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8-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辽西供水出口工区施工合同段:二段五标编号:致(项目监理机构):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已编制完成辽西北供水工程项目二段五标出口工区工程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施工单位(章):项目负责人:日期: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项目监理机构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建设单位意见(需要时):建设单位(章):负责人:日期:年月日辽西北供水工程项目二段五标出口工区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批准:辽西北供水工程项目二段五标出口二0一四年十月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1987年9月10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及其他防治环境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辽西北供水二段五标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第二条本预案所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第三条预警等级根据环境污染、人体危害、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将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四个类别(见附件一)划分为三个预警等级:三级预警: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二级预警: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一级预警: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第四条组织体系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吴海之副指挥:杨俊国指挥部下设:通信联络组:组长:李永文组员:陈友勇技术支持组:陈建立组员:袁庆嵘疏散救护组:组长:王学斌组员:杨德胜抢险组:组长:伏全伟组员:陈亨湘、杨玉国、罗玉兵、李中华、施工队各工班长及作业人员物资设备组:组长:张富强、刘勇组员:赵博、尹悠然、唐晓川医疗救治组:组长:李永文组员:陈友勇、郑伟伟、赵彦龙后勤保障组:组长:李伟组员:李永文、陈友勇第五条职责任务总指挥职责:①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②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的发展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③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④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⑤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⑥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副指挥职责①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②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到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③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④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信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通信联络组职责①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②保持通信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③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技术支持组职责:提出抢险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指导抢险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抢险组职责①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②寻找受害者;③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救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④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疗救治组职责(刘东洋、薛晓莉、刘小娟、钟瑜、张芳、梁兰兰)①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之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③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疏散救护组职责:组织疏散、救护工作,使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后勤保障组职责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资的供给;物资设备组职责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资及设备。第六条防范重点(一)特定或敏感区域。(二)生活生产用电用水。(三)使用、储存、运输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废物的场所区域。(四)隧道施工原材料消耗。(五)生活区/办公区固体废弃物、隧道施工弃碴。(六)隧道钻爆作业施工噪音。第七条保障系统(一)各职能部门和小组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按要求完成应急处理任务。(二)采取有线、无线和计算机网络的方式,确保通讯畅通(包括公休日)。(三)专业队伍要做好必要的应急准备,包括车辆、检测仪器及有关防护用具、药品等。(四)后勤保障部门要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第八条善后处理环境污染事故控制住后,指挥部要做好人员抢救及安抚、设施的恢复等善后工作;要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对整个事故进行评估;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汇编,包括决策记录、信息分析;要进行工作总结(工作检讨)。附件:1.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分类(摘自《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2.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汇总表(根据《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要求编制)附件1: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分类一、根据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类型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二、根据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程度分为:(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1.由于污染和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4.对环境造成危害。(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无以上;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3.人员中毒死亡;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本文标题:28-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5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