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2015年迎新晚会策划书
第二章全球地表系统特征1、构造地貌: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就的地表形态,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构造地貌新生代岩石圈构造运动在全球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地貌。新生代岩石圈构造运动特点•新生代构造活动以断块运动为特征,地貌多呈断块山地,并伴随有岩层的变形、岩浆活动和地震。•根据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点,可将地球表面分为带状分布的构造活动带和位于构造活动带之间的相对稳定区。•构造活动带的共同特点:地形高低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形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稳定区的特点:地形起伏较缓,新生代岩层形变错位相对较小,很少有火山岩浆活动,地震活动较弱。全球三大活动构造地貌带:•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洋脊裂谷带2、构造地貌的类型按规模大小分为:1、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海洋2、大地构造地貌(巨地貌)——大陆和海洋中的大的地貌单元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高原,洋底的大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3、地质构造地貌——某一局部的小型构造地貌形态是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有的是地质构造经外力剥蚀出露的产物。2、构造地貌的类型按活动状态分为:1、动态构造地貌2、静态构造地貌全球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洋脊裂谷带.构造活动带之间的相对稳定区,洋底的深海平原区和大陆上由古老地盾构成的高原和平原区.3、构造地貌研究意义:•解释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规律;•根据构造地貌分析地质构造特征,为找矿找水服务;•根据构造地貌分析地质构造的活动性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和活动断层的活动规律,预报地震和地震危险区。第一节全球构造、陆地与海洋一、海陆分异二、海陆分异原因(重难点)一、海陆分异四大洋七大洲1、陆地•陆地为地表海岸线以上的部分,内部起伏很大,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海拔8844.43m,而最低的死海盆地为-399m,高差为9243.43m。•就世界各大陆而言,南极洲最高(2263m)其次为亚洲(950m),欧洲最低(300m)。2、大陆边缘•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米的海底,成带状围绕在大陆的周围,其地壳具有过渡性。3、洋底洋底为水深超过3000米的大洋底部,起伏比陆地大,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m)至最高的海底山脉(夏威夷岛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m),高差约15000m。在世界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北冰洋面积最小最浅。1、面积差异大。陆地占29.2%,海洋占70.8%。2、相对高差巨大,但主要由两个台阶构成。地表最高高度为8844米,最深处的深度为-11034米,最大起伏约20千米。陆地平均高度875米,0~1000米为一台阶;海洋平均深度-3800米,-3000~-6000米为一台阶。3、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海陆分异的特点:全球地貌起伏地球不同高度(深度)地面所占比例(一)海底扩张—板块运动学说(二)地壳均衡学说二、海陆分异的原因固体地球的圈层结构圈层名称亚圈层名称深度(km)性质地壳硅铝层(花岗岩层)0~70固态(2.7~2.8g/cm3)硅镁层(玄武岩层)0~65固态(3.0g/cm3)莫霍面5~70地幔最上地幔35(70)~120固态-刚性软流圈120~250流体-塑性(3.3g/cm3)上地幔下部250~670固态~刚性下地幔670~2900固态-弹性古登堡面2900地核外核2900~5150液态内核5150~6370固态岩石圈(一)海底扩张—板块运动学说板块运动机理:岩石圈板块是随地球内部物质对流运动而运动的。