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青岛中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青岛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22道选择题,共28分;第Ⅱ卷9道非选择题,共52分。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Zn-65,Ag-108,Ba-137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6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海水晒盐C.玻璃破碎D.蜡烛燃烧解答:解:A、水结成冰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2.(1分)(2015•青岛)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空气C.海水D.石油解答: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3.(1分)(2015•青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氢气C.天然气D.汽油解答:解:A、煤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烟尘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故错误;B、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正确;C、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D、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故选B.4.(1分)(2015•青岛)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5.(1分)(2015•青岛)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硝酸钾C.纯碱D.花生油解答: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6.(1分)(2015•青岛)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熄灭酒精灯火焰B氧气验满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蒸发食盐水解:A、应该用灯帽熄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氧气的验满应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应伸入瓶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7.(1分)(2015•青岛)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吸附C.过滤D.沉降解答:解:A、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纯净的水;B、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C、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D、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综上所述,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蒸馏;故选:A.8.(1分)(2015•青岛)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沸点B.颜色、状态C.密度、硬度D.可燃性、还原性解答:解:A、熔点、沸点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B、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C、密度、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D、可燃性、还原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故选D.9.(1分)(2015•青岛)常用化肥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反应:NH4HCO3NH3↑+CO2↑+H2O,该反应属于()A.置换反应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解答:解:化肥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反应:NH4HCO3NH3↑+CO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1种,生成物是3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C.10.(1分)(2015•青岛)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属于()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解答:解: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11.(1分)(2015•青岛)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解答:解: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故选C.12.(1分)(2015•青岛)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A.①②B.②③C.③D.①③解答:解:①碳循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需要原子重新组合,②氧循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需要原子重新组合,③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本身不变,故不需要原子的重新组合,故选C.13.(1分)(2015•青岛)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A.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B.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C.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D.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元素解答:解:A、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B、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故B正确;C、元素符号或原子团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故Mg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故C正确;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故D错误;故选D14.(1分)(2015•青岛)下列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B.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C.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人每天都应当通过服用保健品补充各种营养素D.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解答:解:A、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的有害物质.故错误;B、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便很难再分离,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的能力,造成中毒,故正确.C、大部分的营养元素需要从外界摄入,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补充各种营养,但不是每天都服用保健品;故错误;D、馒头需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转化成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是错误的.故选B.15.(1分)(2015•青岛)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B.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解答:解:A、由镁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为3,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是12,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核内质子数不变,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6,表示原子序数为1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6.(1分)(2015•青岛)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C.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因此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30g+100g=130g,不是150g,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二、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17.(2分)(2015•青岛)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存在错误的是()A.化学与健康①食用鲜黄瓜﹣可大量补钙②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B.化学与生活①减轻车内异味﹣开窗通风②防止食品受潮﹣用氧化钙做干燥剂C.化学与安全①重金属盐中毒﹣喝鲜牛奶解毒②煤气泄漏﹣关闭阀门,严禁烟火D.化学与环境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解答:解:A、新鲜黄瓜富含大量维生素,所以不能补钙;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故A错误;B、减轻车内异味,开窗通风,减少车内有害物;氧化钙常用做食品干燥剂,故B正确;C、重金属中毒的原理是破坏人体内的蛋白质,而鲜牛奶、豆浆含有蛋白质,所以可喝鲜牛奶、豆浆等解毒;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故C正确;D、乙醇汽油是较清洁的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污染;故D正确.故选:A.18.(2分)(2015•青岛)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中和反应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有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解答:解:A.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中和反应,推理正确,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故正确;B.根据合金的概念,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故正确;C.有些含碳化合物在组成和性质上与无机物相似,化学上常把这些物质看作是无机物,如CaCO3CO2等;故不正确;D.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故不正确.故选AB.19.(2分)(2015•青岛)下列图象一定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D向两个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镁和氧化镁固体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解答:解:
本文标题:2015青岛中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7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