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CT技师上岗证考试练习题及题解
1CT技师上岗证考试练习题及题解1.国际通用CT的英文全称是:答:DA.ComputerAidedTomographyB.ComputerTnans—AxialTomographyC.ComputerizedTomographyD.ComputerTomographyE.ComputerizedTransverseTomog—raphy解:自CT问世以来,对其曾经有过几种不同的称呼,如CT、CAT、CTT、CTAT等。后来,国际统一采用的名称是ComputerTomography简称CT,系指计算机断层摄影术。2.CT扫描检查能够完成的内容包括:答:Ea.利用增强观察血管与病灶关系b.显示平片无法显示出的软组织c.对病灶进行长度、面积、体积测量d.定位穿刺活检e.骨矿含量测A;A.a,bB.b,C,C.a,b,CD.b,C,d,eE.a~e全部3.CT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突出的特点是:答;BA.空间分辨率高B.密度分辨率高C.曝光时间短D.病变定位定性明确巳适合全身各部位检查解:CT的空间分辨率尚不及平片,常规X线检查同样适合于全身各部位,曝光时间最短者(高频机)可控制到0.5ms,CT扫描尚未达到。CT检查与常规X线检查各有其局限性,定位、定性按其检查部位只能相对比较。但CT的密度分辨率较常规检查明显提高,高约20倍左右。4.CT扫描与常规X线体层摄影比较,根本区别是:答:DA.病人受线量的多少B.可获得冠、矢状面图像巴空间分辨率高低D.无层面外组织的重叠E.显示范围大小解:CT图像是真正断面图像,无层面外组织重叠,而常规体层图像是层面内影像与层面外未完全抹消的干扰影的重叠影像,无真实厚度。病人受线量的多少,无法比较,是由扫描层数多少决定的。其它选项,两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区别,但不是根本的区别。5.下述指标中,CT低子平片摄影的是:答:AA.空间分辨率B.密度分辨率C.灰度等级D.最大密度E.最小密度解;CT是数字成像,其空间分辨率受重建矩阵的控制,它的极限分辨率尚未达到模拟照片的水平。目前,中档的CT机分辨率约为10LP/cm,高档达14LP/cm或以上。常规X线摄影中,屏一胶系统摄影,空间分辨率可达7~10LP/mm,无屏单面乳剂膜胶片可高6.不适宜做CT检查的脏器是:答:EA.肺脏B.肝脏C.脾脏D.肾脏E.小肠解:小肠是空腔性脏器,腹内分布位置形态及其肠内容物变化较大,肠壁又薄,所扫层面结构无固定解剖形态。因此,CT对这种空腔性脏器检查诊断存在有很大局限性。检查效果尚不如消化道造影及其内窥镜检查。随着CT仿真内窥镜技术的问世,对肠管的检查有了新的突破。9.最早应用CT检查的部位是:答:CA.四肢B.脊柱C.头颅D.胸部E.腹部解:在CT的研究过程中,Houndsheld和Ambrose一起,将一个人脑的标本作了扫描,于是发现,CT能把脑部的肿瘤组织和脑的灰、白质区分开来。第一代CT机的问世就是专门用于颅脑的扫描。1974年,美国GeorgeTown医学中心的工程师Ledley才设计出了全身CT扫2描机,开始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影像学检查。10.目前,对胃肠道疾病检查最佳的方法是:答:EA.普通X线摄影B.钡餐造影C.MRI扫描D.CT扫描E.纤维内窥镜解:普通X线摄影不能直接显示胃肠道解剖结构,MRI和CT对胃肠道检查有很大局限性,虽然当前出现了CT仿真内窥镜技术,仍不如纤维内窥镜观察要直观,更真实,且能直接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钡餐造影对胃肠道检查是一种传统的有效的方法,对于腔内细微结构的改变,纤维内窥镜更具有优势。11.CT成像的依据是:答:BA.横断面图像观察的特性B.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C.探测器的模数转换功能D.多幅照像成像原理E.多方位成像技术解:CT与常规X线检查比较,虽然它们都以X线作为能源,但两者的成像依据和成像方式截然不同。X线透视、摄影是以被照体的密度、厚度及原子序数的差异对X线的吸收不同为成像依据,透过X线射入荧屏或胶片直接成像。CT则是以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为成像依据,成像方式是数据重建。12.对CT工作原理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答:CA.利用锥束X线穿透受检部位B.透过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C.X线穿透被照体时,其强度呈指数关系衰减D.A/D转换是将数字信号变为电流信号送至监视屏显示E.