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这颗长在古井旁的龙眼树距今已经有将近一百九十年,当年种下这颗树的人,原名叫洪仁坤,小名火秀,那一年他十二岁,十几年以后,他为自己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洪秀全。公元1837年,洪秀全23岁,初春的时候,他来到广州参加当年的府试,如果考中,他将获得读书人最低一级的称号,成为一名秀才,他已经是第三次参加这样的府试,但遗憾的是,他又落榜了。清明节这天,洪秀全雇了两名轿夫,将自己抬回了官禄布村的家中,回家之后,他就病倒了,旅途的劳顿,加上屡试不第的精神打击,洪秀全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住,他不停的昏睡,时断时续地呓语,直道四十多天之后,病情才渐渐有所好转。随着建康慢慢恢复,洪秀全的生活也回到了与往常一样,他在附近私塾中一边教书一边准备第四次应考。广州,中国南方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公元1843年,二十九岁的洪秀全重返广州城,参加第四次府试,这时的广州城内,一种不安的情绪正在人群中蔓延。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广州为通商口岸,随后,英国人将商船和军舰一起开到珠江岸边,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氛围中,洪秀全完成了他人生中第四次考试,然而这一次他仍然没能考中。相比上一次,洪秀全显得略为平静,他只是把家里的经书都丢到了地,同时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参加清朝科举,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罢,这是洪秀全在屡次落第和愤怒中所说的一句气话,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气话在十几年后竟然会成为现实。公元1843年的夏天,他的远房表哥李敬芳来到洪家,在洪秀全额书堆中找到了一本叫做《劝世良言》的小册子,这本文字浅显易懂,只简单分了九个小节的小册子,让李敬芳很着迷,他劝洪秀全一定要看一看。这本《劝世良言》的作者叫梁发,公元1815年,伦敦布道会的传教士,马礼逊和米凌在马六甲创办了一份叫做察世俗每日统记传的刊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的第一份中文期刊,这本期刊以神道、人道、国俗、天文、地理为主要内容,旨在宣讲基督教教义,梁发是米凌所雇用的一名中国刻字工人,他在刊刻过程中,对基督教产生兴趣,随后他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公元1827年,梁发被伦敦布道会任命为第一个基督教中国传教士,1832年,他编写的基督教传教读本刊行,即《劝世良言》。在当时,宣传基督教的活动,受官府禁止,传教士们不顾清朝官府的禁令,冒险在广州城的贡院附近向过往的生员散发各种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那一年是公元1836年,洪秀全正在广州参加他的第二次府试,也就是这一个过程中,他得到了这本《劝世良言》,不过当时的洪秀全一心求取功名,对这本小册子并没有太在意。七年之后,在表兄李敬芳的劝说下,洪秀全开始认真研读劝世良言,这本小册子中关于世人崇拜偶像等罪孽的论述,给洪秀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鱼宏亮:19世纪传进来的基督教,是经过宗教改革以后的新教,那么新教有个重要思想,那就是反对偶像崇拜,强调信徒通过个人修行和日常的修行而获得皈依上帝,这种反对权威,打击偶像的思想在洪秀全心里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读完这本小册子之后,洪秀全终于为自己多年不能得志的人生理想,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不久之后,洪秀全所在的乡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人闯进寺庙,将塑像捣毁,并将私塾中孔子的牌位扫地出门,这些破坏活动的主要领导者就是洪秀全。在此之前,洪秀全和表兄李敬芳已经按照《劝世良言》上所说的方法,给自己进行了洗礼,在他的引导下,他的亲戚和家人都相继成为信徒,公元1844年四月,洪秀全和他的远房亲戚冯云山等,几个自行洗礼的基督徒离开了禄布村,开始了他们即虔诚又别有情志的传教事。他们最早发挥的一些椒教徒,大部分来自于一个特定的人群—客家人,在中国历史上,北方中原地区的人民,因为战争和政治的原因,曾经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南迁行动,尤其是南宋因为军事打击,而退守到淮河大散关以南的地区,大量中原地区的人,南迁到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这些客居异乡的人们,保持着原来的方言、生活习惯和礼俗,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中原地区的生活传统,因此被称为客家人。