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
1创新拔尖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二〇一〇年九月2目录一、武生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指导思想……………1二、武生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班所在学科专业基础和工作条件………………………………………………………………………1(一)创新拔尖人才培育班所在学科专业基础………………………1(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历程…………………………………2(三)教学改革成果……………………………………………………3(四)高水平、国际化专业师资队伍…………………………………7(五)实验教学条件情况………………………………………………10三、武生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试验方案…………………16(一)学生选拔机制……………………………………………………16(二)师资配备…………………………………………………………17(三)培养计划…………………………………………………………17(四)氛围营造…………………………………………………………18(五)制度创新…………………………………………………………18(六)条件支持…………………………………………………………19(七)国际化合作………………………………………………………20(九)工作路径…………………………………………………………20四、武生院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保障机制…………………………21(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21(二)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21(三)落实经费、严格管理……………………………………………22(四)政策保障…………………………………………………………221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的通知》(鄂教高[2010]),《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关于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武生院发[2008]56号)的总体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提高人才教育质量,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此方案。一、“武生院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教育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规律,创新管理机制,构建满足学生成才需要的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二、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班所在学科专业基础和工作条件1.“创新拔尖人才培育班所在学科专业基础(1)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的思想;坚持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与“试验班”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并重的原则,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2)依托优势学科,建设品牌专业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湖北省品牌专业生物2工程专业为基础,近几年来该专业依托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生物学,成功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2门(微生物学,生药学),校级精品课程4门,生物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类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省级名牌专业的建设,带动了整个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其他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全校专业和课程建设、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3)学科专业相互渗透,有力地支撑“拔尖创新培育计划”学校现有19个专业,其中工学类专业7个(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学类专业3个(生物技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医学类专业1个(中药学),农学类专业2个(园林、园艺),管理学类专业3个(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学类专业2个(英语、艺术设计)、教育类专业1个(社会体育),形成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主,理学、农学、医学、管理学、文学、教育等7个学科门类相互渗透的学科专业体系,有力地支撑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历程近年来学校围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强化基础,淡化专业;拓宽基础,进行学科交叉,2009年开设“钱学森实验班”围绕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通识课程设置上,突出英语、计算机和人文素质,完善通识教育,加强学科基础教育,在保证基本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设立平台选修课程和一系列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宽厚基础上有广阔的自主选择空间:(1)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由导师根据教务处规定的本科阶段培养要求,参照“钱学森实验班”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在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志向指导学3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对学生从入班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2)倡导研究性学习。重视科研训练。要求学生尽可能参与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自主课题和创新实验及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3)安排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担任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学校选派具有创新精神、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思维活跃、学识渊博、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博士担任主讲教师。专业课和外语课实行小班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从大三开始,部分专业课程,实行汉语、英语“双语教学”。(4)实行班主任和学习导师制。聘请学术造诣较深、英语基础好、责任心强、治学严谨的教师且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学位证书的青年教师担任实验班班主任及学生的学习导师,每班配备1名班主任,每5-6名学生配备1名学习导师。(5)实行学分制。学生完成四年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学分、总学分和相关教学环节,符合本科毕业条件,学校可在第八学期授予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并在毕业证书上注明“钱学森实验班”。3.教学改革成果(1)以特色促发展,“质量工程”取得显著成果近几年来,学校认真实施“质量工程,积极组织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喜人成绩2009年生物工程专业被确定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生药学为省级精品课程,生物类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被授予“湖北省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称号;2010年生物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微生物学为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授予“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4(2)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成果生物工程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目前该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国家级、省部市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情况如下(表3-1生物工程专业负责人成果一览表,表3-2生物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与成果,表3-3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成果获奖情况,表3-4生物工程专业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建设项目):表3-1生物工程专业负责人成果一览表姓名赵斌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博导出生年月1952.1定职时间1998年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包括毕业时间、学校、系科)1977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微生物学专业,1985.5—1986.8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进修学习工作单位(至系、所)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与分子生态学本人2005年至2009年科研情况汇总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24篇其中SCI论文11篇。出版专著(译著等)0部。获奖成果共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项。目前承担项目共5项;其中:国家项目4项,省部项目1项。近五年(2005-2009年)拥有科研经费共176万元,年均35.2万元。最有代表性序号成果(获奖项目、论文、专著)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发表刊物,出版单位,时间本人署名次序1TheeffectofCdonmycorrhizaldevelopmentandenzymeactivityofGlomusmosseaeandGlomusintraradicesinAstragalussinicusLChemosphere2009,75:894–899通讯作者5的成果2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mediateduptakeofnutrientelementbyChinesemilkvetch(AstragalussinicusL.)growninlanthanumspikedsoilBiolFertilSoils2009,45:675-678通讯作者3High-yieldsporeproductionfromBacilluslicheniformisbysolidstatefermentation.Biotechnol.Lett.,2008,30:295-297.通讯作者4Keygenesinvolvedinheavy-metalresistanceinPseudomonasputidaCD2FEMSMicrobiolLett.2007,267:17–22通讯作者5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mediateduptakeoflanthanuminChinesemilkvetch(AstragalussinicusL.)Chemosphere2007,68:1548–1555通讯作者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本人承担任务1丛枝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相关基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130万元主持2丛枝菌根真菌和水稻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201030万元主持3抗虫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子项目)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2010100万元主持4VA菌根真菌竞争性及其在宿主根内相互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18万元主持5VA菌根真菌25S核糖体基因分析和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应用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3-20056万元主持6MYCORRHIZATECHNOLOGYFORSTAPLEFOODCROPPRODUCTIONINSMALL–SCALESUSTAINABLEAGRICULTUREINCHINA(MYCHINTEC)欧盟第五框架项目EUINCO-DEVPROJECT2000-2004118万元主持7水稻内生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和应用前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118万元参加6表3-2生物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与成果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微生物学赵斌陈雯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微生物学实验赵斌何绍江科学出版社2002年面向21世纪教材微生物学吴柏春熊元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工程概论胡耀星李云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吴柏春周念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细胞工程周吉源、周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免疫学余柏林、方浩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微生物学实验吴柏春熊元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生物工程概论利容千谭新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发酵工程黄方一叶斌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校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发酵工程实验指导(讲义)谭新国叶斌等校内印刷2004年发酵工程与设备实验(讲义)黄方一程爱芳校内印刷2007年表3-3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成果获奖情况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奖励级别时间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微生物学》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研究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0年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和系列教材建设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
本文标题: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