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blood血液-护理.
第三章血液第一节概述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血液属于液态结缔组织。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液(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HCT):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男性:40%~50%女性:37%~48%意义:反映血液中血细胞数值的相对值。贫血:↓严重脱水:↑(二)血量(bloodvolume)血量: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总量。正常成人血量为体重的7%~8%循环血量:心血管系统,大部分储存血量:肝、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小部分人体血量一次失血≤全血量的10%血压正常一次失血全血量的20%~30%危及生命输血!!!二、血浆(bloodplasma)血浆的主要成分:水(90%以上)、血浆蛋白、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电解质等。血浆蛋白: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清蛋白(白蛋白)*(盐析法)球蛋白:α1,α2,β,γ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和大多数球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γ球蛋白除外)A/G比值A/G比值:白蛋白(albumin)与球蛋白(globulin)的比值。正常值:1.5:1~2.5:1临床意义:检查肝功能。肝硬化:A/G比值1.5,甚至倒置血浆蛋白的功能白蛋白:①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②物质运输的载体;③与钠盐组成缓冲对,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免疫球蛋白(γ球蛋白):与抗原结合,杀灭致病因素,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非免疫球蛋白:物质运输的载体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三、血液的理化特性•颜色: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红细胞内Hb的颜色动脉血:氧合Hb多,鲜红色静脉血:去氧Hb多,暗红色血浆的颜色:空腹:清澈透明,淡黄色(微量的胆色素)餐后:浑浊(脂蛋白微粒)比重全血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正常:1.050~1.060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正常:1.025~1.030红细胞比重:与Hb含量成正比正常:1.090~1.092(二)血液的黏度(粘滞性)液体的粘滞性是由于液体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形成。血液粘滞性主要取决于RBC的数量和Hb的含量与水相比,设水的粘滞性为1,则:正常:血液相对粘滞性:4~5血浆相对粘滞性:1.6~2.4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三)血浆渗透压渗透压:是溶液所固有的一种特性渗透压∝溶质颗粒数目渗透压是溶液中溶质通过半透膜对水分子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形成晶体渗透压:由溶解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形成的渗透压(99.6%)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蛋白质(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0.4%)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300mOsm/L1.5mOsm/L∴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等渗溶液:由于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称为等渗溶液。等张溶液:能够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0.9%NaCl溶液既是等渗,又是等张溶液。1.9%尿素为等渗,非等张溶液。*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分布;保持细胞正常形态*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作用: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维持血浆容量血浆晶体渗透压=组织液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血浆胶渗压↓组织液水分↑水肿(四)血浆酸碱度正常血浆pH值:7.35~7.45pH7.45:碱中毒pH7.35:酸中毒缓冲对血浆缓冲对:NaHCO3/H2CO3(20:1)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红细胞缓冲对:KHCO3/H2CO3钾盐/血红蛋白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redbloodcell,RBC)(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形态:无核、双凹圆碟形、直径7~8μm,内含淡红色的Hb*数量:红细胞(个/L)血红蛋白(g/L)男性(4.0~5.5)×1012120~160女性(3.5~5.0)×1012110~150扫描电镜贫血(anaemia)贫血:RBC数量或Hb含量低于正常值我国诊断贫血的指标: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1)可塑变型性影响RBC变形能力的因素:①与表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②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③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2)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定义:红细胞能比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容易下沉的特性。通常用血沉(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沉:以第一小时末红细胞下沉的距离来表示。正常男:0~15mm/h;女:0~20mm/h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意义: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血沉快慢取决于—红细胞是否容易相互叠连导致红细胞相互叠连的原因—血浆成分改变特征: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临床联系: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可明显加快。(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概念:红细胞膜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抵抗力↑,脆性↓临床意义: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红细胞的功能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血液中的酸碱变化(三)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1.