作为当地的外来人口,客家人不可避免的在选择居住和占有耕地的问题上,和原著民发生矛盾和冲突,而随着鸦片战争带来的经济萧条,许多原来从事茶丝贸易的商人和工人失去生计,不得不回归本乡土地,本地人与客家人的矛盾愈加尖锐。在世界历史上,宗教的传播与各地的政治、经济现实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初,基督教传入中国之际,包括梁发、洪秀全、冯云山在内的一批客家人,成为了最早的信徒,公元1844年五月二十一日,洪秀全和冯云山经过近两个月的步行,在广西境内一个赐谷村的地方落了脚,洪秀全很快在这个远离官府的山区发展了一百多名客家信徒,为了加快宣教的速度,他开始自己编写传教的小册子。洪秀全自幼熟读经书,其中《礼记》中所描绘的大同世界,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大同世界描绘了一个人们没有私产、没有私心、社会没有犯罪、老弱病残都得到妥善抚养的理想世界,洪秀全将圣经与四书五经中的礼运、大同等经典结合起来,写出了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等作品。五个月后,洪秀全回到了他的老家禄布村,他的好友冯云山则沿着贵平县北部紫荆山区的河谷一路前行。一路上,他不断结识那些生活穷苦的客家人,把他们发展成信徒,组织起了拜上帝会。到公元1847年,冯云山在紫荆山区共发展了三千多名拜上帝会教众,这些以矿工、烧炭工和客家贫民为主体的信徒中,也渐渐加入了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富裕子弟。烧炭工杨秀清,贫苦农民萧朝贵,读过私塾的韦昌辉,以及家境富裕的石达开,都是其中的骨干成员。这年七月,洪秀全再次来到紫荆山,受到冯云山和拜上帝会会众的欢迎,在这样众望所归的气氛中,拜上帝会的领导核心成立了。鱼宏亮:洪秀全组织了拜上帝会以后呢,也需要在这个宗教系统中给自己找一个神的身份,神的地位,那么他就把自己当做耶稣的弟弟,上帝的第二子,这么一个身份,来从事组织拜上帝会的工作,那么冯云山、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这些人也被安排为耶稣的弟弟,也就是上帝的第三到第七子,甚至他的妹妹也被安排为上帝第六女,他的妹夫被安排为上帝的女婿。所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围绕着洪秀全为核心而形成的这么一个神圣家庭。洪秀全模仿基督教圣经旧约里上帝为犹太人所定的摩西十诫的内容,编写了拜上帝会的十款天条,这些天条规章与他之前编写的原道救世歌等小册子随后传遍紫荆山区,越来越多的人皈依了拜上帝会,教民们砸碎乡间庙宇,捣毁祭坛上的神像,在庙宇的墙壁上提上各种宣扬教义的诗文,并留下太平天王的署名。当时的官府都认为拜上帝会仅仅是个下层民众偶尔集会、信仰邪教的松散组织,并未意识到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的力量。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贸易变得愈加猖獗,中国每年外流的白银达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加剧了经济的混乱,随着洋货大量涌入,沿海地区的家庭手工业频临破产。此时清王朝政治腐败,行政效率低下,人民的疾苦几乎无人问津,从1847年开始,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也在全国蔓延,河南、湖北、广西等地相继出现饥荒,面对这样接连不断的天灾,政府的救济力量实在微薄,而这些微薄的救济资金,还往往在发放之时,就被各级官员中饱私囊了。在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已经是个火药桶了,社会的不安定感,在民众的心里持续发酵,加上各种外来因素,社会动乱一触即发。公元1849年到1850年,越来越多走投无入的百姓加入拜上帝会,人们真诚地皈依这个外来的上帝,希望上帝可以为自己贫苦而绝望的人生提供光明和希望。而在公元1850年六月,他们似乎看到了这样的希望,当时教会的所有会众被要求变卖财产投到设在金田的圣库,人们将从圣库领取生活用品,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模式,对穷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通过聚集会众、建立圣库等一系列措施,从理论和制度上,拜上帝会已经做好了发动革命的准备。1850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季节,四月三日,洪秀全于平再山穿起了黄袍登基,就势任命太平天王,入夏后,拜上帝会的首领据天父、天兄的旨意,开始发动群众集结,至十一月,两万多名会众在杨秀清的统一指挥调度下,集结到桂平县金地区,他们修筑工事,训练教众,秘密打造武器,做好了起义的准备工作。