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
20世纪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白寿彝(1909—2000)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回族。河南开封人。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国史学》、《史学概论》、《回族人物志》(共4卷本)、《回族历史》、《回民起义》、《中国通史》(12卷,22册)等书,著有《中国交通史》、《学步集》、《史记新论》、《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中国伊斯兰教史存稿》、《中国史学史》(第1册)、《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白寿彝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论集》等。岑仲勉(1886—1961)学名铭恕,字仲勉,别名汝懋。广东顺德县人。著有《隋唐史》、《隋书求是》、《唐史馀审》、《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唐人行第录》、《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1)、《黄河变迁史》、《府兵制度研究》、《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两周文史论丛》、《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西北史地研究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突厥集史》、《中外史地考证》等;主要论文收录在《岑仲勉史学论文集》。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著有《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非亲笔所著,是学生后来根据笔记整理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小逻辑》、《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陈寅恪文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等。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著有《元西域人华北考》、《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宗教史方面有《火祆教入中国考》(1922)﹑《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回回教入中国史略》(1927)等;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又名《校勘学释例》。校勘学﹑考古学的成果还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1937)﹑《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陈梦家(1911—1966)曾使用笔名陈慢哉,祖籍浙江省上虞县,生于南京。编著有《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西周年代考》、《六国纪年》、《尚书通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中国铜器的综录》、《老子今释》(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海外中国铜器图录考释第一集》(北京图书馆、商务印书馆1946)、《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科学出版社1962)等。陈翰笙(1897—2004)原名陈枢,江苏无锡人。农民问题及世界史专家。著有《中国农民》、《西双版纳的土地制度》、《美国垄断资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印度莫卧尔王朝》(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再版)、《陈翰笙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解放前的中国农村》1—3辑(与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展望出版社)、《解放前后无锡、保定农村经济》(与薛暮桥、秦柳方合编)等。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临邑人。宋史学者。著有《宋史职官志考证》、《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岳飞传》(三联书店1955)、《王安石——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人民出版社1975)、《两宋政治经济问题》(知识出版社1988)、《韩世忠年谱》、《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陈龙川传》等。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号平庐,字彦堂,河南南阳人。著有《殷墟文字甲编》、《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殷历谱》(1945)、《西周年历谱》、《殷墟文字乙编》、《中国年历总谱》(中英文对照)等。范文澜(1893—1969),初字芸台,改字仲澐(一说字仲潭),浙江绍兴人。著有《诸子略义》、《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群经概论》,其《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上册)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通史的著作;主编《捻军》。方壮猷(1902—1970)原名彰修。湖南湘潭人。长期研究民族史和宋辽金元史,其著作侧重于考释。与郭沫若、夏鼐等书信商讨,编成《楚墓通讯集》一册;著有《中国史学概要》等。冯家升(1904—1970)字伯平。山西省孝义县人。合著《中国社会史——辽》(英文)、《维吾尔族史料》;著有《中国火药的发明和西传》;译有《东胡民族考》等。冯承钧(1887-1946)字子衡,湖北汉口人。中外交通史家。著有《西域史地释名》、《瀛涯胜览校注》、《星槎胜览校注》、《马可波罗行纪》、《成吉思汗传》、《中国南洋交通史》、《再说龟兹白姓》、《高昌城镇与唐代蒲昌》;译著《吐火罗语考》(伯希和、列维原)等。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著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稿本)、《古代文学史》(稿本);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之想象》等。有《傅孟真先生集》六册。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著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曾名鼎堂。四川乐山人。主编《甲骨文合集》;考古学方面的文章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等。一生著作被编辑为《郭沫若全集》三十八卷,其中《文学编》二十卷、《历史编》八卷、《考古编》十卷。郭廷以(1904—1975)字量宇。中国近代史的开拓者,口述史的倡导者。