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效率优先”《中外洗衣》杂志“高层视点”文稿效率优先前不久公司组织了一次客户交流会,来参加的是各地社会洗涤公司的负责人,我在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后我们将坚持“节能,高效,环保”的产品发展方向,一切与此原则相背离的产品将不会再组织开发,但如果企业需要将这些考虑因素进行一个重要度先后排序的话,大家会做怎样的选择呢?老板们几乎清一色的回答是“高效”。不言而喻,这个答案的潜台词是当前解决效率问题将会比解决能耗问题要来得更迫切,让我略感诧异。原以为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洗涤行业来说,实现“环保”在目前更多体现的还是社会责任,外部制约压力暂时还不大,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缓冲”,但“节能”和“高效”对洗涤公司来说都应该同等重要,毕竟现在洗涤消耗类成本也是上升明显,两者的重要度应该会是在伯仲之间的。探究这个高度一致性答案的主要缘由,就是对洗涤公司来说,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洗涤规模的逐步扩大,员工待遇成本急速上升和员工变动效率损失的巨大压力已经成了洗涤公司经营者们最头痛的问题,急切地需要有更高效率的产品或方案来帮助企业解决这个当务之急,希望通过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来实现技术升级,降低运营风险,获得更强的竞争力。作为洗涤设备企业,当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效率优先”毋庸置疑地已经成为了我们制定当前产品策略的最重要依据。产出效率效率被定义为一定的投入量与所产生的结果的比率,可以定量也可以定性来衡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管理上,在经济上,在工作上,在工程上,甚至在我们的社会关系当中,效率体现都无处不在。洗涤公司经营过程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出效率,管理可以出效率,企业文化可以出效率,员工熟练程度和工作积极性可以出效率,工艺流程和方法可以出效率,工作质量和洗涤质量可以出效率,包括上述提到的“节能”本身所涉及到的成本因素也是运营效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是前述“高效”答案中所涉及到的效率内含,是指洗涤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尽量少用人工同时获得更多产出的能力,即产出效率。通情况下,经营者期望的产出效率是指所购买的各种类型洗涤设备所具有的单位时间内稳定的产出能力,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单机效率和系统效率。单机效率单机效率主要体现在单一产品的运行性能水平、自动化程度等指标当中,比如,在保证质量和少用人工的前提下,洗脱机的洗涤和脱干速度,烘干机的烘干速度,烫平机和折叠机的运行速度等,其关键词就是“自动”和“快速”。听起来似乎很好理解,但要真正地把它落实到产品上也绝非易事。前不久有一位资深的洗涤剂专家来公司做培训,与我分享了他对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洗脱机的实际测试结果。他说按照同样的洗涤程序,国产洗脱机比进口洗脱机普遍多消耗水约20%,多耗用洗涤时间约10%,当然也包括会相应地多增加皂剂和蒸汽的消耗,如果把全国的总量加起来,时间和能耗都浪费很大。的确,我们常常惊叹国外产品的外在工艺和质量,但却往往会忽略了其内在的技术细节和应用沉淀,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曾对国产洗涤设备技术发展阶段做出的分析。在我看来,国产设备大部分还停留在产品的“有无”阶段,更多的只在乎在低制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稳定的洗涤、脱干或烘干等基本功能,很少有企业能对单机性能和效率进行深度的研究,更不要说创立新模式或建立新标准了。把单机效率做到极致,就必须要建立对洗涤工艺和实现这些工艺的技术细节进行认真研究的机制,充分挖掘出产品应有的效率潜能,从而产生更好的客户体验。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西班牙GirBau一款水洗机可以做到外缸不用焊接和不用水箱,不仅克服了频繁振动导致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裂纹隐患,而且大大节省了水的消耗。美国ADC和Cissell产品可以在实现快速烘干的情况下把烘干机做得非常轻巧,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和加工成本,而且也大大减少了烘干过程中金属壳体的散热损失。