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毕秀伟单位: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13年10月12日教学改革实验报告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毕秀伟在任现职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和高中数学教材、教学的特点,我进行了多次卓有成效的教改实验,着重突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2009--2012年,我对十个班研究学生对课改的认识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及个性品质等问题,展开问卷调查,给课改做了理论上的铺垫。经过我自己的探索,总结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得到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现将多年的教学改革情况汇报如下:一、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全面推行新课改的进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必须实行更高层次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此基础上,我积极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其具体内容如下:1:“问题-----探究”教学的含义“问题-----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教学实验,主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指导者、辅导者、帮助者。提倡落实学生的文体地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2:“问题----探究”教学的环节“问题-----探究”教学基本上有创设问题精神、确实研究问题,处方讨论,探索研究定向问题(探颖)突破创新、验证反馈研究结论(释颖)(1)创设问题精境。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问题情景,要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疑难情境,使学生的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新性的探索、然后,教师在全面分析问题情境的在、基础上,确定需要桥墩的实质性问题。(2)自主讨论,探索研究(探疑)确定问题以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联想与归纳,通过科学实验,推理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机理,作出科学的结论。(3)突破创新,验证反馈研究结论(释疑)要求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新观点,产生新方法、新思路、新观点以后,还要对这些新方法、新形象、新思路的科学性进行检验,根据检验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新方法、新思路、新观点进行矫正或完善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具有“三为”“四变”“五化”等基本特征“三为”一是本模式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三是以教师指导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诱导、疏导等作用。“四变”一是教师角色由“主宰”变为“主导”;二是学生的地位由“他主”变为“自主”;三是教材功能由“内容”变为例子;四是媒体作用由“手段”变为“工具”“五化”一是教学目标多样化;二是教学形式多样化;三是教学方法最优化;四是住处传递主体化;五是教学手段多媒化。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口头上的信息传递,多媒体教学已迈进了课堂,对于数学科学,它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必须以教学手段的改革来促进教学的改革。1:大力开展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每位学生都动手做实验,有些实验,由于条件所限,确实不能做的也可以让学生做“模仿形”试验,教师也可以自制教具学生也可以自制教具,提高学生实验能力。2: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的改革过去的数学教学,其辅助手段多是标本、模型、挂图,一些简单的实验,在今天的教学中,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建立,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制作一些精美的课件。例如,在数学第一节“绪论”中,就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关于现代数学科学技术的图片或者资料制成课件。在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章节中,为使教学形象化、直观化,我就在课堂上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光盘等,提高学生的举,加强学生的理解。另外,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利用图书馆,计算机室的优势,自选查阅一些资料,或者图片,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三、改革课堂让数学课堂动起来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陆续展开,对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把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就是要让课堂“动”起来。(一)、将多种教学法多种元素引入课堂让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1、利用挂图、模型、实物进行教学,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一节课中如果出现了除了课本之外的教学用具学生的注意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吸引,课堂中,利用挂图、模型、实物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来了这样的规律,挂图没有模型吸引力大,模型没有实物吸引力大,所以数学课堂中的实物更多,我们的身边就人很多的实物教具。只要加以利用,课堂将会非常丰富。2、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实验都很感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其实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载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数学实验。只要是教材上有的实验,能做的我都要尽最大努力来做。3、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动态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学过程。运用计算机超媒体集成展示信息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选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课文的内容、情境、模型、状态、生理过程等进行生动呈现,就能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有不少的生命现象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我认为:信息技术的直观、生动、快捷的特性,对发展学生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拓展他们的眼界,是一种良好的媒介和手段。(二)、锤炼语言艺术、巧设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1、问题语言的准备乃至千锤百炼是一名教师应重视的事,教师课堂提出问题的技巧,反映着教师教学的功底、知识的深广和修养水平。在课堂的问题用语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a、注意用语的科学性,语言不能模棱两可这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立意明确,严谨规范,富有逻辑性。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的主动运输,由于问题的语言不严谨、指代不清,使语言模棱两可缺乏科学性,因此,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实,只需要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些,目的再明确些,提出:“细胞的细胞膜在主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主动运输还需要什么条件?”等这类问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问题的用语要做到有科学性,教师除了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深钻教材,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办到。b、注意问话的针对性,问题不能漫无边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时根据学生表现,随机提出一二个问题,恰到好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如果备课时不设计问题,运用问题无计划,在课堂凭一时灵感,想到哪就问到哪,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这种盲目、随意、无针对性的问话常常造成不良后果,有时造成教学的漏洞,有时偏离大纲的要求,甚至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因此,老师应尽量避免上无准备的课,提无准备的问题。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只有准备得当,问题的用语巧妙有趣,问话难而有度,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才会一次次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探索的主动性。C、注意问话的启发性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是对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中必须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力求使学生学得生动、积极,达到启迪智慧,提高能力的目的。2、创设问话的氛围,控制问题的频率。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制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问时教师说一声“请”,学生回答时,教师面带微笑,并热情鼓励;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礼貌相待不加以喝斥……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知识。课堂问话还要做到频率适中、难易适度。并不是越多越好。(三)、课堂中的精点精拨,发挥“指点”的最佳途径,让课堂中高潮不断。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点拨时我们可以运用丰富的语言、恰当的肢体动作、表情以及在黑板上画适当的符号等等,可以起到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四)、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学生放开心扉,全心全意的融入到学习当中。我想大多数数学老师都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的道理,在实际操作中,却大相径庭,原因就出在沟通上。沟通是要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从“向学生表达自己对数学学的看法”转为“了解学生对数学学的理解”。在我的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的传授依然是教学之本,我在课程教学中依然会突出主干知识内容,落实基本概念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但是在平时课下我会融入到学生当中,把当下流行的事融入到我们中间,拉近师生间的思想距离,这方面的工作也是让我有一个动起来的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改革,“问题-----探究”教学方法得到同行和上能领导的好评,并在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与不足,在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去完美去补充,以便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以下是我近几年的教学研究和教改的情况2011年4月,由我讲的《等差数列的概念》一节获县优质课,延教字【2011】63号。2011年5月,我讲的《组合》一节获县优质课,延教字【2011】70号。2013年5月所撰写的论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获市级一等奖,新教科研字【2013】08号2013年5月所撰写的论文《论“系统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获市级一等奖,新教科研字【2013】08号
本文标题: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13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