由于对流运动在大洋中脊轴部上涌,使两侧板块发生平移分离运动,而在对流下沉区则发生板块汇集和碰撞。大洋中脊岩石圈在软流圈上的运动导致海底扩张——板块运动,这是大陆和大洋生成、发展和消亡的主要力量。海底扩张与板块运动全球板块移动历史消亡型边界增长型边界平错型边界(二)地壳均衡学说地壳位于岩石圈的表层,因构造不同而分为陆壳和洋壳。属性陆壳洋壳物质组成Si~Al层(花岗岩层)+Si~Mg层(玄武岩)Si~Mg层(玄武岩)厚度km25~70(35)(厚)5~15(8)(薄)密度g/cm32.7~2.8(小)3g/cm3(大)年龄老(可达4Ba)新(200Ma)属性陆壳洋壳物质组成厚度km密度g/cm3年龄(二)地壳均衡学说1.均衡的概念: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密度较小的地壳在熔融状态的地幔之上就好似冰山浮在水面上一样,地壳厚的地方,突出地表愈高,插入下部地幔愈深;反之,地壳薄的地方,插入地幔愈浅,地表相对高度愈低。这种在阿基米德定律控制下,地表起伏与地壳厚度和密度相一致的现象称为地壳均衡。人们早在19世纪就认识到了地壳均衡现象,并提出模型进行解释。最著名的有两个模型:J.H.Pratt模型(1854年)G.B.Airy模型(1855年)2、经典模型:实际情况应当是普拉特与艾里观点的综合,即地壳下的均衡面是起伏的,同时不同地段的地壳物质密度也不是均匀的,要保持陆壳和洋壳的均衡,两种地壳分别用厚度和密度来取得均衡,并由此而造成高起的大陆和低陷的大洋。普拉特认为:地壳的密度是不均一的,但地壳下有一均衡面,且这个面是一个平面。为了保持均衡,均衡面以上,密度较小的地段,地势就高;而密度较大的地段地势较低。艾里认为:地壳下的均衡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有起伏的。但均衡面上的物质相同,只是均衡面的深度不同。为了平衡,地势高的地段,插入地幔的部分越深,而地势低的地方,插入地幔部分则较浅。密度均衡面厚度冰川、水和堆积均衡作用与地表升降第二节巨地貌海洋巨地貌大陆边缘巨地貌陆地巨地貌(一)大洋中脊和中央裂谷一、海洋巨地貌大洋中脊——是洋底由海底扩张形成的重要地形,是位于大洋中间、纵横世界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地球上延展最长的山脉。(全长80000km,是大洋板块新生的地方,增长型边界)大洋中脊DEM大洋中脊宽度较大,平均在1000km以上,由一系列的平行岭-谷组成。高出洋面的大洋中脊——冰岛洋脊高于大洋盆地约2-3km。地球上大部分大洋中脊在海平面以下,仅少数地区高出海平面成为岛屿,如冰岛。大洋中脊地貌剖面:中央裂谷——大洋中脊顶部为一条顺洋脊走向延伸的狭长裂谷,相对深度可达2km,为中央裂谷。(中央裂谷不是完全连续的,而是被许多横向断层、横向裂谷带错开成不连续的段落)转换断层与大洋中脊错断形成剪切型边界或平错型边界,这里既没有板块的产生,也没有板块的消亡,只是表现在板块的平移和错断。图1转换断层图2平移断层•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区别: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区别:(1)平移断层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而转换断层两侧运动方向相同;(2)平移断层错断的地层的距离随着断层的持续而不断的增大,而转换断层错断了的洋中脊之间的距离一般不会随着断层的持续而增大;(3)整个平移断层线上都有地震的发生,而转换断层线上地震一般只局限于洋中脊之间。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的两侧,向外与大陆边缘相接,大洋盆地是洋壳从洋脊向外迁移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比较宁静。大洋盆地内部由海山、海岭和深海平原组成。1、深海平原——通常被认为是很少受到干扰的大洋区域。其原始状态呈现约有300m起伏的丘陵地带(特别是太平洋),但大部分是平坦的,其水下平均深度为5000-6000m。(二)大洋盆地:深海平原、海山与海岭大洋盆地分布大洋盆地年龄2、海山、海岭海山——把洋底的山峰叫海山。•大多为死火山。形状各异。•如果它们达到海面,就上升发展为珊瑚环礁。•有些海山顶部平秃,称为平顶海山。(海蚀作用)海岭——洋底的山脉叫海岭。•不包括大洋中脊。•类型:火山海岭、断裂海岭、陆壳海岭。