Kannegiesser的柔性槽烫不仅解决了熨烫起卷软故障和烫毡磨损的效率损失,而且还提高了熨烫速度30%。航星最近推出的几款新产品也是对这种理念的一种诠释:GPW快速洗脱机将脱干速度提高到350G,减少含水率和后期熨烫能耗与时间;内外缸和水槽的无效容腔体积的大量压缩,降低了水、蒸汽和皂剂的耗量;还通过众多措施来缩短进水、排水、加温、刹车等无效运行时间,从而缩短洗涤周期20%左右。GPDP快速烘干机采用三级能效利用技术,减少了蒸汽消耗(比常规烘干机减少一半);又通过双轴向进风技术提高了烘干机速度(比常规烘干机提高一倍),而且是自动进出料,最终效率倍增。这些案例都是国、内外产品单机效率提高的具体表现,是超越简单功能的进一步“挖潜”,但它却不是遥不可及的,关键看我们是否已经认识到了日趋成熟的市场出现的新需求,并在机会出现时快速地付诸实施,那些无休止的低水平重复和停滞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系统效率系统效率对国内洗涤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朦胧的概念,他是指整个洗衣房设备系统的整体运作产出效率。一般来说,洗衣房都会包括洗涤、烘干,烫平,折叠等设备,如果设备都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效率就主要决定于单机效率和管理流程,这是洗衣房运作中最初级的组织形式。但是,撇开单机效率的影响,洗衣房日常运作中往往还存在着大量的无效时间和过程,比如布草的分拣,装料,取料,搬运,堆放,等待,检查,等等。按照精益生产理论,这些都是布草处理过程中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环节,是必须进行充分挖潜的要素。所以,运作洗涤工厂,我们不仅仅要学会做“加法”,也要具有“减法”思维,国外已经普遍实现的全自动布草处理过程就是减少这些浪费,有效提高系统效率的典范。自动化集中洗涤工厂的高效运作,除了要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外,更要依赖先进的设备和系统来保证。首先,要有高效运作的核心设备来提高单机效率或单元效率,比如并行的洗涤龙单元和高速烫平单元所具有的实现洗涤和后整理等增值环节更高效率的能力;其次,也要减少不增值环节在过程中形成的浪费,增加关键的自动物流与管理系统(国外物流管理系统的采购成本甚至不比洗涤龙系统低),它能与洗涤龙系统和高速烫平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和均衡作业,有效地减少了布草在分类、堆放、装料、出料、传送和等待过程中形成的瓶颈和浪费,大大提升了系统整体效率,这也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均衡化效率如上所述,系统效率包含了单机效率,它需要把单机效率提升为更高的单元效率,并配套高效的物流和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具有无限拓展空间。这种过程还包含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即洗涤流程的均衡化,即要有与自动化洗涤相匹配的系统配置和使用条件,脱离均衡化要求而盲目追求洗涤自动化,将会使得系统效率的发挥大打折扣,道理很简单:一条单行车道的运行速度不是由其中最快的那辆车所决定的。随着自动洗涤系统在国外普及以及在国内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洗涤公司已经开始接受了洗涤龙的概念,并且跃跃欲试。但是,近年来国内在洗涤龙的运用上也出现了许多失败的案例,有的没用多久就转卖了,有的一直搁置在一边,有的干脆改造为单仓排水模式来使用(不使用循环水),出现了不少争议。许多行业专家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洗涤龙系统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我们对洗涤龙系统正常发挥效率的要求和条件认识还不够,必要条件还存在很多缺失,目前还无法实现更大的运行效率。我曾经将国外普通的自动化洗涤工厂系统配置与国内使用洗涤龙的工厂配置进行过一个对比,发现要在国内普及自动洗涤系统并发挥其效率还有不少瓶颈,还需要一个艰难的改善过程,简单分析如下:系统配置的区别:首先,国外配备洗涤龙的基础条件是有足够的洗涤量,一般都会在每天30-50吨左右的规模,往往需要同时配备2-4套洗涤龙,便于某一条龙相对固定地洗涤同一类客户的布草或相同的布草。而国内企业由于市场集中度分散,往往只配置一套洗涤龙系统,较难适应布草和客户多且零散的现状,不得不频繁调整洗涤工艺和进行隔舱排水,难以形成批量的规模效应,反而运作效率低下。其次,国外洗涤龙系统均会配备自动物流传送系统,尤其是空中吊挂系统全自动传送和装料,有效解决了布草临时堆放与存储问题,运作效率更高。目前国内的洗涤龙大多是采用斜坡传送带喂料,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无法解决洗涤与装料分别独立操作及存放的难题,效率不高。