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5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教案(表格式)
第1课时:数的认识(1)教学内容:P68-69内容,“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1-10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小数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有关数的意义,体会整数与小数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2.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提高多位数的读写能力。3.进一步掌握数的改写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比较。教学重点:加深对整数、小数的理解。教学难点:明确有关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练习题课件课时安排:20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数的意义和应用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什么数?根据回答板书:整数、小数、自然数、分数、百分数、正数、负数……2.我们学过的这些数,如果分成两大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小组讨论,分类,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分类,并说明为什么。师明确、板书。二、整理数的知识结构1.两大类数的关系。(1)我们学了这么多数,各自的含义大家也了解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将理清一些数的关系,首先是这两大类的关系:提问:①整数里面有正数吗?所有正数都是整数吗?正数和整数的关系是怎样的?②负数里面有什么数?整数里有什么数吗?负数与整数的关系怎样呢?③0是个什么数?学生讨论、汇报,使其意识到在正数、负数中分别有整数、分数、小数等,而在整数中也有正整数、负整数。(2)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大类的数的关系呢?2.用数轴表示数。(1)尽管数的分类不同,但是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管哪一类的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你能在数轴上指出各类数吗?(2)提问:①整数是哪些?它的范围有多大?或者说最大的整数是多少?②负数的范围在哪?正数呢?③自然数呢?最小的自然数是什么?最大的呢?④小数和分数呢?(3)完成P68第1题。学生自主填写,完成后集体订正。三、在联系中整理数的知识1.整数与自然数。(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①自然数都是整数。②整数就是自然数。③负数都比0小。④负数都是整数。(2)关于整数你们还知道什么相关的知识?(3)完成P69“练习与实践”第6题。指名板演,其余写在练习本上。(4)完成P70“练习与实践”第8题第(1)(2)(3)题。2.正数与负数的关系。谁来说说,关于正数与负数,我们学过一些什么内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3.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1)你能说出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举例说一说。(2)完成P69“练习与实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讨论订正。(3)完成P70“练习与实践”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在交流中明确:把用“万”作单位的数改写为用“1”作单位的数,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并去掉“万”字;把一个数取近似值时,保留到哪一位,要看这一位后面数位上的数字,满五进一,不满五舍去。01-4-3-2-12344.因数与倍数、素数与合数以及2、3、5倍数的特征。(1)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后在小组里讨论。①什么叫做因数、倍数、素数、合数?它们都与什么有关?这些概念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②2、3、5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什么?③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偶数?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求8、10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比较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完成P70“练习与实践”第11-13题。四、巩固练习完成P68“练习与实践”第2、3、4、7、14题。五、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第2课时:数的认识(2)教学内容:P71-73页内容,“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与认识。2.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3.进一步明确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加深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明确有关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以及百分数之间的相互改写。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0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分数、百分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提问: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明确:因为小数就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是特殊的分数,两者可以互化。(2)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结合实例说一说。分组讨论,指名说,师作适当引导补充。(3)小数和百分数呢?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怎么互相转换?强调: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分数改写成百分数时,先改写成小数,再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去掉“%”,再把百分号前的数缩小100倍;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简。(4)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说,再明确: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5)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用它来说明小数的基本性质吗?小组讨论,指名学生回答。二、巩固练习1.P71第1、2题。第1题,直接指名交流,集体订正。第2题,在交流答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完成P72“练习与实践”第4、5、7、8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交流答案并说说其方法。集体订正。3.完成P71第3题。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百分数进行填空。三、课堂作业“练习与实践”第6、9、10题。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教学反思第3课时:常见的量教学内容:P73内容,“整理与反思”及“练习与实践”第1-6题。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质量、人民币、时间等单位。2.熟悉常用的质量、人民币、时间等单位的进率,能正确地改写。3.能正确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并能正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熟悉常用的质量、人民币、时间等单位的进率,能正确改写。教学难点:能正确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并能正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0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质量单位1.