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峨眉山月歌-----李白诗人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不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清溪渝州读一读,写一写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半边。半轮:秋:因诗歌入韵需要而倒置句末,用来形容秋天月色之美。影:月影。流:流动。平羌:地名,今天的青衣江。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夜间出发夜发:清溪:地方名向:驶向君: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思:思念渝州:唐代州名,今重庆市。前往(从上游向下游驶去)下: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诗人乘船连夜从清溪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诗人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惜别的情思,顺江前往渝州。诗中共有五处地名,你能都找出来吗?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你找对了吗?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有何作用?这样精巧的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处处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峨眉山月歌》借哪两个景色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送眷念之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另外,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李白(唐)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译文:以前我在巴东三峡的时候,常常西望天上的明月,那感觉就好像在峨眉山望月一样,让我回忆起在峨眉山的美好时光。月亮从峨眉山上升起,青辉漫天,光照山峰如沧海波涛。我离家万里远游,始终有明月相伴。思想感情:此诗是作者为送别蜀僧所作,通过写峨眉山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半轮秋返回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3峨眉山月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1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