听见,引敌人上钩,也暗示了孩子完成任务后的欢畅与轻松)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与第2自然段相照应,小夜莺开始执行新的任务。)所谓首尾呼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这种呼应可以给人首尾圆满,结构严谨的感觉。本文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告诉我们小夜莺在村口放哨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是他和敌人斗争的方式。达标检测拓展延伸1、完成课堂作业2、请你悄悄地观察班里同学在回教室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再详细地把他写下来。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匆匆忙忙地跑回教室。第一个进来的是————————————————————————————————————————————————————————————————————————————————————————————3、阅读小说《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一书板书设计:13夜莺的歌声小夜莺敌人快活的蓝眼睛冷笑不慌不忙轻蔑很有信心地回答拧脑袋(机智、勇敢教学反思:课题14小英雄雨来备课时间2015年月日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懂得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能讲课文的某个片段故事,学有余力的学生会讲全文。教学重、难点1.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2.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主备人李平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2.板书课题:小英雄雨来1)解题:英雄,小英雄2)质疑:看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小雨来是小英雄?雨来有哪些英雄行为……)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二、略读课文知大意1.指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要求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给课文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运用文中的语言。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晋察冀苇絮睁眼瞎歪歪斜斜挪回枕头劈头咬着牙拧还乡河理解部分词语。泥鳅(qiū)——(泥鳅是一种身上很光滑的鱼,灰黑色的。)门槛——(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晌(shǎnɡ)午——(晌午就是中午。)枪栓(shuān)——(枪栓就是推子弹进膛的机件。)劫难——(“劫”是抢劫,抢夺。劫难是遭受灾难的意思。)趔趄(lièqiè)——(“趔趄”就是身子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的样子。)漩涡(xuánwō)——(“漩涡”就是水流时产生的螺旋形,在江、河里看到有漩涡。)嘟(dū)嘟囔(nānɡ)囔——(“嘟嘟囔囔”就是心里不高兴,有气,嘟起嘴,叽叽咕咕自言自语地说。)(“唔里哇啦”。)(“吧嗒吧嗒”。)(“哐啷”。)(2)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有志不在年高。(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3)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同桌交流讨论,小结板书:一、游泳本领高“望着妈妈笑”、二、雨来上夜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三、掩护李大叔或“把缸挪回原地”四、不屈的斗争“什么也没看见”五、雨来被“枪毙”“有志不在年高”六、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品读重点段,理解人物品质1、确定重点段,哪段最能表现雨来是位小英雄。(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斗争,掩护李大叔。)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出来。3、组内分角色读,指明班上分角色读或表演。4.课文为什么重复描写这两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5.写雨来没有死的段落中,第二次写到“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找到第一次描写的句子,体会作家想突出什么?突出游泳本领高,更突出了雨来的勇敢与机智。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1、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课文为什么一开始先描写一段还乡河的环境?有什么作用?②、像这样的描写,还有吗?第五段中的环境描写烘托人们的悲伤心情。第六段中也是。2.理解比喻句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自己寻找,读读,谈谈体会。三、回味英雄本色——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像雨来这样的小英雄就他一个吗?谈谈你的认识.四、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和小英雄雨来的句子。达标检测拓展延伸一、布置作业1、继续练习简要复述,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2、有条件的同学读一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备课时间2015年月日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部分内容。2.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师为学生讲述两个真实的故事主备人李平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情景导入明确目标1.观看央视国际4套上播放的伊拉克专题,加上教师录制的音乐和旁白。2.抽学生说说自己看了之后自己的感想。3.教师小结:战争是无情的,战争是残酷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呐喊吧!学生齐读课题,再读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思考并勾画句子: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用横线勾出)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用波浪线勾出)3.作者为谁呼吁?(用着重符号标出)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相应句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交流问题,学习课文。1.教师: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教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的三至五自然段,要读得好象在和父亲面对面地交流。学生读,比较好,全体学生自发鼓掌。教师:我们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体会低沉、坚定的思想。(学生读)教师:可是当作者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怎样?(由激动到悲伤),请大家再读“现在……浸满了凝固的血。”(齐读)教师:嘴张着,在呼唤什么?我们该怎样读?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抽读,一学生读得很到位。教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心底的呼唤。全班再读。教师:“我”的爸爸本来还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因为他是精通四国语言的……(学生回答:经济学硕士)。请大家读四自然段。教师:自豪的“味儿”不够,请大家再读一遍。爸爸为和平献出自己的生命,却“死不瞑目”,原因是什么?多媒体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学生齐读。教师: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通过什么方式来理解?(学生发言,略)你知道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学生列举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数据。(主要是一些战争中带来灾难的数据统计。)教师:同学们,如此娇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经得起战争的摧残?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地球的呻吟》。地球的呻吟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倾其所有。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用刀枪去撕裂土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教师:地球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罪恶的战争却……(引用上面诗句中的话)。所以,这个中国孩子会向国际社会呼吁。想想,他为什么呼吁?呼吁什么?(学生回答)抽读课文七自然段。教师:让我们和小作者一同呐喊、呼吁!(学生再读七自然段)让我们和地球一同呼吁!出示诗歌——地球的呼声隔海相望的陆地,都伸出友谊之手,相视一笑,泯灭旧日的怨仇。没有掠夺者的咆哮,也没有反抗者的怒吼。人们彼此赠送的礼物,是平等、自由。齐读。教师:孩子们,为了制止战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多媒体出示:让和平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
本文标题:5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4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