提问:我们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根据回答板书:吨、千克、克。2.这些质量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二、复习人民币单位1.提问:常用的人民币单位有哪些?根据回答板书:元、角、分。2.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板书: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三、复习时间单位1.提问: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板书:年、月、日、小时、分、秒。2.复习闰年、平年、季度、大月、小月。师:一个有四个季度: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一般情况下,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否则是平年。如果年份是整百或整千时,它必须是400的倍数时才是闰年。闰年二月份有29天,平年二月份只有28天。指导学生用拳头说出一年中的大小月。3.你能说一说“日、小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吗?根据回答板书:1日=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四、巩固应用1.完成P73“练习与实践”第1-6题。五、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还有什么问题?教学反思第4课时:数的运算(1)教学内容:P74-75内容,“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法则及整数计算方法与小数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进行验算。3.在计算过程中熟练地进行估算。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与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熟练地进行估算。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法则及整数计算方法与小数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0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计算导入1.计算。45+21=5+102=3.15+2.2=41.62-32.16=134-12=2.5+45=41+53=65-71=学生自主计算,完成后交流答案。2.师: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关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板书)二、整理与反思1.加、减法。(1)你能详细地分别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方法吗?(2)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你能说说这之间的联系吗?你能用一句话小结出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规律吗?概括得出:计算加减法时都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2.乘、除法。(1)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呢?你能分别说说各自的算法吗?小组交流,讨论。(2)完成P74“练习与实践”第2题。问:整数和小数乘法和除法法则分别是怎样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乘法了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3)分数乘法有几种情况?可以通过刚才计算的例子及自己举例说说它们的计算法则。(4)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为什么适用于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三、复习拓展1.复习四则运算中的特殊规定。(1)在四则运算中关于0和1的运算,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谁能说一说是怎样规定的?请学生说一说。(2)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2.复习四则运算的验算方法。分别说一说对四则运算应该怎样验算?四、巩固应用1.“练习与实践”第1-5题。第4题请学生说说分别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体会相关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第5题请学生说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每一题分别是运用什么数量关系求出的。2.完成P75“练习与实践”第9题。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得出什么信息。学生自主计算,集体订正。3.完成P75“练习与实践”第10题。(1)小组讨论,怎么比较他们的成绩更合理?讨论后请学生说说,引导学生明确单比较助跑摸高的厘米数是不合理的,合理的应该是先分别算出每人助跑摸高的厘米数相当于其身高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比较得到的数字。(2)学生自主计算,集体订正。五、作业“练习与实践”第6、7、8题。六、总结提升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5课时:数的运算(2)教学内容:P76-77内容,“整理与反思”以及“练习与实践”。教学目标:1.在解题过程中依据具体算式灵活地选择计算方式,体会不同计算方法的价值。2.根据题意正确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和组合信息。3.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理解相关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与分数有关的计算。教学重点: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和组合信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0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铺垫1.在四则运算法则中,整数、小数、分数的法则都一样吗?有什么相同的又有什么不同的呢?可以分别就加减法和乘除法说说。小组交流讨论回忆,请学生说说。2.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简单的四则运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复习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一些运算定律的运用。二、知识整理1.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指名交流第题的运算顺序和答案。(2)我们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①第一级运算是什么?第二级运算是什么?②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③在一个算式如果含有第一级和第二级两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④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同桌相互说一说最后一个式子的运算顺序。2.复习运算定律。(1)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吗?(2)这些运算定律对小数和分数的运算适用吗?(3)练习:下面的式子有没有错误?把有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①45×(23+75)=45×23+75②(700+1)×68=700×68+68③(8.4+2.5)×4=8.4×4×2.5×4④63×8+37×8=(63+37)×(8+8)3.复习简便运算。(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完成后问:这些题目你分别是怎么算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要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运算性质。说说你知道的运算性质。
本文标题:2015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教案(表格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6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