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宜兴外国语学校吕小强周玲(214207)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的三个重要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其实质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就是以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力为载体,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倡导探究式学习,其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逐步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的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能力等。要全面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我们认为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而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必须从优化课堂教学的互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入手。一、课堂教学互动的优化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时,可以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因此课堂教学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之间,学生全体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之间,学生小组与学生个体之间,以及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等多种形式的互动。目前学校教学中所采用的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而这些互动恰恰是最重要的。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精辟地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它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因此,要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互动。要实现课堂教学互动的优化,我们认为首先要创设课堂互动的氛围。教师要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教师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的观点,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教态要和蔼可亲,精神饱满,语言要亲切规范,生动形象,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表的不同观点,促进课堂互动处于积极状态。其次要增强课堂教学互动的教学设计。一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探究”、“调查”、“实验”、“角色扮演”等。二是设计学生互动的问题情境。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不是感知而是问题。优化问题情境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给学生提供的问题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三是要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以增大互动的空间,每组以4~6人为宜;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兼顾到组与组之间的影响,教师对小组的影响,小组对成员个人影响,以此开发多种互动渠道。二、课堂教学时间的优化课堂教学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科学安排时间。心理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动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思维逐渐集中、第二阶段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第三阶段思维活动逐渐转为疲劳。根据这一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力缩短第一和第三阶段的时间,充分延长第三阶段的时间。在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应设计贴切、精炼、生动的引言,把处于思维离散、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并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愉快、主动地进入到学习之中。在第二阶段,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成学生学习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一个个的问题情景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第三阶段,由于学生思维活动开始疲劳,因此应安排一些能够调整学生思维活动,灵活运用新知识的内容,使学生在变换的活动方式中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知识的巩固中来。其次要努力做教师指导教学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与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时间有机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这一现象,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与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三、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教学要素的组合方式和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中介或桥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选择和组合。实施参与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确立学生主体、教学互动为主线,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着这根主线展开。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构建了目标导学、整体感知→质疑探究、自主建构→交流合作、整体建构→反馈巩固、整合提高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程序如下:1、目标导学,整体感知: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参与式的导学提纲。在上课一开始,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认真研读教材,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力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基本的内容要求能掌握。2、质疑探究,自主构建:根据学生在研读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辅导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质疑探究,学生自主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为了使这部分落实到位,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学生参与教学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学生的各项活动,创设良好的参与教学的氛围。在问题的设计上,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既不能太简单,这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也不能过难,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丧失参与的热情,所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一是要根据课程、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资料分析、调查、讨论、探究等形式,二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三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参与点,不能让少数学生在活动中成为观众或听众。3、交流合作,整体构建:在学生自主质疑探究、自主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最后通过整合,形成本课的知识结构及技能体系。在课堂交流时,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二是要给充分的时间,三是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及时的评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上,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交流学生有能力自己构建的,教师决不能越俎代疱,二是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努力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4、反馈巩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接受、传递、处理、反馈的过程,因而及时的反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能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整合提高的效果。对于信息反馈,一是可采用练习、问题研讨,师生、生生互问等多种形式。二是要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评价和错误纠正。三是通过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多向学生提供肯定的、正面的反馈信息,并适时表扬、激励,激发学生上进心,强化学习目的。四是通过反馈对教材内容作适当拓展、补充,帮助指导学生进一步构建知识、技能体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的教学时,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引入新课后,学生先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上的填空,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1、在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它们在上也逐渐发生了,这个过程叫细胞的分化。2、动物和人体的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相似,和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3、动物和人体的组织有四种:组织、组织、组织、组织。4、填写下列组织的功能: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功能5、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叫。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组内交流下列问题,从而达到自主构建的目的。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是什么细胞?它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多个细胞?2、你是怎样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3、构成某一器官的组织有何特点?你怎样判断某一器官(如汗腺、大脑等)中的主要组织是什么?4、你是怎样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第三,在学生组内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教师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与学生一起构建本课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达到整体构建的目的。最后,我们设计了5分钟的小练习(练习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达到了反馈巩固、整合提高的效果。以上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当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策略有很多,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研究和积累,一定会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舞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必将获得丰硕的成果。
本文标题: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