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区域工业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从经济方面看,珠三角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从城市方面看,珠三角也是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其城市发展又有何新特点?发展方向:佛山——如何造就一个对外联合广州、对内整合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的强大实体。东莞——如何理顺行政管理体制,解决由市直接管理镇村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中山——解决交通问题,建议将中江高速公路延伸至中山港,打通联系粤西地区的通道。珠海——怎样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实现区域共享。发挥珠海机场、珠海港的作用。深圳——解决土地资源只剩200余平方公里的局限;解决严重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如何统筹好珠三角地区各个机场、港口的功能定位。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阶段进程特点形成原因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城乡融合,农与非农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城市群体系3、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多,比重高,达70%城镇数量、密度数量多,密度大城镇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工、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外来劳工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电、和供电通信水平居全国前列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说一说“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它是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专业镇经济,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2)便于经营管理,改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3)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交流,相互促进,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大都市地理位置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巨大成就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大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1、珠三角的两个工业化阶段活动:(1)珠三角工业发展初期,哪些工业部门发展最为迅速?他们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了什么重要作用?(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3)目前,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够扭转这种局面?幻灯片1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1979-1990)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时间发展的不利条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第一阶段1979-1990年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1、珠三角的工业发展发展初期稳步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企业,“三来一补”企业。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优化工业结构,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存在问题:发展空间不足,工业资源不足解决措施:扩大经济腹地,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泛珠三角区域(CEPA)合作与发展2004年6月3日正式成立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泛珠三角”区域优势1、区域内产业差异明显,经济互补性强;2、发达的小珠江三角洲,加上著名国际金融、信息、物流中心——香港,可作为此区域发展的龙头;3、经济腹地辽阔;4、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意义:①使劳动力和资源由中西部向沿海地区流动,产业、技术、资金则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促进大珠三角产业升级,带动华南、中南、西南的经济发展;②促进内地与港澳建立紧密的经贸关系③带动内地特别是中西部的经济发展。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阅读教材p68-69,思考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三个方面?①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毗邻香港-华侨众多-开放政策-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城市化②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③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大亚湾的中海壳牌工地可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工地.由于据说惠阳将要并入深圳,一家来自深圳的公司已经在附近圈地三十平方公里,而中国最大的房产公司--深圳万科也出十亿租借了大亚湾的一个小岛,大亚湾正在重新唤发活力,这一带将是广东未来几年内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何谓中国的“三农问题”?你知道打工仔、打工妹大致起源于何时?他们为什么纷纷涌入南方沿海城市?他们的到来为珠三角地区带来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问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耕地被大量占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噪声污染、水质性缺水严重、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等“产业升级面临困境”1.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2.由于南岭阻隔,国内腹地狭小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问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耕地被大量占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噪声污染、水质性缺水严重、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等“城市病”--社会层面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贫富分化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待完善等治理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三角城市群3.加强规划与管理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治理对策“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贫富分化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待完善等措施:建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大都市。回答深圳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地理位置B政治因素C交通因素D科技因素B我国加入WTO后,成为影响深圳发展的新的主导因素是()A环境B旅游C交通D科技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城乡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B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标志C城市化使城乡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差距扩大D乡村城镇化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BD3.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其目的是()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B提高公共汽(电)车公司的经济效益C控制私人出租车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措施是()A增加城市数量,扩大城市职能B扩大城市规模,加强城市管理C增加住房和道路的建设面积D分散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D工业化-------城市化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开采条件好等特点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大,且以煤为主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地处中部,距东部发达区较近)能源开发:①扩大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②加强煤炭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③能源综合利用,由煤炭开采业向以能源、冶金、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转变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主要问题:①露天开采,破坏植被;地下开采,引发地面沉降(用碎石、沙等回填采空区);②占用土地,加剧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保护表土,城市淤泥回填矿区,复垦再种植);③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三废污染空气、水、土壤;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优化用煤结构、研究推广清洁煤技术)④交通压力大(改运煤为高压输电);⑤利用中引发热污染、全球变暖、酸雨
本文标题: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3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