河南舞阳人。著有《近代中国史纲》、《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的变局》、《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历法考订》、《台湾史事概说》等。韩儒林(1903—1983)字洪庵。河南舞阳人。蒙古史专家。著有《穹庐集》、《韩儒林文集》,主编《元朝史》等。何兹全(1911—)山东菏泽人。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读史集》和《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等。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后溪河村人。著有《通史新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欧洲史》、《近世欧洲史》、《浙东学派溯源》、《程朱辩异》等。侯外庐(1903—1987)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著有《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上、下册)、《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纲》(上、下册)、《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宋明理学史》(上、下册)等;翻译《资本论》。胡厚宣(1911—1995)幼名福林,河北望都人。主编《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释文》、《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甲骨文与殷商史》,著《甲骨学商史论丛》(四集)、《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五十年甲骨文学论著目》、《战后新获甲骨集》(四种)等。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洪马辛、嗣穈,字希彊,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尝试集》(1920)、《胡适文存》(1921)、《胡适文存二集》(1924)、《胡适文存三集》(1930)、《戴东赢的哲学》(1927)、《白话文学史》(1928)、《胡适文选》(1930)、《胡适论学近著》(1935)、《四十自述》(1933)、《藏晖室札记》(1939)、《胡适日记》(1933)、《齐白石年谱》(与黎锦熙、邓广铭合编,1949),以及《先秦名学史》(1922)等英文论著等。还翻译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先后编辑为两集《短篇小说》出版),以及拜仑的长诗《哀希腊》、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与罗家伦合译)等。胡适去世后,台湾编辑出版了《胡适选集》(1966)、《胡适手稿》(10卷,1966-1970)等,大陆出版了《胡适往来书信选》(1979)、《胡适书评序跋集》(1987)、《胡适文集》(12册,1998)等。黄现璠(1899—1982),广西扶绥县人。壮族。著有《中国通史纲要》、《唐代社会概略》、《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广西壮族简史》、《侬智高起义》、《壮族通史》(合著)等。翦伯赞(1898—1968)原名象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主编《中苏半月刊》、《中苏文华》、《大学月刊》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历代各族传记汇编》、《中外历史年表》等杂志,主编《戊戌变法》、《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国史纲要》,还著有《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先秦史》、《秦汉史》、《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著有《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中)、《蒋廷黻选集》(台北文星出版社),译著有海斯著《族国主义论丛》。金毓黻(1887—1962)别号静斋。辽宁辽阳人。著有《渤海国志长编》、《辽海丛书》、《奉天通志》、《东北文献拾零》及《东北通史》上编、《中国史》、《中国史学史》等。劳干(1907—),湖南省长沙人。他的研究范围以汉代为中心,上及上古,下及北魏晋南北朝。重点是居延汉简。著有《居延汉简考释》、《汉晋西陲木简新考》、《秦汉史》、《敦煌艺术》、《成庐诗稿》、《劳干学术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等。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编著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选读》、《西洋通史》、《西洋通史选读》(30年代前期)、《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1940年出版)、《世界上古史交流讲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审定)等。另有《历史的形态与例证》、《中外的春秋时代》、《上古中晚期亚欧大草原的游牧世界与土著世界》等史学论文多篇。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新民说》等。著作较多,以《饮冰室合集》较为完备。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遗著被辑为《李大钊文集》、《李大钊全集》,有关史学的论著被编为《李大钊史学论集》。李剑农(1880~1963)号德生。湖南邵阳西乡滩头(今属隆回县)人。致力于近代政治史研究。著有《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后由作者删去导论和最后一章,改名《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政治学概论》,对西方政治学作了综合的介绍。抗战时期,他写成《中国经济史稿》,后经过补充,分成《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宋元明经济史稿》三册出版,这是部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专著。李济(1896—1979)字济之,湖北钟祥任。著有《中国民族的形成》、《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中国文明的开始》、《安阳》、《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中国考古报告集新编》等。合著《古器物研究专刊》。李新(1918~2004)原名李忠慎。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现属重庆市)人。著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中国革命史的几个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话》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四卷本)、
本文标题: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3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