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评估一、教学目的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时间安排1.中国古代史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世界史在初中三年级开设,每周均为2课时。2.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补充编写乡土史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教学时间约8课时。在教学中,这些课时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结合中国历史教材的有关内容,穿插使用。乡土史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部门审定。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2.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3.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科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等。4.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5.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的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等等。6.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应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四、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概述(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从元谋人到约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社会后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全国各个主要地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及其文化遗存最有典型性。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文明的曙光已经隐约可见,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大约与此时期相当。(二)大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进入奴隶制社会。从这时到公元前77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时期。(三)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解体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从战国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革。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典籍。(四)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巩固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秦、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成就显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五)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是中国古代政治上大分裂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等几个历史阶段,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又有新的发展,异彩纷呈。(六)从公元581年到公元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隋、唐两个朝代,在政治上再次大一统,制度有所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都有很大发展。(七)从公元907年到公元1368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分立,辽、北宋、西夏、金并存,南宋、金对峙和元朝统一等几个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了解的加深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新的进展。(八)从公元1368年到公元184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明、清(前期)两个朝代,发展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专制统治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使经济日趋停滞,思想文化受到严重束缚。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要点一、原始时代1.我国最早的人类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二、夏、商、西周1.我国第一个王朝——夏2.商朝的建立与繁荣3.西周的兴衰三、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五霸”2.“战国七雄”3.商鞅变法4.社会经济的发展四、先秦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2.文字3.诸子百家(1)老子和孔子(2)百家争鸣4.文学艺术(1)《诗经》和楚辞(2)青铜艺术(3)音乐五、秦的统一1.秦统一六国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朝的灭亡六、西汉的强盛1.楚汉战争与西汉的建立2.汉初的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3.汉武帝的“大一统”★4.王莽改制及其失败七、东汉的兴衰1.“光武中兴”2.外戚、宦官专权与东汉的衰亡八、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匈奴的兴起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2.汉通西域3.“丝绸之路”4.秦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九、秦汉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数学和医学(2)张衡与地动仪(3)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2.宗教和哲学(1)佛教的传入(2)道教的出现(3)王充与《论衡》3.史学、文学和艺术(1)司马迁与《史记》(2)乐府诗(3)秦兵马俑十、三国和两晋1.三国鼎立2.西晋的统一与匈奴等族的内迁★3.十六国与东晋4.淝水之战十一、南朝和北朝★1.南朝的政治2.江南地区的开发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与民族融合十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圆周率(2)《水经注》(3)《齐民要术》★2.宗教和哲学(1)佛教的盛行(2)范缜与《神灭论》3.文学和艺术(1)建安诗人和陶渊明(2)王羲之和顾恺之(3)石窟艺术十三、隋朝的统一1.隋文帝和“开皇之治”2.大运河的开凿3.隋朝的灭亡十四、唐朝的繁盛及衰亡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2.经济的繁荣3.边疆各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4.对外交流的发展5.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十五、隋唐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赵州桥(2)雕版印刷术(3)子午线的测量(4)医药学2.文学艺术(1)唐诗与散文(2)书法和绘画(3)敦煌莫高窟十六、辽、宋、夏、金1.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3.契丹、党项、女真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4.金和南宋的对峙5.经济的发展十七、元朝的政治和经济1.蒙古的兴起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3.元朝的社会经济4.元朝的中外交流十八、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2)沈括和郭守敬2.史学、文学和艺术(1)可马光与《资治通鉴》(2)宋词和元曲(3)绘画十九、明朝的政治和经济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2.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3.边疆民族的发展和明朝的对外关系4.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二十、清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1.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康乾盛世”3.封建专制的统治4.闭关锁国政策二十一、明、清前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本草纲目》(2)《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2.进步的思想家3.图书的编纂4.文学艺术(1)明清小说(2)戏剧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概述中国近现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包括清朝后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的历史。(一)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鸦片战争激化了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由此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二)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起了瓦解作用,同时又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中期,中国先后出现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三)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扩张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1883年和1894年,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四)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他们希望中国独立富强,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制。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维新变法运动遭致失败。义和团运动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五)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清政府被迫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没能挽救其统治危机。1911年的武昌起义,得到全国响应。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灭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攫取。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肆意践踏民主共和制度,公然恢复君主专制统治。对此,革命党人相继发动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袁世凯死后,
本文标题: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52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