东经90度海岭夏威夷群岛断裂海岭南北长约3000km火山海岭全长约4000km天皇海岭塞舌尔斯克林海底高原陆壳海岭地壳厚度大,有花岗岩陆壳的洋底块状高地,海台地面起伏不大,但周围有陡坡。可能是大陆地壳分裂推移过程中残留下来的部分。夏威夷-天皇海岭与海底火山链海岭与海底火山链形成(二)二、大陆边缘巨地貌海沟-岛弧-边缘海盆地(东亚型)安第斯山型大陆边缘(海沟-海岸山脉)大陆架大陆坡、海底峡谷和深海扇边缘海岛弧火山海沟海盆海平面•当洋壳板块以45°角向大陆方向俯冲时,大洋一侧因下沉而产生海沟,大陆一侧则翘起形成火山或岛弧。•形成一个连续的地震活动带,深度可达700km,宽度50-70km,称为贝尼奥夫带。带的外侧近海沟处为浅源地震,带的内侧远离海沟的大陆深处为深源地震。(一)海沟-岛弧-边缘海盆地(东亚型)(一)海沟-岛弧-边缘海盆地(东亚型)海沟是洋壳向陆壳板块俯冲的地带,也是洋壳的消亡带•深度一般8-10km,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长度400~3700km,最长的秘鲁-智利海沟长5900km。•宽度在30-100km,呈狭长的槽状洼地。•靠陆一侧陡(大于10°),靠海一侧缓(3~8°),有浅源地震。•海沟主要分布自太平洋周围与大陆边缘相接的地方。(一)海沟-岛弧-边缘海盆地(东亚型)岛弧比较长,绵延数千公里,高度可达3000~4000米,火山活动强烈。边缘海盆地位于岛弧与大陆,或岛弧与岛弧之间,一般比较浅,很少超过1000米。(南海、东海)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海沟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群岛边缘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海沟-群岛-边缘海三位一体。(二)安第斯山型大陆边缘•很深的海沟•高耸的大陆边缘山地(安第斯山)•很窄的大陆架•边缘山地火山活动强烈——海沟-海岸山脉型地貌剖面(三)大陆架地形平坦,微向海倾斜,平均坡度0.07°,坡度较大也不超过1~2°。水深200m。宽度不一,平均70km。由于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曾出露呈陆地,其上有许多陆上地貌。(四)大陆坡、海底峡谷和深海扇1、大陆坡是连接大陆架与大洋底的大斜坡,平均坡度为4°17′,下界水深在2500m左右,这个深度是陆壳向洋壳转变的起点。大陆坡的平均宽度为20-40km。(四)大陆坡、海底峡谷和深海扇2、海底峡谷是一种深切在大陆坡上的大型谷地,主要分布在狭窄而坡陡的大陆坡岸段。如北美洲的东西海岸、非洲西岸、我国的南海海岸等。海底峡谷的下切深度由数百米至上千米,横剖面呈“V”型,谷坡坡度达40°以上。它的下端止于洋底,成为陆源物质从大陆架向洋底或海沟输送的通道。(四)大陆坡、海底峡谷和深海扇3、深海扇旧称海底三角洲,发育于大陆坡麓、被沉积物覆盖、向海缓斜的扇形地。它位于海底峡谷的前缘,主要由峡谷运来的大量沉积物在峡谷口堆积而成。深海扇的大小、厚度和形状主要与输入沉积物数量的多少有关,在大河外侧常有大型深海扇发育。平原与高原构造山系大陆裂谷三、陆地巨地貌是大陆上构造最稳定的地区,形成年代十分古老,一般为古地台或地盾。构造运动以垂直升降为主,幅度小,一般在0~0.1m/ka;断层活动以正断层为主,断距不大。平面上一般表现为多边形。下沉表现为平原,上升表现为高原。(一)平原与高原美国中部大平原南非高原在平面上多呈长条形,地形上表现为巨大的山系。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发生大规模的升降运动。断层活动以逆断层和逆掩断层为主,伴随强烈的挤压褶皱推覆。有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和喷发。全球两条巨大的构造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二)构造山系大陆碰撞带与构造山系分布构造山系的形成(1)构造山系的形成(2)蛇绿岩出露在缝合带中的一套镁铁一超镁铁岩组合是大洋岩石圈的残留,是确定古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东非裂谷代表着陆壳拉张作用正在发展为新的板块的边界构造活动带。(三)大陆裂谷东非裂谷的展布东非裂谷的展布裂谷的演化红海裂谷与初始大洋威尔逊旋回•从板块构造观点来看,洋壳盆地并非永恒存在,一般都经历开裂、扩张、收缩、闭合的发展过程。加拿大地球物理、地质学者威尔逊首先联系现代各种海洋实例,系统归纳了洋盆开合的多阶段发展模式:大
本文标题:2015年迎新晚会策划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4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