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15年高中化学第二十一讲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业水平过关测试(含解析)
1第二十一讲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业水平过关测试单选题考点一水资源1.(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污水处理方法很多,属于物理方法的是()A.中和法B.氧化还原法C.自然沉降法D.离子交换法答案:C2.海水淡化大多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B.过滤C.萃取D.电渗析法答案:A3.下列物质不用于对被污染的饮用水源消毒、消菌、除污的是()A.生石灰B.漂白粉C.胆矾D.ClO2解析:胆矾是重金属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饮用水源消毒、消菌、除污;生石灰溶于水放出热和生成强碱性的Ca(OH)2;漂白粉和ClO2在水中能表现强氧化性,都能用于消毒、消菌、除污。答案:C4.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自来水烧开水热水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说明蒸馏水不是纯净物。B.用自来水配制的硝酸银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说明自来水中含有氯化银杂质。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淡水,说明水和食盐的沸点不同D.少量水洒到烧旺的煤炉中火焰会更猛烈,说明一定条件下水能燃烧解析:食盐是高熔沸点的离子化合物,加热不会挥发,水熔沸点低,加热时挥发,可以说明水和食盐的沸点不同。答案:C5.下列有关水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明矾等混凝剂溶于水后生成的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B.可以利用熟石灰来中和酸性废水C.污水处理常用的化学方法有:中和法、沉淀法、混凝法、过滤法D.可以利用沉淀反应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2解析:污水处理常用的化学方法有:中和法、氧化法、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等方法。过滤法属于物理方法。答案:C6.下列情况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A.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C.海上油轮石油泄漏D.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答案:A7.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相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潮汐④酸雨⑤水华⑥水俣病⑦大脖子病A.①②④⑥B.③⑤⑦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⑦解析:③潮汐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⑦大脖子病是人体缺碘引起的疾病,它们都与环境污染无关。答案:C8.人们在禽流感疫区通常洒石灰进行消灭病毒,甚至是低矮树木的叶子上都洒上了石灰,效果较好。根据有关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石灰与水产生的氢氧化钙显碱性,可以使病毒蛋白失去活性B.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pH不变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不变D.给饱和石灰水溶液升高温度,c(OH-)的浓度降低解析: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CaO+H2O===Ca(OH)2↓,温度不变,Ca(OH)2溶解度不变,离子浓度不变,pH不变,水的质量减少,但溶解Ca(OH)2的质量减少。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OH-)的浓度降低。答案:C考点二环境污染与治理9.下列离子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是()A.Cl-B.Cr3+C.Hg2+D.Pb2+解析:Cr3+、Hg2+、Pb2+是重金属离子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答案:A310.下列关于水体污染及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N和P是植物营养素,海洋或湖泊中N、P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B.只要不喝被重金属污染的水就不会中毒,因此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影响不大C.用熟石灰处理钢铁厂的酸性废水,利用的是复分解反应原理D.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使Hg2+变成HgS沉淀而除去,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析:熟石灰是Ca(OH)2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11.(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磷洗涤剂造成水污染是因为磷的化合物有毒B.医用酒精消毒是利用了其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C.水泥厂、冶金厂应对工厂烟尘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福尔马林常用于浸制生物标本解析:含磷洗涤剂造成水污染,是因为磷是一种植物营养元素,会使水体富营养化。答案:A12.(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化肥和农药对农牧业的增产增收起着重要作用,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危害。下列关于化肥或农药的使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NH4)2SO4的大量使用可能造成土壤的碱化B.磷肥的大量使用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C.农药的使用可能影响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D.家蚕吞食喷洒过农药的桑叶,可能引起中毒解析:大量使用(NH4)2SO4可能造成土壤酸化。答案:A13.(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某气体在近地面空气中浓度稍大时是一种污染物,而在高空中却对人类有保护作用,该气体是()A.NOB.O3C.COD.氯氟烃解析:O3在低空因强氧化性,会对人的皮肤等产生伤害,在高空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答案:B14.(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二氧化硫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硫,常在煤中掺入一定量的生石灰或石灰石。这种煤燃烧后硫元素的最终主要存在形式是()A.SO2B.SO3C.CaSO3D.CaSO4答案:D415.(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最新卫星测量结果显示,北极冰层融化加速,“西北通道”有望在2020年通航,要比专家预测提前30年。提前通航的主要原因是()A.二氧化碳增多使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增多B.二氧化碳等气体能释放能量,使大气层的温度升高C.氟氯烃等大量排放,破坏臭氧层引起的D.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使大气温度升高,加速冰层融化解析:北极冰层融化加速,这是主要原因,而温室效应正是加速冰层融化的原因。答案:D16.(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从化学角度分析,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沸水泡加酶洗衣粉B.长期保存食用油应隔绝空气C.使用加碘(KIO3)食盐时避免高温D.禁止在装饰材料中添加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解析: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属于蛋白质,而蛋白质遇热会引起变性失去活性;长期保存食用油隔绝空气是为了防止油脂被氧化变质;加碘盐避免高温是为了防止分解;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苯等有机物对人体有毒且易挥发。答案:A17.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属于纯净物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D.它们都可由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解析:四氯乙烯小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碳碳双键,不含氢原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聚四氟乙烯是高聚物,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也不含氢原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均不是由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答案:C18.(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改编)下列做法体现了环境保护理念的有()A.大力推广使用含甲醛涂料B.研究开发可降解塑料C.燃烧废旧电线提取铜线D.将实验室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解析:A、C、D三项做法将损害环境,使用含甲醛的涂料有有害气体释放,燃烧废旧电5线会有有毒气体产生,实验室废液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均会污染环境。答案:B考点三垃圾资源利用与处理19.下列四种垃圾处理方法中,较为合理的是()A.堆积B.填埋C.分类回收D.焚烧解析:垃圾是资源,分类回收,可以以资源、能源回收为出发点进行综合利用,四种处理方法中,较为合理。答案:C20.“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A.单质B.有机物C.氧化物D.无机物解析: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都是属于有机物。答案:B21.目前利用废弃塑料的基本方法有:①加热熔融或粉碎后,直接用做生产新产品的材料②解聚成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又可循环再用③催化裂解可以制得柴油、煤油、汽油及可燃气体。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有()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只有③答案:B22.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A.将废弃物焚烧B.将废弃物应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C.将废弃物倾倒在海洋中D.将废弃物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于土壤中解析:将废弃物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案:B23.(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节约经济性”原则的是()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分解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成反应⑥加聚反应A.①②⑤B.②⑤⑥6C.只有⑥D.只有⑤解析: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都只生成一种产物,能实现原子利用率为100%。答案:B24.(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答案:B25.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害。有同学想变废为宝,他的以下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B.碳棒取下洗净用作电极C.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D.电池内填有氯化铵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糊状物作化肥用解析:废电池中的糊状物有Hg、Pb、Mn、Ni等重金属元素,不可用于作化肥用。答案:D
本文标题:2015年高中化学第二十一讲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业水平过关测试(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5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