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7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治沙造林,发展沙产业”是近几年西北地区在治理荒漠化中摸索的一种新型模式。该模式立足发展沙产业,以治理区域的沙化土地为目标,采取封沙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济林发展模式。关于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模式可以在所有荒漠地区推广B.该模式能彻底解决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C.该模式将阻碍该地区的牧业发展D.该模式能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2.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示意图。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西澳大利亚寒流有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3.下图是北京沙尘传输示意图。关于沙源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沙源地的地表均为荒漠B.第二条路径的沙源主要来源于蒙古C.干旱、缺水是沙源地的共同特征D.第一条路径对北京的影响最大4.3月1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遭受2011年首场沙尘暴侵袭。此次沙尘暴从12日13时左右进入阿拉尔市区,到17时30分左右达到最强风力。20分钟内,能见度迅速降低到不足5米,强沙尘暴持续到20时后逐步减小。该现象形成条件不可能是()A.人类活动对该现象发生频度与强度的影响不大B.产生于大风或强风的天气条件下,强风是动力C.荒漠化为该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D.不稳定的空气条件会加大该现象的强度5.右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北方农牧过渡带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扩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为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6.右图是全球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判断造成该地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7.下表反映了1949~1970年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情况。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年)1949195519601970东经(度)121.97121.93121.94121.88北纬(度)43.5743.5143.5443.59年份(年)1978198519901995东经(度)121.86121.75121.80121.71北纬(度)43.6343.8043.6843.84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8.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C.分布在旱农业区内部D.分布在河流上游9.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拥有万顷良田和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地区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造成加利福尼亚南部沙漠广布的原因是()A.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B.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C.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D.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10.(2012·福州期末)读我国部分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11~12题。11.对该县1937~1980年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B.人均耕地面积减小了C.荒漠化面积扩大了约3倍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12.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数量的变化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D.气候的变化13.(2010·安徽文综)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该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据此回答14~15题。径流带降水量(mm)蒸发量(mm)径流深度(mm)甲<200<200<10乙200~400200~40010~50过渡带400~800300~40050~300丙800~1600400~700300~900丁>1600>700>90014.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甲水土流失B.乙荒漠化C.丙水土流失D.丁土壤的次生盐碱化15.表中乙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是()A.河流的综合治理B.水土流失的防治C.土地荒漠化的防治D.中低产田的治理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加上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2)在我国的沙漠中较难治理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海拉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防治荒漠化应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将调整________结构和防风沙措施相结合;在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的绿洲,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合理分配内陆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发展________农业。(5)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17.(2012·武汉模拟)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分析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的流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20分)(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什么?(2)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什么?(4)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标题:27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3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