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3自然地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
自然地理第三部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第页1自然地理第三部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地球内部圈层自地表向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面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上地幔顶部的__________是岩浆的发源地2、岩石(画图说明)①地下的岩浆向上运动,侵入到地下的岩层冷却,或者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为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可形成松散的沉积物,再经压紧、固结作用,可形成沉积岩;③沉积岩、岩浆岩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变,可转变为变质岩;④沉积岩、变质岩在地壳深处的高温条件下,经重熔作用可形成岩浆。按成因分三大类:①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②沉积岩:两个特点:具有层理结构(有明显分层);常含有化石。包括(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③变质岩:大理岩(石灰岩受热形成),板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注意:若图中有岩石有明显分层,则一定是沉积岩,沉积的顺序是老的(形成早的)在下,新的(年轻的、形成晚的)在上。3、地壳物质的循环①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包括四种作用:岩浆岩浆岩___________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________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________三类岩石岩浆________②解题突破点(两句话)③注意:A.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B.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这个环节,直接过渡到了沉积岩。C.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有的则认为岩浆岩和沉积岩可直接重熔再生为岩浆。D、紧邻岩浆的长条状岩块为变质岩。E、判断出现先后顺序的题中,被破坏的事物是先形成的,破坏它的事物是后形成的。自然地理第三部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第页2阶段练习1、花岗岩在我国分布广泛。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甲、①B.乙、③C.丙、④D.丁、②2、天山大峡谷陡峭狭长,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乙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甲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乙图中的A.b①B.a②C.e③D.d④4.有关甲图中岩石类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5~6题。5.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大理岩属E类岩石B.玄武岩属A类岩石C.B类岩石有明显层理构造D.D为喷出岩6.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⑤为外力作用B.⑥为变质作用C.③为重熔再生作用D.①为冷却凝固作用BCCDAD自然地理第三部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第页3二:六大板块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的内部又分为一些小板块。注意:亚欧板块和亚欧大陆并不完全重合,印度洋板块和印度洋的范围也不重合。(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3)板块运动方向形成地形生长边界(分离运动,张裂)陆地:裂谷(东非大裂谷)、地堑海洋:海岭(海底火山喷发)消亡边界(相向运动,碰撞)大陆与大陆地壳隆起上升,形成高大山脉(褶皱山)大陆与大洋大洋一侧向下俯冲,形成海沟大陆一侧隆起,形成岛弧(如东亚岛弧)或海岸山(如美洲西海岸落基山和安第斯山)(4)需重点掌握的知识点①说出以下地理事物所处板块边界名称和类型冰岛、日本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苏门答腊岛、马达加斯加岛地中海、红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东非大裂谷②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均位于__________板块③赤道经过的六大板块依次为:非洲板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根据边界类型判断,以下水域的面积会变大还是变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红海自然地理第三部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第页4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5)外力作用与地貌。冰川作用形成的三种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型谷是__________作用形成,U型谷是_______作用形成。新月形沙丘中,__________是缓坡。1、下列岩石的形成过程中,经过外力搬运作用的是A.花岗岩B.砂岩C.玄武岩D.大理石2、主要由外力沉积作用造成的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峡C.桂林山水D.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3、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的陆地有A.澳大利亚大陆B.马达加斯加岛C.新加坡D.中南半岛4、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根本原因是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5、我国吐鲁番盆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6、澳门陆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A.地面抬升B.板块挤压C.海水水位下降D.围海造陆7、下列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利的是A.荷兰的围海造陆B.长江中游地区的围湖造田C.大量开垦温带草原D.在坡度较大的山地开荒种地8、下列地形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喀斯特地貌B.东非大裂谷C.恒河三角洲D.风蚀蘑菇9.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①水滴石穿②沧海桑田③稳如泰山④坚如磐石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⑤③D.①④⑤BAADBDABA自然地理第三部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第页5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民间谚语,来源是:从前黄河河道不固定,经常会改道(历史上无数次发生)。某村庄原来在河的东面,若干年后,因黄河水流改道,这个地方会变为在河的西面。这句话比喻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有时候会向反面转变,难以预料。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以至河流越来越弯。由于长期对凹岸的冲刷作用,会发生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昔日的西岸就变成了今日的东岸了。综合练习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即海拔)。读图回答1~2题。1.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A.270米B.285米C.300米D.325米3.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表1中的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低迷那的垂直距离。该区域可能属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4.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5.图5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①B.②C.③D.④地点ABC海拔(米)500250600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4213412自然地理第三部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第页6图136-7题。6.图幅范围内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有背斜、向斜②有断层、地垒③有地堑谷④有背斜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该地区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易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是A、黄土地貌,千沟万壑B、喀斯特地貌,崎岖不平C、丹霞地貌,顶平身陡D、雅丹地貌,垄槽纵横BBBBBDB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完成第8~10题。8.下列四幅等高线剖面图中与沿ab剖面线所做的一致的是9.关于图中甲丙两处地形成因与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为背斜山B.丙处向斜成山C.甲处向斜成谷D.丙处背斜成谷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比丙处先看到日出B.甲处河流向南流C.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D.乙处降水量远远大于丁处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25~26题。25.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自然地理第三部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第页7A.①B.②C.③D.④26.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A.②B.③C.④D.⑤27.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新疆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A.AB.BC.CD.DABCBCD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题。28.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A.老—新—老B.新—老—新C.无规律D.新—较新—较老—老29.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气、水读板块示意图,完成题。30.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31.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A.aB.bC.cD.d材料:12月26日5时26分,图中甲地发生6.3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国某报记者从首都机场乘飞机前往灾区做现场报道,到达时,北京时间为19时40分。完成题。32.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B.位于板块张裂带C.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D.位于大洋海沟处33.乙、丙两地未来的变化趋势是A.距离越来越近B.距离越来越远C.距离不会有变化D.形成高大山脉自然地理第三部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第页834.下图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最易发生滑坡的是A.①B.②C.③D.④35.读醉林示意图,完成下题。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A.崩塌B.滑坡C.水土流失D.地震BBDBAB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36.据右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地震B.滑坡C.火山喷发D.洪涝灾害37.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B.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C.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38.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在内蒙克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景观,花岗岩石林主要分布在海
本文标题:3自然地理岩石,板块,地质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2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