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导论一、简述题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答:西方经济学在资源稀缺性假设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它主要涉及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它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特定生产方式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因此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应是经济人,而应是社会人。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整体分析方法。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答:坚持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服从理论。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现代化,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要求摆脱传统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规范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二、论述题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变迁,第一、市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第二、工业化。我国推进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第三、国际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1.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现状;2.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现状;3.以产权制度改革委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现状。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一、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2.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3.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形式。4.混合所有制: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二、简答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答:第一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第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第三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第三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现有计划调节;第五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意义?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意义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以往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对我国国情的基本判断和科学总结,完全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征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三、论述题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中国改革的性质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在改革的目标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内容上,把体制的改革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在改革的战略上,提出了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等正确方针,以改革统揽全局;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理的论断。第五、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第六、关于对外开放理论。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第七、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科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第一、根据我国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第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名词解释1.市场:是指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2.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3.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4.增量改革: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5.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二、简述题1.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在动力结构上,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在信息结构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实行“穷过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特点: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是由计划控制的。首先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第一是使产量与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合;第二是实行强制替代,即由短缺引起的投入组合的更改;第三是根据可得到的投入品来决定产出构成。其次是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目标的趋使下,从上到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最后由于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这会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金,引起“投资紧张”。2.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答:所谓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利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第二、决策分散化,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三自由和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第四价格协调微观决策,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他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3.简述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第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我国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包括:第一、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的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第二、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第三、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第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进政治民主化等。三、论述题1.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答: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答: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首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其次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再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第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首先,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最后,即使是公有资产,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有偿使用,占用公有资产的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其价格如利息、地租等应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而这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3.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②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③对于大型竞争性国企业应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④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⑤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⑥以改革促管理。第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的核心是完善市场机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完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最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第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政府有义务在按照国际惯例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开放国内市场,为公平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我国分配制度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三章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一、名词解释。1.“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最初是由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提出来的。针对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债务危机频频爆发的困难格局,威廉姆森系统地提出了指导这些拉美国家通过经济改革走出困境的
本文标题:经济学综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2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