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01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第四讲氮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A.立即接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解析在制取NO过程中,常常会混有NO2气体,要得到纯净的NO,需除去混有的NO2气体。直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得到纯净的NO气体,A项错误;NO中的NO2是由NO和装置内的空气发生反应得到的,由于N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故可以立即用排水法收集得到纯净的NO,B、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述正确的是()。A.NO2起催化剂作用B.NO起催化剂作用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D.O3与O2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反应过程①+②得O2―→2O,③O+O2―→O3,NO2起催化剂作用,反应过程中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正确,B、C项错误;O3与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答案A3.铵盐是一类重要的氮的化合物,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NH+4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B.NH+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氧化剂C.0.1L3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等于0.6NAD.硫酸铵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而氯化铵中只含有离子键解析1个NH+4中含有10个电子,A错;NH+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化合价最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B错误;0.1L3mol·L-1的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6NA;C正确;铵根离子中,氮与氢原子之间为共价键,D错。答案C4.有a、b、c、d、e五种气体,现进行下列实验:(1)a和b混合气体变红棕色(2)c和d混合产生白烟(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都产生淡黄色浑浊则a、b、c、d、e依次可能是()A.O2、NO、HCl、NH3、CO2B.O2、NO、NH3、HCl、SO3C.NO、O2、NH3、HCl、SO2D.HCl、CO2、NH3、H2S、CH4解析由a和b混合,气体变成红棕色,可知a和b分别为NO和O2中的一种;b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b为氧气,a为NO;c和d混合产生白烟,则c和d分别为NH3和HCl中的一种;c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则c为NH3,d为HCl;e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e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e可能为SO2。答案C5.已知HNO2在低温下较稳定,酸性比醋酸略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pH范围>7<7产物NO-3NO、N2O、N2中的一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碱性条件下,NaNO2与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ClO-===NO-3+Cl-B.向冷的NaNO2溶液中通入CO2可得到HNO2C.向冷的NaNO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得到HNO2D.向冷的NaNO2溶液中加入滴有淀粉的氢碘酸,溶液变蓝色解析由表中数据知,碱性条件下,HNO2可被氧化为NO-3,而ClO-有强氧化性,A对;HNO2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比硫酸弱,故CO2不能与亚硝酸盐作用而硫酸能,B错、C对;酸性条件下,NaNO2有氧化性,而I-具有强还原性,NO-2能将I-氧化成I2,D对。答案B6.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1的硝酸并加热,待反应结束时,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①NO-3②Fe3+③H+④NO⑤NO2A.①B.①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⑤解析Fe与浓HNO3反应时,开始生成的还原产物是NO2,并且若铁少量时,还原产物只有NO2;当铁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2+,当HNO3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3+。因产物有硝酸盐,故溶液中一定还有NO-3。答案B7.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mLB.45mLC.30mLD.15mL解析由题意可知:HNO3CuO2NO2N2O4NO,由此分析可得:Cu失去的电子数与O2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即n(Cu)=2n(O2)=2×1.68L22.4L/mol=0.15mol。根据质量守恒及NaOH和Cu(NO3)2的反应可得关系式:n(NaOH)=2n[Cu(NO3)2]=2n(Cu)=0.3mol,则V(NaOH)=0.3mol5mol/L=0.06L=60mL。答案A二、非选择题8.X、Y、Z、W均为气体单质,A、B、C均为无色气体化合物,D、E均为白色固体,F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Y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F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3)B在F中的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F为无色无味液体,应是H2O。根据反应①并结合题给信息,可以推断其为NH4Cl和Ca(OH)2的反应;根据反应②并结合框图转化关系,可以推出其为NH3和O2的反应。由此可以推出:X为O2,Y为N2,Z为H2,W为Cl2,A为NO,B为NH3,C为HCl,D为NH4Cl,E为Ca(OH)2。答案:(1)极性共价键(2)HCl(3)NH3+H2ONH3·H2ONH+4+OH-(4)2NH4Cl+Ca(OH)2=====△CaCl2+2NH3↑+2H2O9.硝酸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将产生的NO2在密闭容器中用水多次反复循环吸收制备硝酸。(1)工业上用水吸收NO2生产HNO3,生成的气体经多次氧化、吸收的循环操作充分转化为硝酸(假定上述过程无其他损失)。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证明NO也可以与氧气和水共同反应生成HNO3,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有关夹持装置已略去)。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为观察到NO气体生成,打开K1,关闭K2,应从U形管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至______后,迅速关闭K1,观察到U形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蘸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打开K2,至装置Ⅱ中长玻璃管中的气体呈无色后,打开K3,反应一段时间后,长玻璃管中并未充满液体。设计简单方法检验长玻璃管中的气体是否含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放置的试剂确定各装置的作用。(2)三个开关K1、K2、K3的开与关都对实验起着重要作用。答案(1)4NO2+O2+2H2O===4HNO3(或分成两个方程式写)(2)①U形管右侧胶塞下沿U形管左端液面高于右端,铜丝慢慢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溶液逐渐变蓝(至少答三点)②2H2O2=====MnO22H2O+O2↑③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环境④再打开K3,若观察到长玻璃管中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则证明余气含NO,若无颜色变化,则证明不含N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0.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用粗铁粒与某浓度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1)当打开开关a,关闭开关b时,A中干燥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烧杯B中盛的是________溶液。当________时关闭开关a,打开开关b,此时C中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当C中收集满气体后,关闭开关b,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amolFe与含bmolHNO3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若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试讨论分析烧杯A中最终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组成及其物质的量,将结果填入下表未完成的空格中。ab取值范围最终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及其物质的量<14=14amolFe3+大于14小于38=38amolFe2+>38解析(1)A装置利用启普发生器原理,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当遇干燥管中的O2时,则转变成红棕色的NO2气体,NO2用碱液吸收。当气体再变成无色时,说明装置中的O2已完全反应,则可用排水法收集NO。当关闭b时,A装置中继续产生NO,则会将干燥管中的HNO3压入烧杯内,从而与Fe脱离,反应停止。(2)铁与HNO3反应,可能生成Fe2+,也可能生成Fe3+,或二者的混合物。当铁过量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4H2O;当HNO3过量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4H++NO-3===Fe3++NO↑+2H2O。ab=14时,刚好生成amolFe3+,HNO3没有剩余;ab<14时,则HNO3过量,仍为amolFe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不难得出剩余的HNO3为(b-4a)mol。当ab=38时,刚好生成amolFe2+,HNO3没有剩余。当ab>38时,铁过量,以HNO3计算,bmolHNO3生成Fe2+为3b8mol。当14<ab<38时,可以分段计算,即先按反应化学方程式Fe+4H++NO-3===Fe3++NO↑+2H2O中HNO3完全反应来计算,然后过量的铁按Fe+2Fe3+===3Fe2+计算即可。答案(1)气体由无色逐渐变成红棕色NaOH气体又变无色烧杯中液面上升,干燥管中液面下降,固体与溶液脱离(2)ab取值范围最终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及其物质的量<14amolFe3+,(b-4a)molH+=14amolFe3+大于14小于383b4-2amolFe3+,3a-3b4molFe2+=38amolFe2+>383b8molFe2+11.某化学活动小组想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Na2O2与NO反应的产物。实验前,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①2NaNO3=====△2NaNO2+O2↑;②NaNO2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③NaNO2溶液显弱碱性(原因: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实验开始时,先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和足量稀硝酸,待不再有气体产生时,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放入碳酸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1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