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本阶段文学的整体特征:中国现代文学全面走向成熟,从整体走向世界的十年。文学主流的政治化;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地位的确立;文学的多元化并存。总体而论是:30年代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文学时代。20年代主要是新旧文学对文学读者和市场的争夺,文言与白话的矛盾和对立;30年代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乡村与都市成为主要的矛盾以及论争的焦点。一、本阶段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一)国民党推行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力图建立“三民主义文艺”为维持思想政治的统治,国民党企图建立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1929年,国民党在全国宣传会议上提出了“三民主义文艺”的口号,(鼓吹“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文艺要统一于国民党的“中心意识”,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封建观念,鼓吹文艺专制,参与人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傅彦长等)创办刊物,笼络文化人,公开宣称要打到“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要铲除“多型的文艺意识”,以民族主义作为文学的中心意识,提出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企图形成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早在20年代文学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等就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1925年郭沫若和后期创造社再次倡导革命文学。1927年底到1928年底文艺界对“革命文学”进行了论争,传播介绍马克思文艺理论,又一次提出了建立“革命文学”的口号,明确提出了创造无产阶级文学的历史任务。要求创造“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号召到“革命的漩涡中去”,?“我们的文学家,一个同时是一个革命家”。在革命形势急变,马克思文艺理论进一步在中国传播,以及在日本左翼文学和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下,为了与国民党党制文化专制主义针锋相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会上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坚持艺术的“反对封建阶级的,反对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促进”新兴阶级的解放“。鲁迅在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总结了革命文学在倡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要求在共同目标下扩大文艺联合战线,培养文学青年,坚持文学斗争,”造就出大群的战士“,强调了作家与人民大众的联系,强调作家的思想改造。左联成立后,先后出版了《拓荒者》、《萌芽月刊》、《十字街头》(鲁迅主编)、《北斗》、《文学月报》、《文学导报》等革命文艺刊物,左联成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一个支部,与国际上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保持紧密的联系。左联还成立了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和作品做了系统的介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是自觉地把文学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结合起来的新文学运动,也是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的思想运动。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革命文学的倡导,不仅在文学界树立了鲜明的旗帜,而且在整个思想文化界的斗争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左联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标志着党对文艺事业的直接领导,明确了文艺同革命的密切关系。左联的纲领强调了文艺在革命事业中要”作解放斗争的武器“,文艺作家”要负起解放斗争的使命“。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作家团体。纲领:1、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出发,团结进步力量,攻击反动力量。2、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特别是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3、从事无产阶级文艺的生产。4、吸收外国新文学的经验。局限:政治上机械唯物主义和教条主义,左倾政治运动;组织上的关门主义;文学理论上照搬苏联的革命文学理论,将文学政治化,忽视了文学的本体性;艺术上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左联的成就:1、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和文化围剿,发展和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形成文化革命的统一阵线。2、推动了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翻译和传播,加强了无产阶级文艺的理论建设,第一次大规模探讨了有关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3、加强了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联系,尤其是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郭沫若、丁玲、沈从文等的文学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走向世界。4、开展了文艺大众化的讨论。设立了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展开了文艺大众化的讨论。5、展开了现实主义理论的讨论,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6、左联文学创作上的丰收,巩固了革命文学的地位,赢得了读者。鲁迅的杂文、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萧军、萧红等的创作,和冯雪峰、胡风、周扬的理论建设。(三)人文主义文艺思潮:自由主义作家和民主主义作家的文艺观1、代表人物:梁实秋、沈从文、朱光潜等2、主张: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认同艺术”超脱现实的原则“,认为”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朱光潜)。并且认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他们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想,但与当时左翼革命文学所理解的中国现实政治需求有一代距离。人文主义文艺思潮倡导者多为对西方文艺有较全面的系统理解,同时又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功底,他们的学识可以担当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桥梁。但在中国特定的时代,他们的文艺观念被误解,而没有受到重视,但对后来的文学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梁实秋的文艺观:他根据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为学术背景,对五四新文学进行反思与评价,提出了以人性为核心的道德评价的文学评价标准,以古典的节制为美学追求。