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建议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1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建议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徐茂田一、该单元的知识网络二、高考要求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和水),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2、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结构。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人与生物圈: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的多样性的保护。三、高考命题趋势生物与环境专题包括《生物与环境》和《人与生物圈》两个部分,是最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它和《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一起成为了生物学科高考的三大重点。该部分涉及到许多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温室效应及酸雨的形成等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所以近几年高考中,该部分的分值逐年增加,每年都有2个大题考查该部分知识,这反映了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1、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能够体现出高考的能力要求,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点章节之一。(1)强调对图、表的识别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正确描述和理解图表所给出的信息,并能运用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如能量流动的图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图,“J”型曲线和“S”型曲线,共生、捕食和竞争的关系曲线等;(2)重视学科内综合的考查。(3)考查理论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最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强调运用生物科学的理论,去解释科研、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4)重视实验和设计实验能力的考查。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数据),以及推导实验的能力,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2、从试卷知识分布分析,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生态因素及实例判断、种间关系的经典案例研究、种群与生物群落、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及两者关系、营养级、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分类、生态平衡的原理及应用、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及自净化原理、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在综合题中还可以将细胞亚显微结构基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代谢、代谢类型等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概念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概念类型湿地、海洋生态系统农业、城市生态系统阳光成分温度非生物因素生态因素营养结构过程水能量流动特点种内关系功能研究的意义生物因素概念种间关系物质循环碳循环与温室效应概念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特征概念种群数量变化种群抵抗力稳定性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恢复力稳定性概念群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结构生物圈的稳态及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结构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2功能揉为一体进行考查。3、从题型及难度来分析,本专题出现的题型有选择、简答、实验设计等,且以图、表形式呈现试题内容越来越多,多考查理解与记忆能力,基础性较强,部分选择题及简答题为图形题,题目综合性较强,且具有立意于能力测试的趋向,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4、本专题知识与其他相关章节交汇考查方面:(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与新陈代谢有联系;(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有联系;(3)森林作用与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联系;(4)生态学知识与人与生物圈紧密联系。四、应考策略1、本专题这部分知识主要关注:(1)重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如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等。基础知识有: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种群和种群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正确把握基本概念,熟练应用基本知识,对生物学专用术语的使用和对生物学现象的描述要规范,尤其是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更需要将原理、步骤、现象和结论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出来。(2)重视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要将有关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网络。从而构成完整的认识和记忆体系。(3)适当做题,提高解题能力。针对知识点,不断给自己设置问题,并自己解答。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做练习题时,要确定它所考查的知识点。要尽量选择带图、表的试题,以提高对高考类似试题的适应能力。2、本专题要突出以下相关方面的复习:(1)生物与环境上的相互关系。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科内综合考查,生态因素与光照强度、日照时间长短,主要考查生物适应环境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内容。(2)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种群的特征和意义,种群增长的“J”和“S”曲线的原因和条件,若干个种群数量的变动情况,我们应当选取典型题目(如人口变化曲线、,某一种动物变化曲线等)进行强化训练,理解、掌握有关知识,以提高应试能力。(3)生态系统。要了解几种典型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对于这些生态系统的要求较高。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该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该部分的主要考点。生态系统的内容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代谢类型相互联系。在平日的复习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具体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能够举例说明,能够举一反三。(4)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复习时可进行列表复习,要注意能够举例说明。(5)本专题部分涉及许多热点问题:①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如害虫的防治方面,进行生物防治、如培养害虫的天敌,以虫治虫;研制开发寄生虫在害虫体内的病菌(病毒)以菌治虫等,从而减少农药的用量。如根据生态系统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大力建立、推广人工生态系统,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有益的部分。如南方农村建立的桑基鱼塘等生态农业模式。②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及西部大开发等环境问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干扰破坏及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如森林的过度采伐、围湖造田。工业生产的布局不合理等,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西部大开发的首要问题是改善环境质量,要退耕还林(草),这是因为森林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具体措施有:加快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建立南方九省市速生林用材基地;抓紧平原农田绿化和防护林建设;营造薪炭木和发展经济林,疏林地和灌木林封山育林和抚育改造再生林;合理采伐并及时更新,提高综合利用率;重视森林放火和病虫防治。③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物理、化学的联系密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我们可以将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3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是学科内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是该部分的命题方向,所以我们要重视者部分知识的学习,要通过一些具体题目进行强化训练。五、该单元复习和选题技巧1、复习注重基础,“降低重心”:如概念不清、基础不牢、在语言表达方面准确性难以提高,因此,教师要帮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做到概念清晰,相关知识的切入点清楚,通过训练做到语言表达的准确!2、选题技巧该单元供选练习试题多,因此,教师在选题时,要注重那些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问题,同时,有能用教材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表达,且简答题、答案是唯一的,不允许乱理解和表达的试题,更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六、高考试题分类列举1、(06全国)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塘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塘蝌蚪总量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构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蝌蚪月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2、(06天津)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B)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寒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3、(06重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是(C)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事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量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4、(06四川)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B高温多雨,分解者的活动旺盛C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D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5、(05年江苏)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C)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6、(05年上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D)A光合作用B高能化学键C绿色植物D太阳光能7、(05全国)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的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B)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8、(06上海)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种成分组成。(2)下表列出三种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占面积比、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现存量以及被食量。生态系统类型面积比净生产量(109吨/年)现存量(109吨)被食量(109吨/年)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4热带雨林137.4765.02.6荒漠0.913.560.02.0海洋21.155.04.020.21)热带雨林的生产者主要是常绿乔木,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浮游植物。2)影响热带雨林净生产量的主要无机环境因素是温度和雨量,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则是矿质元素。3)据表资料,按单位面积计算,净生产量依热带雨林,荒漠和海洋的顺序减少,这是因为(C)A生产者被食量按序增大B环境温度按比例顺序降低C叶绿素含量按此顺序减少D太阳光利用率按此顺序增大4)据表分析,热带雨林的现存量最大,而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小,其原因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被食量远大于热带雨林。(3)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如图,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乙,这是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9、(06广东)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察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减少,原因是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丁瓶与甲
本文标题: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