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年环境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备考资料汇总+学易网校
环境影响预测(一)评价因子、范围与标准1.评价因子根据工程污染特性及环境影响要素分析结果,结合工程所在地环境特征进行评价因子的筛选,确定本次评价因子为:地表水:水温、pH值、SS、DO、CODMn、CODCrBOD5、NH3—N、硫化物、石油类10项;环境空气:S02、N02、TSP;分析:烟尘的评价因子选择TSP是正确的。但要注意,锅炉如采取静电除尘或袋式除尘,烟尘的评价因子应选择PM,。。声环境:等效声级aeq)。2.评价范围的确定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源强、环境特征及评价等级确定本次评价范围。(1)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为良凤江排污口下游河段,全长26km。(2)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以明阳糖厂厂区为中心,常年主导风向东北偏东风为轴向,向下风向延伸5km,向上风向延伸3km,横向各延伸3km,总面积48km2。(3)噪声噪声评价范围为厂址边界及附近200m范围内可能受影响的人口集中区。分析:评价范围的确定较为准确。3.评价标准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及南宁市环保局对评价标准的确认函,本次评价釆用的主要标准如下:(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级;(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II时段标准;(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类;(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11类;(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0_评价标准的选用一定要做到准确,否则会对评价结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评价标准的正确选用首先要求我们对所选用的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其次需要我们对评价区域的概况有深入的了解,能正确把握评价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再次最终评价标准的确定最好能得到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确认。(二)环境影响预测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1)项目废水特点及排放方式本项目废水含生产和生活废水,生产废水占99%以上,其中排放的生产废水属有机废水,主要污染物是3005和CODa,两者之比大于0.4,可生化性较强。正常情况下废水通过明渠由厂址东面总排口排入良凤江,外排量42048m3/d,CODCr2323.6kg/d,BOD5680.3kg/d;预测时考虑不同回用率及达标率等3种非正常废水排放方案对排污口下游良凤江水质影响。(2)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纳污水体良凤江枯、丰、平水期特征明显。技改项目生产时间为11月至次年的4月,属枯水季节。(3)预测模型及参数选择①预测模型选择本项目废水主要污染物以有机质为主,在水体中可生物降解,属非持久性污染物。另外,考虑到纳污河流为农业、娱乐用水区,河窄水浅,流量较小,废水入河后可以很快与河水混合,且排污口下游15km无饮用水源取水点,故按HJ/T2.3—93,选择S-P模式,具体如下:rxc=cftexp-a,0L86400^o=(Cp0p+Ch0h)/(0p+0h)②参数选取a.预测水质参数选取结合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及当地环保要求,依污染物ISE值大小,确定需预测的水质参数。ISE=cvQ^J(cs-ch)Qh通过计算,BOD5、CODa的ISE值分别为1.02、0.70,列前二位,可确定为本项目水质预测参数。b.降解系数&&采用两点法确定,选取排污口下游两个断面的监测数据计算,公式如下:86400u,cAkr—____li-iA式中,Ax=14000mcA(CODCr)=19mg/LcB(CODCr)=13mg/LcA(BOD5)=12mg/LcB(BOD5)=5mg/L计算结果:(CODCr)=0.15(1/d),K'(BOD5)=0.27(1/d)c.水文参数为预测不利水文条件下良凤江的水污染状况,设计流量取1.0m3/s,设计流速取0.05m/s。(4)预测内容及预测结果①污染物排放源强设计设计4种废水排放方案,见表9。②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11类水标准,CODa^20mg/L,BOD5^4mg/L。③预测结果分析水质预测结果见表10。预测结果表明,正常排放(方案一)时,CODCr、BOD5&度分别在排污口下游3km和4km内可达到III类水要求。2.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空气质量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技改项目所处区域地势较平坦开阔,因此釆用平原地区的高斯模式进行预测。由于厂址所处为城市远郊区,因此扩散参数按城市远郊区类别进行选取。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预测因子、模式选择正确,预测条件与预测参数交待基本清楚,预测结果标明了在技改工程实施后,全厂排放的废水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评价结论表述清晰,结果总体可信。但在该部分预测内容中应补充技改工程实施时按“以新带老”的原则削减现有工程废水污染物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程度的影响预测内容,以突出“以新带老”措施的实施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环境正效益。(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根据技改工程污染物排放性质及环境现状,确定预测因子为S02、TSP;预测、评价技改工程投产后在设计气象条件下,正常、事故排放时锅炉烟气排放的S02、TSP对评价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与技改前的污染影响进行比较。主要预测与评价内容如下:①lh平均浓度根据南宁气象台近年夏季气象观测统计资料,同时参考厂址周围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期间的气象要素值,设计其出现几率较高、对敏感点不利的气象条件,对设计气象条件下1h平均浓度进行预测与评价。②对非正常排放条件下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分析。③日平均浓度日均浓度计算是在夏季的典型日气象条件下的日平均浓度。设计气象条件时兼顾选择对主要敏感点不利且出现几率高的风向、风速、稳定度等气象条件。④年平均浓度本评价釆用南宁气象台多年夏季期间的风向、风速、云量等观测资料,计算得长年夏季的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用以计算技改项目对评价区域夏季平均浓度贡献值。