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B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表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专用纸课程名称: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B卷)考核年级:12级岩土工程填写人:考核时间:2013年3月13日参考答案及得分要点评分标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CDDAC6-10BBBC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第四纪堆积物及地表形态2、地球表面形态3、Quaternary、250万年4、高潮线、海路交界、高低潮海面5、波浪6、水平、竖直7、地貌学、第四纪地质8、线性洼地9、牛轭湖10、风化壳三、对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洪积扇与冰水扇答:(1)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在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洪积扇组成物质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从扇顶到扇缘,可分为三个项带:扇顶相、扇中相、扇缘相。(2)冰川底部的冰融水,常形成冰下河道,它可携带大量砂砾从冰川末端排出,在终碛堤的外围堆积成扇形地,叫冰水扇。几个冰水扇相联就形成冰水冲积平原,又名外冲平原2、风蚀谷与冰川谷答:风蚀谷:风沿着暂时性洪水所形成的冲沟吹蚀,使谷地进一步扩大,形成风蚀谷。冰川谷形成于雪线以下,其横剖面形似U形,故称U形谷,也称槽谷。槽谷的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平直而陡立。3、峰丛与峰林峰林:是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峰群。峰丛:是一种基部相联的峰林,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地形。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1、洪积物------积物的岩性主要是砾石、砂、粘土混合物,很少发现化学沉积物。洪积物的岩相具有扇形分相特点。洪积物的岩相有扇顶相、扇形相和滞水相。(洪流扇形堆积物)2、落水洞----消泄地表水的近于垂直的或倾斜的洞穴。3、雪线----又称均衡红线,是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分界线。4、单面山---组成山体的岩层倾角一般在25°以下,山体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倾向相反,坡陡而短,称为前坡或单斜崖,造崖层由硬岩层组成。另一坡与岩层倾向一致,坡缓而长,称为后坡或单斜脊,它构成山地主体。组成后坡的岩层,也是硬岩层。由不对称的两坡组成的单面山只有从单斜崖一侧看上去才像山形,故名单面山。单面山被河流切开后,往往成多个山峰,如庐山的五老峰单面山。5、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即新地质构造)。6、气候旋回----从温暖气候到寒冷气候称为一个气候旋回。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答:地形面——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古地形面——地质历史时期存在的、直观上看不出来的地形面,只有通过研究才能确定。地形线——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地形点——2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2、试述斜坡上的重力地质作用。答:斜坡上的岩体或松散的土体(统称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往下运动的过程称块体运动。块体运动是引起斜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稳定性:K=抗滑力/下滑力K1,块体稳定;K1,块体不稳定块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坡度、土体内摩擦力、土体粘结力、和坡高等因素。按照斜坡上块体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和灾害性质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滚落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3、试述滑坡的成因及其地貌标志。答:(1)、岩性条件: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亲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岩中。例如粘质土、黄土和黄土类土、山坡堆积、风化岩以及遇水易膨胀和软化的土层。软岩有页岩、泥岩和泥灰岩、干枚岩以及风化凝灰岩等。(2)、地质构造条件:斜坡内的一些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软弱面若与斜坡坡面倾向近于一致,则此斜坡的岩土体容易失稳成为滑坡。这时,此等软弱面组合成为滑动面。(3)、地貌条件:一切具有有效临空面的天然和人工斜坡,坡度在20°~40°间,坡脚下有河流(或海、湖浪)掏蚀地段,使岩土体失去支持,极易发生滑坡。(4)、气候和水分条件:雨季大量地表和地下水渗入滑体和滑动面,加重了土体负荷,并削弱岩体抗滑力并增加滑动面润滑作用,“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寒冷气候区的冻融作用亦能引起滑坡,河流水位上涨侵润岸坡滑动面。(5)、地震:地震引起土体内部结构变化,震动使老滑动面松动,土层液化,可诱发滑坡发生及老滑动面再活动。(6)、人工活动:开挖边坡,使岩体失去支持;坡上堆卸废石,加重岩体负荷;人为地破坏表层覆盖物,引起地表水下渗作用的增强。六、看图题,读下图中的地貌名称,将答案写在下面。(8分)1、风蚀湖;2、风蚀蘑菇石;3、风蚀城;4、风蚀柱;5、蜂窝石;6、新月形沙丘;7、塔状沙丘;8、纵向沙丘;9、风成斜层理
本文标题:B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4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