此外,国外的集中洗涤系统还配备了分拣和识别系统,高速烫平折叠系统,工服自动处理系统,能效循环利用等子系统,实现了洗衣均衡作业,整体效率最大化。使用条件的区别:首先,洗涤龙能够高效运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洗涤布草的类别单一和洗涤轻微度污染布草,如果布草种类多和且污染度高,将会大大损失运行效率。国外洗涤龙得到普及的一种重要因素是全面实现了布草租赁业务,每条洗涤龙都可以相对固定地洗涤同类布草;而国内的布草租赁业务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由于客户对布草的品牌和质量有各自的需求,加之固有的部门采购灰色空间的存在,推广起来还困难重重。其次,由于洗涤龙晃动洗涤的机械力不如单机,而且许多环节使用的是二次循环水,洗净度不如洗脱机好,洗涤质量往往难以满足中、高端客户的要求,尤其国内比较苛刻的“白度”指标要求。此外,洗涤龙系统还是一个缜密的串行系统,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洗衣厂的整体运行效率,其质量可靠性和维护及时性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使用条件,尤其在仅仅配置一套洗涤龙的情况下,风险较高。提高洗衣厂的系统效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洗涤龙系统在国内的运用也需要逐步推动,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将产品本身与使用条件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考虑,设备系统配置本身和外部洗涤环境的均衡性改善是实现整体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效率比较分析国内也有企业最近开始推广集成自动洗涤系统(包括由技术含量较高的单机集成的自动洗涤系统,物流传送系统,能效系统三大部分),上市后获得了不少洗涤公司的青睐,有些始料不及。国外也有不少公司生产这些产品(如Lavatec,Braun,Washex,Tonsen),曾经一度形成了集成洗涤系统与洗涤龙系统并存的局面,但洗涤龙系统的发展更快,按理说集成系统的运行效率应该比不过洗涤龙系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客户对集成系统如此感兴趣呢?其实,仔细研究一下有关效率的定义和公式,这是有解的。效率是一种投入产出比(效率=产出/投入),具有两个特性:一是效率是相对于投入量来体现的,二是效率所产生的结果一定是有效的。效率的提高存在着许多种投入与产出相互增减的变量关系,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关键就在于管理者是否具有对效率本质的深刻洞察和认识。无论是集成系统还是洗涤龙系统,相对于原来的单机都是一种投入的增加,显然集成系统的投入相对较低,而且与成熟的单机技术实现了无缝衔接,克服了洗净度和布草种类的影响。洗涤龙的理论产出高于集成系统,但如果国内暂时还无法实现布草租赁业务和洗涤规模效应,以及无法实现上述提及的自动物流系统来相应配套,那结果也不一定是有效的,会是一种打了折扣的“高产出”。此外,集成系统也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具有水、蒸汽和热风循环利用的能效模块,不仅解决了单机水耗偏高的问题,而且还考虑了对后期烘干和熨烫的能效再利用,进行了跨单元的整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系统还具备了国内洗涤龙系统普遍都不具备的物流传送系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客户化的物流设计方案(如上海客户的平面轨道传送物流系统和厦门客户的空间吊袋传送物流系统),具有更大的增值能力,其实际效率产生了更强的吸引力也就不足为奇。关于效率的思考上个月凯尼基莎的老板马丁·凯尼基莎先生到访航星,针对自动洗涤系统的发展与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他介绍说凯尼基莎的未来的发展战略已不再局限在单机技术上,而是要在全域技术、介质整合、数据管理、物流传送、技术支持等五个方面获得重点发展,是要将集中洗涤市场的整体效率做到极致,是在更高层面的进一步发展。但在他看来,中国的集中洗涤市场目前还处于比较原始的起步阶段,还占世界自动化洗涤市场较小的份额(注:凯尼基莎年销售洗涤龙系统180多套,而目前国内加上二手设备全部加起来的保有量只有20多套),资本还没有真正关心到这个产业的回报能力,或者说旺盛的需求还没有条件真正启动,主要靠的还是相对缓慢的行业自我积累,这也是新兴国家发展的必然过程。所以,他认为航
本文标题:关于“效率优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8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