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30448会计信息系统
30448会计信息系统1、系统根据其自动化程度分为:人工系统、自动系统、基于计算机的系统。1、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独立性、关联性、整体性、目标性、层次性2、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的收集和输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输出。3、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机械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4、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要素组成: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会计规范。5、会计数据处理方式:成批处理、实时处理。6、数据收集方式:自动收集、人工与计算机自动收集。6、数据处理的环节:数据输入、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输出7、会计信息系统输出方式:显示输出、打印输出、软盘输出。8、工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账务处理、工资、固定资产、销售与应收账款、成本、报表、财务分析、领导查询等子系统。9、商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账务处理、工资、固定资产、进销存、报表、财务分析与领导查询等子系统。10、原始凭证收集、审核、确认后通过键盘、屏幕将数据直接输入计算机存入凭证文件。11、知识是对同类信息的积累,是为有助于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抽象化和一般化的信息。12、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英文缩写。13、总账子系统以凭证为原始数据。14、会计流程对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起到了桥梁的作用。16、会计数据处理:会计数据收集、存储、处理、会计信息报告。17、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18、系统分析阶段任务是回答:系统是做什么的问题;设计阶段回答的是:系统怎么做的问题。19、系统分析阶段主要文档:系统分析报告书—系统设计的依据。20、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详细设计。21、较为流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22、结构化开发方法中最关键阶段是:系统分析。23、常用的子系统划分原则:按低耦合度、高内聚度划分。24、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25、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分析的最终结果,系统设计的基础。26、面向对象法步骤:定义问题、抽象识别对象、详细设计问题、程序实现。27、数据流箭头指向存储表示存入数据,箭头来自存储符表示读出数据。28、通常用管理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表来描述业务状况。29、系统设计阶段是指:在系统分析并明确了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即设计出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物理模型。30、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文档资料:系统分析报告书、系统可行性报告书、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系统检测报告。31、系统设计阶段包括:总体结构设计、代码与数据文件设计、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处理流程设计。32、面向对象法是一种:分析方法、设计方法、思维方法、程序设计方法。33、面向对象法具有:封装性、抽象性、继承性、动态链接性。34、可行性分析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管理可行性。35、数据流程图组成元素:数据存储、数据流、数据处理、外部实体。36、系统分解: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37、数据字典组成:数据存储、数据流、数据处理、数据结构、数据元素、外部实体。38、代码设计原则:统一性、稳定性、简单性。39、输出设计原则:简单性原则、少转换原则。40、安全保密措施:设立密码权限控制、设立操作日志、数据备份与恢复、运行状态记录与检查。41、一级会计科目代码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科目代码由财会人员自行设计。42、不同类型凭证每月分别从1#开始连续编号,不能重号、漏号。43、查询模块功能根据:输入的指定条件或组合条件,迅速从凭证文件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记录。44、系统服务模块功能: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系统维护、修改口令、获取外部数据。45、修改口令功能:输入旧口令和姓名,到人员权限文件中查找,如果找到则允许输入新口令。