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解:CT扫描利用的是窄束X线,透过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后,其功能是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再输送给A/D转换器,A/D转换是一种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计算机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所以A、B、D、E的论述都是错误的,只有C正确,符合I=I。·e-ut关系式。13.不属于CT机硬件结构的是:答:EA.扫描机架B.扫描检查床C.X线发生系统D.计算机系统E.自动洗片机14.扫描时,探测器不动,只有球管旋转,属于哪代CT机?答:DA.第一代CT机B.第二代CT机C.第三代CT机D.第四代CT机E.第五代CT机解:第四代CT机的探测器是分布在360度的圆周上。扫描时,探测器固定不动,只有球管围绕病人作360‘的旋转。因此,探测器的使用数量最多。且扫描中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此种方式未被推广。15.超高速CT扫描系指:答:CA.螺旋CT扫描B.动态序列扫描C.电子束CT扫描D.薄层夹层扫描E.快速连续进床扫描16.CT机房设计与布局时可不考虑:答:DA.CT机各部件功能的发挥B.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C.充分利用有效空间D.选择向阳房间E.射线的防护解:CT机房一般要求干净防尘,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干湿度,房间设计时多为密闭无窗,利用空调进行温度调整。所以房间选择不要求一定向阳。其余选项考虑是必要的。17.CT机房安装空调,主要为了:答:DA.病人和工作人员舒服B.不设窗户,使射线屏蔽更安全C.设备贵重,保护机器D.使计算机能正常工作E.不开窗户,避免灰尘进入解:计算机要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中才能正常的工作。安装空调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机房进行温度控制。318.CT机计算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答:BA.15‘~25℃B.18‘~22℃C.18‘~28'CD.16‘~24℃E.18‘~26℃19.与X线吸收衰减系数无关的是,答:DA.物质的厚度B.物质的密度C.物质的原子序数D.扫描的时间E.扫描所采用能量大小解:当能量为正的单能射线穿过厚度为d的物体后,射线强度I。衰减为I。可记作I=I。e-ud。由此可见,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与X线的能量、物质的原子序数、厚度、密度有关,而与扫描时间长短无关。20.人体组织CT值的比较,错误的是:答:DA.骨密度钙质B.凝血血液C.脑灰质脑白质D.脂肪水E.血液水解:水的CT值定标为0,而脂肪的CT值约为一100HU,是小于水的。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21.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答:CB.骨C.水D.脑组织E.血液解:我们知道,水对X线的吸收系数为“致密骨为1.9~2.0,近于2.0;空气的吸收系数为0.0013,接近于0。在研究CT图像时总是论及吸收系数不甚方便,人们更关心的是人体内务组织间的密度差异,而不是密度的绝对值。为此,Hounsfield定义了一个新的衰减系数的标度,将空气至致密骨之间的X线线性衰减系数的变化,划分为2000个单位。于是CT值的概念采用。即某物质的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之比后乘以1000。按此计算,水的CT值正好定标为0。22.与图像质量无关的CT机的技术性能指标答:BA.扫描时间B.重建时间C.重建矩阵D.探测器数目E.球管焦点解:扫描时间长短,决定着动模糊大小;重建矩阵大小和探测器数目影响着象素大小,象素尺寸影响着空间分辨率;球管焦点在CT机中仍因几何投影的关系,影响着成像质量。只有重建时间与图像质量无关,它反映计算机的工作能力,决定处理速度。23.决定CT机连续工作时间长短的机器性能指标是:答:CA.磁盘容量B.电源容量C.X线管热容量D.X线管焦点E.扫描时间解:磁盘容量决定图像的存储量,电源容量决定CT机性能的发挥,只有在CT机供电容量足够的情况下,方可发挥其有效性能。球管焦点大,可提高X线管容量,扫描时间长产热多,这两点指标与CT机连续工作时间有一定关系。决定CT机连续工作时间长短的关键,在于球管热容量。球管热容量越大,连续工作时间越长。在球管热容量指标范围内,产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24.显示器所表现亮度信号的等级差别称:答;EA.窗宽B.窗位C.窗技术D.CT值标度E.灰阶25.人眼视觉的最大灰阶等级范围是:答BA.8级B.16级C.21级D.32级E.64级解:人的眼睛对密度差的识别能力是有限的。在X线诊断中,影片密度是以人眼的识别力来判断。