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年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一(28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1)▲,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2)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5)▲,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舍生取义的气节,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这两句正体现了这种气节。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绯.(fēi)红胆怯.(qiè)正襟.(jīng)危坐B.诘.(jié)责稽.(qǐ)首长吁.(xū)短叹C.眼翳.(yì)黝.(yōu)黑诚皇.(huánɡ)诚恐D.文绉绉..(zhōu)鬈.(juǎn)发暝.(míng)思遐想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了关于智能手机的文章,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智能手机既能给人带来更多便利,又容易使人沉迷而浪费许多时间。B.马航370飞机失联事件发生后,众多世界各地的网友纷纷通过微博为航班上的乘客祈福。C.98岁的胡佩兰医生广受尊重的原因,是她时刻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的结果。D.即将在宁举行的青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向世界展示南京独特历史、文化的良好契机。4.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儒勒•凡尔纳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B.该书的动人之处在于科学和幻想的巧妙结合,书中的一些奇妙想象,如人类登月、太空飞行等,如今都已成为现实。C.主人公驾驶的潜艇是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在大海中潜行。D.船长尼摩也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作者反对殖民主义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学习小组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5—7题。(13分)【描绘春天】5.小组成员找来了许多描绘春天的文章阅读,并进行摘抄:(1)摘抄描绘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春和景明请你再找两个与它们结构相似的描绘春天的成语。并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4分)(2)摘抄形容春天的优美语句: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摘自张晓风散文《春之怀古》)根据你对春天的体会,仿照上面句子,再续一句。(2分)▲【书写春天】小组成员搜集到一幅林散之的草书作品:原诗如下: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6.请根据草书的一般特点,作一点简要赏析。(2分)▲【走进春天】7.小组收集到如下的一首小诗:真正的好书,读着读着,就泛了绿字里行间,转眼,就栽满了春天请你根据自己平时的课外阅读具体篇目、内容,结合这首小诗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5分)▲二(4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4分)【古诗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8.(1)作者被贬异地,只能凭借吟诵《思旧赋》来排遣思念老友却无缘见面的无奈之情,其中“▲”字最能传达出这种心情。(1分)(2)请品析一下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古文阅读】【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宋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送天台陈庭学①序》(节选)〔明〕宋濂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②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③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④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注释】①陈庭学:从四川来到南京求学的有志后生。②顾:但是。③逮:等到。④耄(mào):八九十岁。泛指老年。9.用斜线(/)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一处..停顿。(1分)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略.无慕艳意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B.足肤皲裂而.不知而.予齿益加耄矣C.当余之.从师也腰白玉之.环D.而予齿益.加耄矣精益.求精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2)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翻译:▲12.本文也是赠序,作者宋濂当时地位显赫,但能激励提拔后进。说说这些赠序的劝勉能让后生乐于接受的原因。(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4分)冬荷李木生夏日的荷是从水中生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是周敦颐笔下的夏荷——“花之君子者也”。那是月华做成的荷瓣,水精做成的荷叶,渔歌做成的蜻蜓呀!整个夏天的热烈,都在这里轰轰烈烈的演绎着。其实,冬荷不是更具有着君子的风骨吗?冰掐灭了一湖的波浪。又冰上加雪。荷的尸骨就这样狼藉在冰雪的湖面上,肢折头断,东倒西歪.苍凉。落寞。好像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火一样燃烧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小荷尖角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太阳升起来了。冬日的湖上,荷的故事正没有尽头。红红的朝阳,在远处怯怯的照着。薄薄的雾气正在散去,远远近近的残荷便从朦胧里渐渐清晰起来。直的,弯的,拱的,垂的,是荷柄的舞蹈;灰的,黄的,黑的,褐的,是荷叶、莲蓬的存在。有一枚荷叶曾是那样深深地吸引了我。