46、每张凭证必须自动进行借贷平衡检查,平衡的结果为“正确”或“真”。47、自动转账模块包括:定义自动转账分录、生成转账凭证、获取外部数据。48、凭证一经审核不能修改删除,只有审核人员取消审核后才能修改。48、记账凭证的录入控制:凭证号控制;金额控制;借贷平衡控制;科目编码合法性控制49、设计凭证录入模块时,要使凭证的编号遵守从小到大连续编号规则。50、设计账务处理系统中的记账程序时,应将审核的凭证记账。50、新建账套的信息包括:账套号、账套名称、账套路经、启用日期51、汇总文件主要用来存放明细科目的年初数、累计发生额、期末余额等汇总数据的文件。52、全额核销模块功能:计算机自动找出客户编码完全相同,并且借贷方发生额合计相等的若干条记录,并做“勾销”标志。53、账务处理子系统至少几个模块:初始化模块、凭证处理模块、记账结账模块、账表输出模块。54、凭证审核模块应提供的方法:静态屏幕审核、二次输入校验。55、初始余额装入方法:①直接装入开始使用月份的月初余额、②装入本年年初额和1月至使用计算机前各月的发生额。56、获取银行对账单模块包括的功能:录入银行对账单、从软盘获取对账单、从网络获取对账单。57、工资子系统的核心文件:工资计算文件。58、工资分配数据的产生:工资计算文件。59、向银行提取现金发放工资的依据:工资汇总模块。60、人事部门所需要的职工自然工资档案只与工资不变数据有关。61、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来源中,人员调动的数据来自:人事部门。62、成本子系统中,用于存放费用分配数据的是:直接费用文件、间接费用文件。63、固定资产增加文件的结构与固定资产卡片文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差别是增加一个“增加类别”字段。64、财务负责工资的核算:工资计算、工资汇总、工资分配、工资发放。65、工资子系统基本不变数据:职工代码、部门代码、姓名、基本工资。66、工资子系统中人事变动模块内容:人员变动、基本工资变动、固定津贴统一调整。67、工资子系统相对于其他子系统的特点:数据量大、涉及面广、计算复杂、重复性强、准确性高。68、根据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自动编制机制凭证,并可自动将其传递到:总账子系统、成本子系统。69、设置子系统代码时,需要考虑代码的:唯一性、系统性、扩展性、简易性。70、固定资产子系统输入模块包括:固定资产增加模块、减少模块、调动模块。71、在输出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时,访问的文件有:固定资产增加文件、减少文件、调动文件、卡片文件。72、成本子系统中,通过获取数据功能模块的数据有:输入的基本数据、从其他子系统获取的数据。73、成本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强于:工资子系统、销售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74、成本计算模块功能:费用归集与分配、计算产品成本。75、经总账子系统处理而生成的事:账簿文件。编辑个别会计报表的依据是:账簿文件。76、会计报表子系统中,按照主要会计报表的生成顺序,首先生成的是:利润表。77、报表中描述报表整体性质的部分是:表头。报表的格式包括:标题;表头;表体;表尾78、“定义指标数据来源”功能:根据分析指标的逻辑关系和运算规则确定各指标的计算公式。79、会计报表生成顺序是:利润表及附表、资产负债表及附表、现金流量表。80、对会计报表的数据进行修改要视情况而定,属于报表编制方法问题的,通过重新定义报表的数据来源进行修改;不属于报表编制方法问题的,通过记账凭证进行调整。81、会计报表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报表相比的特点:输入数据量少、不设置报表数据直接修改功能、输出信息的规定性强、通用性更强适用面更广、图表并用进行报表分析。82、按照制作方法不同,报表软件分为:固定报表软件、通用报表软件、电子表软件。83、报表格式的修改有:表头的修改、表体的修改、表尾的修改、报表整体格式的修改。84、会计报表数据来源:会计报表子系统本身、总账子系统、外部数据输入。85、会计报表输出内容:报表结构、编制完整的报表、能被其他系统接收的数据、报表指定区域。86、报表子系统输出方式:屏幕输出、打印输出、磁盘输出、网络传输。87、IT平台:根据会计核算和管理需求,合理配置硬件、软件、信息资源而形成的平台。88、IT平台的构建方案归纳为:实时集中、定期集中、混合集中。89、定期集中模式又分为:账集中、表集中。90、账集中IT平台:所有财务数据定期全部集中到集团。91、表集中IT平台:定期将上级所需的报表数据通过电子形式上报。92、会计信息系统的人员主要包括:开发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管理人员92、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浏览器软件92、信息系统实施三阶段;项目准备、项目管理、项目验收。93、信息系统实施的需求分析包括:宏观需求分析、微观需求分析。94、信息系统实施中的控制机制:进度控制机制、质量控制机制、文档管理机制、问题跟踪机制、风险控制机制、报告机制。95、会计软件选择策略:外购会计软件、自行开发会计软件。96、自行开发会计软件:企业自己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队伍,完成从需求分析→程序设计等工作,最终交付使用。97、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建立的管理制度包括:操作管理制度;硬、软件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本文标题:30448会计信息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7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