一般讲,人眼对影像密度的识别范围在0.25—2.0之间。若将此密度范围分为16级,则每级之间的最小密度差约为0.1,再小就识别不出来了。26.CT机将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器件是:答:DA.探测器B.准直器C.陈列处理机D.A/D转换器E.D/A转换器解;A/D转换器,就是模拟/数字转换器,它的作用是将模拟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计算机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所以,A/D转换器是计算机输入的门户。27.有关准直器的论述,错误的是:答:DA.准直器窗口呈狭缝状态B.准直器位于X线管窗口前端4C.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扫描层厚D.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扫描层距E.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线束宽度解:扫描层距是由相邻两层间床进或床出的距离决定的,与准直器狭缝宽度无关。28.CT用X线管的突出特点是:答:DA.与常规X线管结构相同B.外形尺寸比常规X线管大得多C.不使用固定阳极X线管D.额定功率比常规X线管大E.只有单一小焦点解:CT扫描所用曝光参数如kV、mA及扫描时间均大于常规X线检查,而且是多层连续扫描。故X线管的额定功率比常规X线管要大。29.将射线能量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的装置是:答:BA.滤过器B.探测器C.准直器D.A/D转换器E.显示器解:在CT成像装置中,所采用的辐射转换器件均为探测器。无论是气体探测器,还是固体探测器,它们的功能就是将接收到的射线能量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再经放大和A/D转换,送人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30.探测器的作用是:答:CA.探测病人位置的准确性B.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C.接收X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D.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E.将微弱的电流进行放大31.对探测器性能要求,错误的论述是:答;DA.对X射线能量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B.对较大范围的射线强度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及均匀性C.工作性能稳定,有良好的再现性D.残光少,且恢复常态的时间慢E.体积小,灵敏度高,少量射线照射,能获得足够大信息强度32.气体探测器主要采用:答:EA.氮气B.氢气C.氖气D.氩气E.氙气33.对准直器作用的论述,错误的是:答:DA.大幅度减少散射线的干扰B.决定扫描层的厚度C.减少患者的放射剂量D.决定象素的大小E.提供图像质量解:准直器的狭缝可以调节,狭缝的宽度决定着扫描的层厚,层厚即体素的深度。体素是一体积单元的略语,系指象素的长X宽X深度。而象素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元。也就是矩阵中的一个小方格。可见象素的大小与矩阵有关,而与准直器无关。准直器的调节可改变体素的深度。34.CT滤过器作用的关键在于:答:AA.吸收低能量X线B.优化射线的能谱C.减少病人的照射剂量D.使射线能量分布均匀E.变成近似单一的硬射线解:题中所列五项内容均为滤过器的作用,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低能量X线。正因滤过器能吸收低能X线,才引深出其余四项作用。35.有关CT成像过程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答:EA.计算机只能接受数字量进行运算B.计算机运算结果只能以数字量输出C.凡是从时间到数值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称模拟量D.A/D和D/A转换器是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联系外界的重要部件E.A/D转换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36.阵列处理机的主要任务是:答:AA.进行图像重建处理B.控制和监视扫描过程C.设备故障的诊断和分析D.存
本文标题:CT技师上岗证考试练习题及题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7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