曾经硕大舒展的碧叶,干缩成一排排瓦垄状,甚至在垄沿处散布起或大或小、有着黑色边缘的窟窿。这是被风霜雨雪反复肆虐后留下的创伤吧?在这褶皱间的灰色质地里,往往还残留着浅浅的绿,抚摸它,抓它,你会立刻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生命的力量。我隐隐感到,也许那一湖的浪漫,一湖的自由,一湖的豪情与刚烈,正被这枚荷叶收藏着?冬日的荷是从冰雪中生的,历垢世而弥新弥净。更有爱的宣言写在冰雪之上——干枯了也要拥抱着,共同迎受着寒风,等待冰消雪融的日子;既然灾难不可避免,那就相挨相慰着一起冻结于冰雪之上,携手承受苦难,不也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与幸福吗?冬的荷,当是伟大的楷模。冬荷知道,冰下还有藕,正悄然行走在湖底。每一节藕上,都栖着自己生生不息的梦。梦在,来年的夏天,还能不让荷在每一朵浪花上自由的飞翔吗?一种水样的感觉正在冬荷的筋脉里汩汩地流动。饱满,自在,清新,高洁,它甚至看见了一只翠绿的青蛙,正如意地蹲在肥嫩的荷叶上,一滴被鱼尾溅上的水珠,正在蛙的脚下滚动,而滚动的水珠上,有七彩阳光的闪烁。它还看见了花瓣纷披的粉荷,嫩黄泛绿的花托周围,是黄黄的蕊毛,花托上微突着幼小的莲籽。美好,就是这样的吧?还有夏荷的清香,夏荷的明朗,夏荷风中快乐的呻吟和夏荷染红了白云的欢笑,都在抚弄着冬荷梦的琴弦。风刮着。冰封着。雪覆着。夕阳正泛着荷蕊般的嫩黄。夕阳里,醒着的冬荷,梦正酣。(选自《2013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有删改)13.通读全文,概括冬荷的“品格”。(2分)▲14.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5分)(1)完成下列语句的赏析。(3分)好像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火一样燃烧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小荷尖角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本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过去荷叶生长的▲、荷花开放的▲。并且巧妙化用诗句“▲,▲”,来表现荷湖生命的灵动。(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冬荷知道,冰下还有藕,正悄然行走..在湖底。▲15.本文写的是冬荷,但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夏荷。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16.文章最后一句说“夕阳里,醒着的冬荷,梦正酣”,请问冬荷的“醒着”与“梦正酣”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4分)遇见你的纯真岁月丁立梅他是第一个分配到我们乡下学校来的大学生。他着格子衬衫,穿尖头皮鞋,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令我们着迷。更让我们着迷的是,他有一双小鹿似的眼睛,清澈、温暖。两排平房,青砖红瓦,那是我们的教室。他跟着校长,绕着两排平房走,边走边跳着去够路旁柳树上的树枝。附近人家养的鸡,跑到校园来觅食了,他看到鸡,竟兴奋得张开双臂,扑过去,边扑嘴里边惊喜地叫:“啊啊,大花鸡!”惹得我们笑弯了腰,有同学老气横秋地点头说:“我们老师,像个孩子。”他真的做了我们的老师,教我们语文。第一天上课,他站讲台上半天没说话,拿他小鹿似的眼睛,看我们。我们也仰了头对着他看,彼此笑眯眯的。后来,他一脸深情地说:“你们长得真可爱,真的。我愿意做你们的朋友,共同来把语文学好,你们一定要当我是朋友哦。”他的这个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他与我们的距离,全班学生的热血,在那一刻沸腾起来。他的课,上得丰富多彩。一个个汉字,在他嘴里,都成了妙不可言的音符。我们入迷地听他解读课文,争相回答他提的问题。不管我们如何作答,他一律微笑着说:“真聪明,老师咋没想到这么答呢?”有时我们回答得太离谱了,他也佯装要惩罚我们,结果是,罚我们唱歌给他听。于是教室里的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那时上语文课,在我们,是期盼,是幸福,是享受。他还引导我们阅读。当时乡下学校,课外书极其匮乏,他就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回很多的书,诸如《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之类的。他说:“只有不停地阅读,人才能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我至今还保留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那个时候养成的。春天的时候,他领我们去看桃花。他说:“大自然是用来欣赏的,不欣赏,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哄一声笑开了,跟着他蹦蹦跳跳走进大自然。花树下,他和我们站在一起,笑得面若桃花。他说:“永远这样,多好啊。”周围的农人,都看稀奇似的,停下来看我们。我们成了风景,这让我们备感骄傲。我们爱他的方式,很简单,却倾尽我们所能:掐一把野地里的花儿,插进他办公桌的玻璃瓶里;送上自家烙的饼,自家包的粽子,悄悄放在他的宿合门口。他总是笑问:“谁又做好事了?谁?”我们摇头,佯装不知,昂向他的,是一张张葵花般的笑脸。我们念初二的时候,他生了一场病,回城养病,一走两个星期。真想他呀,班上的女生,守在校门口,频频西望——那是他回家的方向。被人发现了,却假装说:“啊,我们在看太阳落山呢。”是啊,太阳又落山了,他还没有回来。心里的失望,一波又一波的。那些日子,我们的课,上得无精打采。他病好后回来,讲台上堆满了送他的礼物,野花自不必说,一束又一束的。还有我们舍不得吃的糖果和自制的贺卡。他也给我们带了礼物,一人一块巧克力。他说:“城里的孩子,都兴吃这个。”说这话时,他的眼睛湿湿的。我们的眼睛,也跟着湿了。他的母亲千方百计把他往城里调。他是独子,拗不过母亲。他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我们会有重逢的那一天的。”他走的时候,全班同学哭得很伤心。他也哭了。多年后,遇见他,他早已不做老师了,眼神已不复清澈。提起当年的学生,却如数家珍般的,一个一个,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一如我们清楚地记得他当年的模样。那是他和我们的纯真岁月,彼此用心相爱,所以,刻骨铭心。17.在文章前半部分中,作者深情地回忆了老师生病之前....用心教育我们的几个生活片段。请概括一下,填在下面横线上。(3分)(1)第一天上课,他用真诚友善的表情和开场白,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2)▲(3)▲(4)▲18.第八段画线句用了比喻手法,请写出其中的本体和喻体,并赏析这一比喻的妙处。(3分)我们摇头,佯装不知,昂向他的,是一张张葵花般的笑脸。▲19.第
本文标题:2015年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4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