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CT基本原理及读片靖煤总院放射科李士光何为CT•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全称:computedtomography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CT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CT-基本原理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converter)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voxel),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digitalmatrix),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经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analogconverter)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象素(pixel),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所以,CT图像是重建图像。每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CT-检查技术•分平扫(plainCTscan)、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enhancement,CE)和造影扫描。(一)平扫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一般都是先作平扫。(二)造影增强扫描是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如碘伏醇后再行扫描的方法。血内碘浓度增高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方法分团注法、静滴法和静注与静滴法几种。(三)造影扫描是先作器官或结构的造影,然后再行扫描的方法。例如向脑池内注入碘曲仑8~10ml或注入空气4~6ml行脑池造影再行扫描,称之为脑池造影,CT扫描,可清楚显示脑池及其中的小肿瘤。•熟悉正常•识别异常•结合临床•作出诊断一.诊断原则熟悉正常•认识正常解剖结构…阅片基础•CT图像不同层面,不同解剖结构。如纵隔结构。•了解正常变异…多种多样。如右位主动脉,侧脑室后角不对称等。•了解正常生理。如肝、脾、肾增强A期。识别异常•排除伪影。•确认病变影。•运用病理学知识进一步分析异常表现所代表的病理意义。分析时应注意如下各点;•1〕病变的位置、分布•2〕边缘、形态•3〕数目、大小•4〕密度和结构•5)周围情况•6)间接征象•7)病变发展趋势结合临床•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结合临床实为重要。•如肝内低密度影!•脑内环形强化影!•肺内多发结节影!作出诊断•肯定诊断;有特异性征象•可疑诊断;肯定病变存在,不能确定病变性质。•现象诊断;病变存在都不能肯定。二.CT图像特点•CT图像•由像素组成,•有一定厚度,•密度CT值量化。•CT值不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但是是重要参考诊断依据。窗宽和窗位•窗宽;图像上16个灰阶的CT值范围。•窗宽=2000时,•一个灰阶为2000/16=125HU•窗宽=100时,•一个灰阶为100/16=6.25HU•窗位;窗中心,•以所观察组织CT值为中心部分容积效应•CT图像的密度反映组织平均值三.读片步骤•先平扫,后增强,•逐图阅读,•重点观察,•建立立体图像。•对比观察,•前后观察。•注意扫描基线。常见病脑梗死病因•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炎血管痉挛•栓塞:血栓,气体,脂肪•低血压脑梗死分类•缺血性脑梗死:•腔隙性梗死:脑深穿A闭塞•出血性梗死:脑梗死在充血脑梗死分期•超急性期(<6小时)•急性期(<3天)•亚急性期(3~10天)•早期慢性期(11~30天)•晚期慢性期(>30天)脑梗死CT表现早期征象:<24小时,50~60%正常致密动脉征:大脑中、颈内A密度增高岛带征:岛带灰白质界面消失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1小时4小时脑梗死CT表现•>24小时–脑质密度:梗死区低密度,同时累及灰白质,大小和形状与闭塞血管有关;1~2周密度减低且均匀,边界较清;2~3周,“模糊效应”;1~2月,软化灶–水肿和占位:1~2周最明显–增强:2~3周最明显;脑回、片、团状;大脑前动脉梗死大脑中动脉梗死大脑后动脉梗死大脑中动脉出血性梗死大块脑梗死,脑软化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好发部位为基底节、丘脑、脑干,常多发•直径多在10~15mm•CT:两侧基底节丘脑区多发小低密度灶•MRI:长T1长T2信号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多发脑梗塞出血性脑卒中•常见原因: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出血分布:大脑半球80%,小脑脑干20%•出血分型: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CT、MRI可直接显示,动态观察,判断预后观察要点•部位: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小脑•密度:高、略高、等、低密度•边缘:清晰锐利、模糊•周边水肿:轻、明显、无•占位效应:周围结构形态及位置变化主要病理演变过程•急性期:1周内,新鲜血液或血块•吸收期:2周-2月,红细胞破坏,液化,周围形成肉芽组织,逐步形成囊腔。•囊变期:2月后,囊腔逐渐缩小。血肿完全吸收则不再有脑水肿主要CT表现•脑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高密度区•CT值为60-80Hu•高密度血肿周围低密度水肿带围绕•因血肿与脑水肿引起脑室、脑池、脑沟受压、中线结构移位•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主要CT表现•水肿:1天轻微,2周最明显,以后减轻,1月始终存在,2月后消失•血肿:密度从外向内逐渐变低•占位效应:血肿和水肿引起,2W明显,1M减轻,2M消失•增强检查:血肿周围完整或不完整高密度环,厚度均匀急性期密度高、边缘清、水肿少、占位效应轻急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急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右侧丘脑血肿伴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吸收期密度减低、边缘模糊、水肿增大、占位明显右侧小脑半球出血囊变期低密度、边缘清、无水肿、同侧脑萎缩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左额脑挫裂伤、少量蛛血右额硬膜外血肿1、左侧额颞顶骨急性硬膜下血肿2、左侧颞顶小灶脑挫裂伤、蛛血3、提示:左侧颞叶钩回疝左额恶性脑胶质瘤(恶性星形细胞瘤)嗅沟区脑膜瘤其它大脑多发转移瘤右侧听神经瘤1、副鼻窦炎症(253404)2、左侧上颌窦癌(248819)胸部CT右上肺结核伴空洞形成右肺支气管扩张(囊状为主)左上肺癌(中央型)左上肺不张心边缘消失前纵隔恶性胸腺瘤右侧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脏肿大。块型肝癌1、重度脂肪肝。2、少量腹水、右侧胸水。右肝血管瘤肝脏多发转移瘤肝脓肿1、胆总管、左肝管结石伴阻塞性胆道扩张。2、胆囊结石。1、单纯性胰腺炎2、胆囊结石1、单纯性胰腺炎2、胆囊结石前纵隔恶性肿瘤(淋巴瘤)伴右胸膜、心包膜受累
本文标题:CT-读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7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