红细胞的生成生成部位:红骨髓发生: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RBC→早幼RBC→中幼RBC→晚幼RBC→网织RBC→成熟RBC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胞体逐渐变小;胞核从有到无;Hb从无到有到增多红细胞的生成条件①红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射线、抗癌药→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②充足的造血原料:Fe2+:缺乏→缺铁性贫血;蛋白质:缺乏→营养性贫血③必要的成熟因子:VitB12和叶酸缺乏时DNA合成↓,RBC分裂能力↓,RBC停留在幼稚阶段→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因素合成部位:肾(主要),肝主要作用:促进骨髓造血;促进成熟RBC入血临床意义:组织缺氧→肾合成、释放EPO↑→RBC数量↑肾严重病变→合成EPO↓→肾性贫血雄激素:直接刺激骨髓造血;促进肾产生EPOPO2↓RBC↓Hb↓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主)肝细胞(次)雄激素T3生长素2.红细胞的破坏RBC的平均寿命:120天RBC衰老时,细胞膜脆性增加,容易破损而被肝、脾处的巨噬细胞吞噬临床意义:脾功能亢进→RBC破坏↑→脾性贫血二、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中性粒细胞:50%~70%有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7%嗜碱性粒细胞:0%~1%无粒细胞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正常WBC总数:(4.0~10.0)×109(二)白细胞的功能1.中性粒细胞: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①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②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二)白细胞的功能3.嗜碱性粒细胞: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二)白细胞的功能4.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二)白细胞的功能5.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对“异己”构型物,特别是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三、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的碎片(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形态:无核,呈双面微凸扁盘状*数目:(100~300)×109/L(二)血小板生理特性:1.黏附2.聚集致聚剂(生理性,病理性)时相(可逆聚集,不可逆聚集)3.释放4.吸附5.收缩(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参与生理性止血2、促进凝血(含血小板因子)3、对血管壁的修复支持作用生理性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出血时间:临床上把小血管破损,血液自行流出到自行停止所需时间,称为出血时间。出血时间长短可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正常值:1~3min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1.血管收缩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3.血液凝固(止血栓的形成)第三节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定义:血液由可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纤维蛋白原(可溶)→纤维蛋白细丝(不溶)生理意义:防止血管损伤后造成大量出血。(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bloodcoagulationfactor):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凝血因子(除因子Ⅳ外),均为蛋白质,大部分在血液中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需经过激活,才具有活性。(二)凝血过程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2020/1/1152XIIXIIaXIXIaXXa接触异物IXIXaCa2+VIIIPF3Ca2+VPF3Ca2+IIIVIICa2+组织损伤释放IIIVIICa2+凝血酶原II凝血酶II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XIIIXIIIa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X(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二)凝血过程Ca2+血清(bloodserum)定义:血液凝固一段时间后,血凝块可逐渐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某些被消耗的凝血因子及凝血时由血小板释放的物质。(三)抗凝和促凝抗凝血酶Ⅲ: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脂蛋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封闭因子VII,IXa,Xa的活性中心肝素: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增强其对凝血酶的亲和力;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抑制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反应。广泛用于体内、体外抗凝凝血因子失活二、抗凝系统蛋白质C:由肝脏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在凝血过程中被激活。作用机制:水解灭活因子Ⅴa和因子Ⅷa,抑制因子Ⅹ与凝血酶原的激活。*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Ca2+:凝血因子枸橼酸钠:与血浆中的Ca2+结合生成可溶性络合物(输血时的抗凝剂)草酸盐:与血浆中的Ca2+结合生成草酸钙沉淀(化验室常用的抗凝剂)粗糙面:易激活因子Ⅻ并加速血小板释放PF3温热:加快凝血过程的酶促反应纤维蛋白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纤溶。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三、纤维蛋白溶解第四节血型与输血一、血型*血型(bloodgroup):是指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ABO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Landsteiner将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结果出现了凝集和不凝集两种情况。他将这22人的实验结果编写在一个表格中,通过仔细研究,他终于发现人类的血液按红细胞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和抗体分为许多类型,于是他把表格中的血型分成3中:A、B、C(即O型)。1902年,Landsteiner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155人,发现有4人的血清与A、B、C血型的红细胞均不发生凝集反应,但其红细胞可被A、B、C血型的血清所凝集,当时这4人的血型被命名为D型(即AB型)。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上述血型系统被命名为ABO血型系统,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Landsteiner为此于1930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奖。(一)ABO血型系统抗原(antigen)一般是大分子胶体物质。具有与正常自身组织细胞不同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并能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包括形成免疫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抗体)。抗体(antibody):指机体内的淋巴系统细胞在抗原物质激发下,所合成的一种
本文标题:blood血液-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0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