1851年一月十一日,洪秀全生日这天,拜上帝会决定发动起义,用建立新政权的方式为其祝寿,洪秀全以太平天王的身份,宣布建立太平天国,以本日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太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对安定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天国则来自于圣经,太平天国的目标是,在上帝的指引下,消灭人间的阎罗妖,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太平军宣布清朝统治者为妖魔,称之为清妖,太平军不再剃发,按照原先中原地区本来的习俗留起了长发,因此被清政府称之为长毛。公元1851年,从春天到盛夏,太平军一直在金田紫金山一带与清军展开拉锯战,最终太平军决定放弃金田向北推进,在永安城下,太平军让马拖着装有石头的篮子绕城飞奔,发出巨大声响,以夸大军阵的阵容,他们又在附近找来许多烟花爆竹,点燃后向城内投掷,在虚虚实实的进攻中,太平军与九月二十四日攻破永安。太平军在永安停留了半年,以积聚粮草,进行制度建设,原来神圣家族的领导核心们被分别封为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国按照周礼,设置了王朝的各级官职,颁布新历法—太平历,于此同时,太平天国正式向全国发布檄文,号召全国人民推翻清政府。面对太平天国的革命风暴,清朝统治者决定派兵镇压,但派哪只军队呢,却让朝廷感到头疼。马勇:他的武装力量的构造在清建国以来一直比较少,八旗、绿营,他们是在维护地方,但我们注意到,八旗、绿营这个很快就被解体,就被生活的安逸性所腐化掉了,另外它没有后继的力量,更重要的一条是清朝实行民族不对等政策,从清朝开始对汉人,心里边就有忌讳,就因为太平天国起来,清政府没有力量镇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拨人才回到家乡办团练,后来我们归纳为湘军和淮军。到公元1851年底,前来剿灭太平军的官军总数超过4万六千人,每隔一阵,官军会对太平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公元1852年四月三日,洪秀全发布动员令,令太平军抛弃辎重,轻装全军突围,从此太平军经过围困桂林,攻占全州,力量迅速壮大,并于六月突入湖南,在这一过程中,起义元勋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不幸遇难,先后殒命于战斗中。武昌,华中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百六十多年前,太平军曾经和守城的清军在这里进行殊死血战。公元1852年十二月,太平军向武昌发动进攻,湖北巡抚下令守军将城外屋舍全部焚毁,腾出空地便于还击太平军的进攻,并下令召集城中居民悬赏捉拿太平军。由于官军拆毁民房,民心怨愤,转而同情太平军,官军防线不久即告崩溃。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将领陈玉成率领几十名童子军登上城墙,太平军攻取武昌。公元1853年,因母亲去世正离职在家守孝的曾国藩街道朝廷谕旨,命其帮办团练,组织地方武装,在当时和曾国藩同样接到命令还有四十多位在籍的汉族臣僚。由于绿林军屡战屡败,咸丰皇帝不得不决心起用汉臣,训练地方武装以镇压太平军,曾国藩在家乡湖南湘乡县,以捍卫孔孟之道为号召,很快建立起一支精悍的部队,这支军队被称为湘军,曾国藩由此崛起于晚清的政治舞台之上,而他所率领的湘军也成为剿灭太平军的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公元1853年二月二十日,太平军大部队撤离武昌,直扑南京,南京六朝古都,繁华盛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富庶的经济环境,也让南京在历史上屡屡遭受战火侵袭。声势浩大的太平军将南京层层包围,展开了一次次攻城。公元1853年三月十九日,太平军采用穴地攻城法,轰塌南京北城仪凤门城墙,涌入南京,三月二十九日,洪秀全乘坐三十六人抬扛的大娇,像皇帝那样进入南京城,太平天国正式定都南京,并为天京,太平军继续东进,攻克镇江、扬州,作为保卫天京的防御屏障。同一时间,清朝调集大军,在南京东郊设立江南大营,在扬州城外设江北大营,虎视眈眈,试图将太平天国扼杀在摇篮之中。面对敌人的围剿,如何对占领区进行建设和管理,以凝聚和壮大自己的力量,成为摆在天国核心决策层的首要问题。太平天国对占领的地区,主要是南京城区,推行一系列以军事化为主的社会组织建设措施,他们首先拆散家庭,将男女人口编入男行、女行,严禁男女私会,家庭生活,
本文标题:第97集太平天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2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