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3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考情概览·备考定向1.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命题研究考试内容核心知识点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因素2015课标Ⅱ,2~3题,8分2013课标Ⅰ,1、3题,8分2011课标卷,3~5题,12分选择题内容探究: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及限制性因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特点及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借鉴意义是高频考点。要特别关注区域特色农业的区位分析,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形式探究:综合题比重很大,分值一般在8~26分,难度系数0.6左右。热点探究: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区划、粮食问题等。2015课标Ⅰ,36题,22分2013大纲卷,36(1)题,14分2012课标卷,37(2)、(3)题,14分2012大纲卷,36题,36分综合题农业地域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3课标Ⅱ,5题,4分2012课标卷,1~2题,8分选择题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14大纲卷39(2)题,8分综合题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14课标Ⅱ,11题,4分2011大纲卷,39(2)、(3)题,20分选择题综合题2.工业区位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命题研究考试内容核心知识点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区位因素2015课标Ⅱ,6~7题,8分2014课标Ⅰ,37(1)(2)题,16分2012课标文综,36(2)题,10分选择题综合题内容探究:工业区位及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工业分布和工业地域的影响,用工业联系的观点分析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工业地域的区位对比等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特别关注新兴工业区的区位分析以及工业集聚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形式探究: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选择题分值一般在4~8分、综合题分值多在10~12分,难度系数0.6左右。热点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自由贸易区扩大、国产装备“出海”等。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014课标Ⅰ,37(3)题,6分综合题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典型工业区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2012课标文综,36(3)题,6分2011课标,1~2题,8分综合题选择题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3.地域联系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命题研究考试内容核心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013课标Ⅰ,2题,4分选择题内容探究: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网络或某一交通线、点的建设及其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等的影响。重点关注重要交通线的自然区位条件以及交通发展对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形式探究: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选择题分值一般在4~8分,难度系数0.65左右。热点探究:泛亚高铁建设、克拉运河工程、“一带一路”战略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2015课标Ⅰ,37(2),(3)题,16分2014课标Ⅰ,4~5题,8分2015课标Ⅰ,4~5题,8分综合题选择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014课标Ⅰ,6题,4分选择题交通运输布局变化2015课标Ⅱ,36题,22分综合题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2.结合实例,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其特点。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微专题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技术地租气候——光、热、水影响农作物种类、复种制度、产量、质量东北地区一年一熟,海南一年可三熟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北方主要种植小麦而南方种水稻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地形:山地宜发展林业,缓坡可开梯田,平原适宜种植业茶叶、柑桔喜酸性土壤地形/土壤土壤:土壤酸碱性、肥力都对作物有影响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水源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城市郊区的温室大棚蔬菜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景观变迁市场交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交通和保鲜对不易储存、易变质的农产品影响特别大园艺、乳畜业分布在大城市郊区荷兰的郁金香畅销全世界交通/保鲜技术海南岛的蔬菜出现在北方的市场上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地价越高,其生产成本就越高,只能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城市郊区由近至远依次布局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地租对农业生产决策起到直接干预目前,财政部安排的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逐年增加政策在众多因素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主导因素目前云南已经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其发展花卉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土壤D.交通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A.经营理念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土地租金农业生产所需的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个条件不能满足限制性因素限制因素改造举例气候热量温室、大棚生产水分喷灌、滴灌等土壤掺砂、施草木灰、石灰粉等地形修筑梯田水源调水工程、修建水库等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力增强自然因素影响力下降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技术2、农业区位变化:自然条件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经常变化1、主要因素1、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1)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命题角度一农业区位关键因素条件的分析[对接高考]2、(2014海南卷)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管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6—8题。6.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7.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8.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A.交通不便B.劳动力缺乏C.资金不足D.土地多盐碱【答案】9、A10、D11、B【解析】6、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A项正确。7、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8、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广人稀,机械化作业可缓解劳动力缺乏问题,B正确。3.[2014·全国文综,39(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8分)答案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4、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反思归纳】区分几种关键的区位因素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不同区域各种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途径和方式不同,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位条件”。(1)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要求分析某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解答时就要完整地罗列出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地势低洼)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基塘农业形成的主导因素。(3)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如青藏高原的种植业,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热量是限制性因素;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水源是限制性因素。(4)限制性因素与主导因素的转化:若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转化为主导因素。如水源是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但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因为有河水或冰雪融水灌溉而成为当地主要的农业区,水源则成为这些地区的主导因素。再如,热量是青藏高原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但是高原上河谷农业的发展主导因素就是热量。命题角度二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因素分析5.[2014·福建文综,37(3),12分]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12分)解析都市农业园区和城郊型农业园区具有相关性,需要从农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回答,包括市场、技术、地价、政策和交通等方面。答案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万能模板】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方法思路(1)自然条件①气候类型生产优势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的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②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2)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
本文标题:3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8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