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发展汽车 政府究竟管些什么
发展汽车政府究竟管些什么2002-01-10许多人认为,动物园是保护动物的好地方,但科学家认为:动物园里的动物不需要血腥的厮杀就可以得到食物,越养越退化,缺乏生存能力,最终还是要被淘汰。保护动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回归自然。批判不绝有人把中国汽车业比拟为中国男子足球队,受到的关注和支持最多,得到的唾骂和指责也最多。尤其是2001年,入世之际,行业内外,大江南北,斥责声一片,不绝于耳。各方人士挑出中国汽车工业管理体制和思路上的弊病和软肋,逐一攻击。舆论界说,汽车工业是中国政府支持最多,保护最多,也是最失败的产业,是45岁的幼稚产业;专家学者责问,专家学者嘀咕:中国汽车业奋斗了二十年,各种优惠扶持政策频出不穷,从六五计划到九五计划,国家投资了2261.4亿人民币,但为什么与世界汽车产业的差距越拉越大?离“支柱产业”的目标越来越远?汽车产业二十年前存在的缺陷,今天依然如故;二十年前关于发展道路的争论,今天不仅依旧,而且分歧更大。为什么许多政策和措施效果不佳,有的完全失效?就连一些企业,不管是从当前政策中得到很多实惠的大集团,还是造微车的小企业,都异口同声地说:中国汽车工业管理落后,各级政府管理错位、缺位、越位,限制竞争,垄断成性,改革迫在眉睫。这一年,围绕着汽车产业政策,几乎没有人说过好话,似乎管理体制成为中国汽车发展的最大障碍,就连刚刚出台的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三大”集团的想法,都遭到不少学者的非议,认为是不公平竞争的体现。最后,有关部门不得不站出来说,汽车产业政策虽然需要修改,但它的贡献不容抹杀。微妙变化种种批判,使管理者招架不住,2001年的管理政策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吉利、南亚等轿车在年底上了公告。年初,有关部门改革整车审批制度,公告制暂时代替了目录制。依照公告制,华晨、吉利、英格尔新产品不准在市场销售。此信息一出,遭到业界内外一致批评。汽车狂人———吉利老总李书福反应最为激烈,他感慨万千地请求国家“给他一次失败的机会”。仅仅过了几个月,有关部门给了准轿车企业一线生机。其次,合资项目又有增加。个世纪末,上海通用成立后,国家基本上关闭了轿车合资的大门,但今年,宝马和菲亚特又成功地拿到了合资生产轿车的项目,再加上正在谈判的东风和日产、福建和台湾裕隆、日本三菱的合作项目,政策变化不可谓不大。再者,逐步还权于企业。以往,管理者审批项目不仅涉及到资本属性,而且涉及到具体车型,这两条限制使企业失去了基本的活力。好在有关方面今年明确提出,逐步建立起各种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汽车领域,并开出了取消《目录》管理、实行型式认证制度的时间表,对于企业“生男生女”的实质性问题也松动在即。对这些变化,消费者和专家学者认为远远不够,因为:鼓励汽车业发展和抑制汽车消费政策的矛盾并未妥善解决。呼喊了几年的汽车消费政策,2001年并未出台,而燃油税的实施也是一拖再拖。汽车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管理者就必须抑制或排除其它方面的利益欲望去支持它。他山之石政府该不该管理汽车工业?究竟如何管理汽车企业?看看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的做法会得到一些启示。美国政府对汽车工业的管理有2个手段,一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立法,投入巨资,修建全国性的高速公路网。美国的汽车税收大大低于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购置阶段更低,主要征收燃油税,这些对汽车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个手段是法律,核心是保护汽车使用者的利益。美国第一个提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观念,第一个制定了全世界最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法规,建立了缺陷车召回和质量事故损失赔偿制度,还有独特的“柠檬法”。美国人从不愿提高进口车关税。他们认为,关税最终是由消费者负担,而不是进口商负担;高关税壁垒造成了高价格市场,使进口商品和本地产品价格都偏高。而且,由于国内产品受到价格保护,一些技术水平落后、质量低劣的产品也有市场。日本政府管汽车工业,也主要是为汽车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汽车使用条件。日本政府从不限制汽车购买和使用。在日本,除个别市中心区、个别路段因为交通拥挤而对车辆行驶有所限制之外,从不采取措施控制汽车总量,而主要是采取整修道路、改善交通管理、提高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等。日本坚持鼓励发展中小排量的汽车,特别是对微型汽车给予多种优惠政策。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减少污染。制定合理的汽车税费政策。多数税种是目的税,即专门用于道路建设,车越多,路越好。如何管理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需要对汽车工业进行管理,但管理并不是干预企业、代替企业决策,而是提供稳定、良好的经济秩序、公共产品。但是,有人认为,中国国情不同于美国和日本,中国是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汽车工业,面临三个悖论,一是:作为后起的汽车工业国家,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引进资金和技术,但是那些提供资金和技术的跨国公司,希望中国本土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吗?二是:为了发展,政府就必须保护本国企业,避免遭受外来冲击带来的灭顶之灾,但保护却使企业丧失在市场经济锻炼的机会,丧失竞争力,难以大发展;三是: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中国汽车企业在市场化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必须强化政府权威,比如由政府出面,重点扶持三大汽车集团;但所有企业和消费者又都要求转换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对这两个悖论,有专家说出这样的比喻:许多人认为,动物园是保护动物的好地方,但科学家的看法恰恰相反:动物园里的动物都过得很舒服,不需要血腥的厮杀就可以得到食物,但这些动物越养越退化,缺乏猎食生存能力,最终还是要被淘汰。保护动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回归自然,在自然中保护,使其“物竞天择”。世界上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历史经验告诉中国:政府的保护要么是短暂的,要么是有限的,他们都鼓励正当的竞争,以保护经济的活力。有人说,WTO对中国冲击最大的,不是企业,而是管理部门。对汽车管理者来说,如何解决管理的“到位、缺位、越位”,将是这几年不可逃避的焦点问题。作者:俞清木来源:经济日报
本文标题:发展汽车 政府究竟管些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