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31-中外民俗课程标准
《中外民俗》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外民俗2.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3.课程编码:0810314.学时:共60学时5.适应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二)课程性质《中外民俗》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将使学生初步掌握民俗的基本知识和内容,同时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作铺垫。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具备一定民俗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本门课程完整、系统地介绍并阐述了中国民族宗教世俗信仰、民族服饰、饮食特点、社交礼仪和传统节日。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现象,提高学生的旅游品位,培养学生的文化情趣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认识能力和开发、挖掘能力。本课程为学生从事民俗导游、旅游管理打下深厚的知识与理论基础。(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职业能力分析,中外民俗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须的职业能力,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酒店工作时,根据宾客的习惯、信仰、宗教等特殊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中外民俗课程。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①课程目标能力化: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教育,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预期成果。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技能、知识及态度。②课程结构过程化、项目化:按照“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的思想,在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工作任务的过程设计课程内容体系;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参照点,将课程内容组成7个模块,根据每个项目工作任务中技能与知识关系,构建项目内容体系。③课程内容综合化: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群)工作任务的具体工作内容为载体,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物的东西,实践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支持下的职业实践活动;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脱离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实际过程,实现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同步,学习与工作的同步;同时理论知识根据行业发展适当延伸,如增强高职学生运筹帷幄能力。④教学行动导向化:重视行动导向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⑤课程实施一体化:实施主体融学校、企业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相统一,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场所融教室与企业实习场所为一体。⑥课程评价开放化: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等三方面。评价标准:要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评价主体:不仅有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更要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本课程依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服务面向及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求而设置的。课程体现“实用为主”,以酒店为环境,以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4.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1)理论教学:教学方法以学生行动的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全面参与信息收集、计划制定、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结果等教学全过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主要方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汇报法等。(2)课程实训:根据课程性质,每个模块内包含若干实训项目或任务作业。(3)企业实践:围绕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引入“双导师制”,让学生在真实的专业环境中成长。融学校、企业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相统一,融“教、学、做”为一体;将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充分应用到的工作中去。二、课程目标(预期成果)(一)总目标本课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点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民俗的基本概念及民俗与旅游的关系;(2)能够描述民俗旅游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3)能够阐述中国传统饮食民俗及特色民俗;(4)能够归纳出中国茶艺民俗的相关内容;(5)能够解释中国的饮酒习俗;(6)能够描述我国各名族、各个时代的服饰民俗特点;(7)能够描述其他国家各名族、各个时代的服饰民俗特点;(8)能够阐述国各名族、各个时代的居住民俗特点。2.技能目标(1)能讲述各民族的人生礼仪习俗;(2)能例证各名族主要的节日民俗;(3)能讲述主要游艺民俗的内容;(4)能讲述国内外主要的信仰民俗。3.素质目标(1)诚实守信、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合作意识;(2)爱岗敬业、服务意识、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公关能力;(3)积极进取、认真负责、独立思考、善于交流。三、内容标准本课程将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进行教学,模块一民俗绪论项目一:绪论知识内容要求技能要求1.能够说出民俗的基本概念;2.能够描述民俗与旅游的关系;3.能够背诵民俗旅游的概念。1.能对民俗事项与非民俗事项进行辨识。模块二:饮食民俗项目一:中国传统饮食习俗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说出传统饮食民俗的结构;2.能够阐述传统饮食民俗的特点;3.能够阐明宗教信仰食俗。1.能够举例不同的节日食俗;2.能够列举人生礼仪食俗。项目二:中国烹饪及特色风味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阐述八大菜系的历史及发展状况;2.能够阐明不同的地方特色风味;3.能够描述少数民族菜肴。1.能够辨析八大菜系的风味特点。模块三:茶艺民俗项目一:茶俗概述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说出饮茶方式的发展;2.能够阐述中国饮茶的历史;1.能够初步学会茶叶的采摘。项目二:茶艺茶俗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阐述茶具艺术;2.能够阐明饮茶的礼俗;3.能够描述茶饮艺术。1.能够基本学会饮茶的礼俗。项目三:少数民族茶俗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阐述北方少数名族的茶俗;2.能够阐明南方少数名族的茶俗。1.能够运用茶艺的基本技能饮茶。模块四:酒水民俗项目一:酒的种类及代表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阐述酒的起源与发展;2.能够说出不同酒的种类及代表。1.能够初步学会酒水的品鉴方法。项目二:饮酒习俗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阐述民间的饮酒习俗;2.能够阐明少数民族的饮酒习俗。1.能够基本学会饮酒的礼俗。模块五:服饰民俗项目一:中国服饰民俗的发展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说出服饰民俗的惯制及表现;2.能够阐述服饰民俗的作用;3.能够描述中国服饰民俗的发展历程。1.能够辨析不同朝代服饰的特点。项目二: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阐述东北及北部少数民族服饰特点;2.能够阐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特征;3.能够描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特点。1.能够通过对比,辨别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模块六:居住民俗项目一:我国居住习俗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说出居住民俗的概念及特征;2.能够阐述居住民俗的影响因素;3.能够描述中国居住民俗的信仰。1.能够根据不同的住房结构,辨析不同的居住习俗。项目二:民居的特色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阐述汉族民居的特点;2.能够描述少数民族民居的特点。1.能够通过对比,辨别不同少数民族的民居。模块七:人生礼仪民俗项目一:诞生习俗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说出诞生礼仪习俗;2.能够阐述成年礼仪习俗。1.能够根据不同的诞生习俗,应用于日常生活。项目二:婚嫁民俗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阐述传统的婚姻观念;2.能够描述婚礼的仪式程序;3.能够说出中国当代婚礼习俗。1.能够根据不同的诞生习俗,应用于日常生活。项目三:寿庆民俗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说出祈寿习俗的特点;2.能够阐述寿诞习俗。1.能够根据不同的寿诞习俗,指导日常庆祝行为。项目四:丧葬民俗教学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阐述报丧礼仪;2.能够描述停尸礼仪;3.能够说出出殡礼仪。1.能够通过对比,辨别不同少数民族的丧葬方法。四、实施建议(一)教学组织1.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观察教学法、理论—实践融合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角色互动法、小组合作法、观点评论法、现场辩论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媒体展示法、自学指导法2.教学内容建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民俗、茶艺民俗、酒水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人生礼仪民俗、节日民俗等,根据学生基础及课时安排进行适当调整。3.教学重点: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人生礼仪民俗4.教学要求:以行为导向教学法为主,理论与实践融合、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二)教材编写1.内容选择:课程内容以中外民俗知识为主,理论知识够用为度。2.内容组织:课程结构以民俗为主线,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参照点,将课程内容项目化,根据每个项目工作任务中活动与知识关系,构建知识和技能模块,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3.呈现形式:文字文本、多媒体、网络(三)教学评价1.评价的内容:知识、技能、态度2.评价的形式:百分制、五级评分制3.评价的方式方法:方式:考试或考查;方法:理论考试、实践考试、表现(四)教学资源1.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标准》规定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该课程以在多媒体教室教学为主。2.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调整图书结构,并通过调整和延长服务时间、改变服务方式、方便学生借阅等措施提高使用效益,切实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服务。3.广泛利用社会课程资源,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五、附录1.编制依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课程标准制定及实施工作的通知》(院发〔2008〕67号);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执笔人:袁晋锋
本文标题:31-中外民俗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8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