⑤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预测评价技改项目排放的空气污染物对周围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果及评价①1h平均浓度1h平均浓度计算设计气象条件见表11。在设计的4种常见气象条件下S02的最大落地浓度贡献值为0.056mg/m3,与现状监测最大值(0.107mg/m3)叠加后,叠加值为0.163mg/m3,占标准限值的32.6%。最大落地距离在烟囱下风向612m。②事故排放影响分析在中性大气稳定度、风速为年平均值2.4m/s时,如处理设施停止运行,TSP地面浓度贡献值明显增大。详见表12。③日平均浓度根据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日平均浓度设计的气象条件如表13。技改工程排放的烟气中S02、TSP对各敏感点的日平均浓度贡献值不大,区域网格点最大值分别为0.0032mg/m3、0.0115mg/m3,叠加现状监测平均值后为0.0882mg/m3、0.1975mg/m3,均未超出二级标准。④长期平均浓度S02、TSP夏季平均浓度高浓度区域均分布于生产区的西南侧,区域网格点最大贡献值为0.0016mg/m3、0.0022mg/m3,对各敏感点的长期平均浓度贡献值不大,均未超出二级标准。综上所述,技改后,正常排放情况下项目排放的302和TSP对厂址周围的敏感点空气质量的影响轻微;当除尘效率下降,特别是出现事故排放时,其排放的烟尘对环境空气影响较明显。铜冶炼项目鼓励高精度铜板、带、箔、管技术开发与生产应用限制1)单系列10万吨/年规模以下粗铜冶炼项目2)能耗达不到以下标准的新建铜冶炼项目:粗铜冶炼工艺综合能耗55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电解精炼(含电解液净化)部分综合能耗在25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电铜直流电耗285千瓦时/吨以下3)资源利用水平达不到以下标准的新建铜冶炼项目:铜冶炼总回收率达到97%以上;粗铜冶炼回收率98%以上;水循环利用率95%以上,吨铜新水消耗25吨以下;占地面积低于4平方米/吨铜。铜冶炼硫的总捕集率达98%以上;硫的回收率达到96%以上淘汰类:1)密闭鼓风炉炼铜工艺及设备2)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3)烟气制酸干法净化和热浓酸洗涤技术行业准入条件2006年第40号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疗养地、医院和食品、药品、电子等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企业周边1公里内,不得新建铜冶炼企业及生产装备。新建或者改建的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节能、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供应政策和土地使用标准的规定。单系统铜熔炼能力在10万吨/年及以上,落实铜精矿、交通运输等外部生产条件,自有矿山原料比例达到25%以上(或者自有矿山原料和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取得5年以上矿山长期合同的原料达到总需求的40%以上),项目资本金比例达到35%及以上。工艺和装备采用先进的闪速熔炼、顶吹熔炼、诺兰达熔炼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银炉熔炼、合成炉熔炼、底吹熔炼等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富氧熔池熔炼或者富氧漂浮熔炼工艺。必须有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火法熔炼须配置烟气制酸、收尘及余热回收设施;烟气制酸须采用稀酸洗净化、双转双吸(或三转三吸)工艺,严禁采用热浓酸洗工艺。设计选用的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尘工艺及设备必须满足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禁止利用直接燃煤的反射炉熔炼废杂铜。在矿产粗铜熔炼工艺和装备方面,依法立即淘汰现有的1.5平方米及以下密闭鼓风炉,2006年底前淘汰反射炉、电炉和1.5-10平方米(不含10平方米)熔炼用密闭鼓风炉,2007年底前淘汰所有鼓风炉。能源消耗新建铜冶炼企业:粗铜冶炼工艺综合能耗55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电解精炼(含电解液净化)部分综合能耗在25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电铜直流电耗285千瓦时/吨以下。现有铜冶炼企业:粗铜冶炼综合能耗90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电铜直流电耗310千瓦时/吨以下。现有冶炼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在准入条件发布两年内达到新建企业能耗标准。资源综合利用新建企业铜冶炼总回收率达到97%以上;粗铜冶炼回收率98%以上;水循环利用率95%以上,吨铜新水消耗25吨以下;占地面积低于4平方米/吨铜。铜冶炼硫的总捕集率达98%以上;硫的回收率达到96%以上。现有企业的铜冶炼总回收率达到96%以上;粗铜冶炼回收率97%以上;水循环利用率90%以上,吨铜新水消耗28吨以下。铜冶炼硫的总捕集率达98%以上。硫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并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资源消耗,在准入条件发布两年内达到新建企业标准。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所有新建、改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持证排污(尚未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地区除外),达标排放。环保部门对现有铜冶炼企业执行环保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发布环保不达标生产企业名单,对达不到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污总量的企业决定限期治理,治理不合格的,应由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给予停产或关闭处理。铜冶炼污染物排放要符合国家《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有关地方标准的规定。工艺过程根据国内铜冶炼企业的现状,生产工艺分为冶炼、制酸和辅助工艺。铜的粗熔炼工艺铜的火法粗熔可分为鼓风炉、反射炉、电炉、诺兰达法、艾莎法、白银法和闪速炉法。反射炉法的热效率低,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低;鼓风炉床能力和脱硫率低,能耗高;电炉法电能耗大,投资高;闪速炉法热效率高、能耗低,烟气含二氧化硫浓度高,硫回收率可达95%,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而属于熔池熔炼的诺兰达法、艾莎法和白银法,介于闪速炉与鼓风炉两者之间。随着制氧和
本文标题:2015年环境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备考资料汇总+学易网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3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