他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趋于浪漫主义,五四新文学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浪漫的混乱。他在艺术上批判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在思想上否定个性主义,在整体上否定五四新文学运动。梁实秋以人性作为文学的核心与唯一标准,认为人性是超阶级的,并且认为理性是人性的核心。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节欲的人性论。在文学创造表现上,一是注意感情的节制,二是注重题材的选择。力图建立有节制的、健康、匀调的具有古典主义美学特征的文学。梁实秋强调人性的普遍性,否认文学的阶级性,提倡天才论,遭到左联文艺家的批判。朱光潜(1897-1986)的文艺观:他通晓欧洲文学和心理学,是人文主义文艺思想的倡导者。主张文学的独立自足性,主张文学艺术的”自由生发,自由讨论“。强调文学的表现人生和悦情作用。宗白华主张”诗意人生“。(荷尔德林的诗意的栖息)二、文艺论争(一)左翼作家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论争1930年6月,国民党纠集由政客、军官、特务、流氓和反动文人组成的法西斯文学团体,掀起了反革命文化围剿,鼓吹”文艺的最高使命,是发挥它所属的民族精神和意识“,”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他们妄图用”民族意识“、”民族主义“来抹杀和代替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用”民族主义文艺来抵制和取代无产阶级文艺。企图借助“民族主义”的招牌与刚刚成立的左联争夺文艺阵地的领导权。实质上是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和文化专政对无产阶级的文化围剿,以争夺文艺阵地和领导权,进而消灭中共领导的革命。他们还发表文章称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称赞“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的骄子,是政治上的一种新倾向”,散布反苏媚日言论,攻击普罗文化是亡国文化,他们妄图以“民族主义”的旗号达到国民党专制文化一统天下的目的,出版过《前锋月刊》,创作了《陇海线上》、《黄人之血》等反动政治宣传品。瞿秋白、鲁迅、茅盾等人对之进行了批判和斗争,斥责民族主义文艺“是鼓吹杀人放火的文学”,揭露了他们的“麻痹欺骗”手段和法西斯面目,民族主义文学实际上是为国民党反动统治效力的“宠犬文学”,“屠夫文学”,“杀人放火的文学”,该运动是国民党变相的文化围剿,是国民党指令走卒破坏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把戏。经过左翼文学阵营的层层剖析和揭露,在全国人民抗日反蒋高潮的大背景下,“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不久便宣告破产。(二)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人的批判在1928年,为了倡导革命文学,一批参加过革命活动的作家和一批从日本归国的激进青年,他们以后期创造社、太阳社为营垒,引发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他们把主要矛头对准了鲁迅,同时还清算了茅盾、郁达夫、叶圣陶等,对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及其以后有一代影响和成就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批判。他们以当时的革命文学理论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以此来构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论。他们批判鲁迅的创作大都没有现代意识,只能代表清末义和团时代的思想,“阿Q的时代早以死去”,甚至说鲁迅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人物”。鲁迅发表了《“醉眼”中的朦胧》、《革命时代的文学》,茅盾发表了《从牯岭到东京》等文章,对革命派进行了批评。批判了革命文学中的概念化、公式化倾向,对文学本质的不重视,走上了文学标语口号化的道路。1929年冬,在中共的指示下,创造社和太阳社停止了对鲁迅等人的攻击,进而与鲁迅等联合,开始了成立左联的筹备工作。1930年左联成立,宣告革命文学的论争结束。革命文学的论争,为新文学题材、主题、人物等方面开拓了新的领域;对五四文学进行了重新的反思;对革命文学的机械论和概念化倾向进行了补正;加强了对文学社会作用和文学本体的认识;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革命文学的理论建设。但在特定的政治形势下,论争没有深入和总结,文学深层次的问题被阶级意识和政治立场所取代。(三)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论争以现代评论派主要成员形成的新月派,以徐志摩为代表,在思想言论上提出了“不妨碍健康的原则”和“不折辱尊严的原则”,视无产阶级文艺为邪恶的瘟疫,向无产阶级文艺宣战。其核心问题是“人性论”。新月派主要以梁实秋为代表提出了“以永恒的人性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的文学”,以资产阶级的“人性的普遍存在论”反对无产阶级的阶级人性论。认为文学应该表现最基本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文学是天才的创造,认为“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的创造”,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左翼作家鲁迅、冯乃超等对新月派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等文章中,系统的驳斥了梁实秋的“人性论”和“天才论”,辩证的指出文学带有阶级性但并非只有阶级性。论争巩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地位,扩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四)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和论语派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1934年主持出版小品文半月刊《人世间》,1935年创办《宇宙风》,以此为阵地,宣扬自我表现的“性灵文学”。他的观点主要代表了自由主义的文艺观,要求作家表现封闭的自我审视的灵魂,排斥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关注和探索,提出把闲适和趣味作为文学的追求;强调人的自然本性的流露,要求文艺摆脱社会的约束,回到自然,作个人生命的本能的、非意识的表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对艺术家社会责任的推卸,自然会受到批判;鲁迅等人针对当时的时代,提出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作家应该创作出呼叫的、抗争的文学。(五)左翼作家与京派作家的论争京派是30年代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主要阵地形成的北方作家群。朱光潜、沈从文是其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将“和平静穆”作为美学追求的极至和最高境界,泯化一切现实,以达到内心“无矛盾,无冲突”的美学观。他们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鲁迅等提倡战斗的力的美,与之论争。(六)关于“大众语文”的论争1934年5月,汪懋祖、许梦因发动“文言复兴运动”,进步作家陈望道、赵元任、茅盾等集会,掀起反对文言文、保卫白话文的运动,展开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批评了欧化和半文半白的倾向,探讨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对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具有较深远的影响。(七)对胡秋原的“文艺自由论”和苏汶的“第三种人”的批驳胡秋原在《阿狗文艺论》等文中自称是“自由人”,以中立的姿态,既批评国民
本文标题: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7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