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2977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自考
高纲1208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977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江苏教育学院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门专业课,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征。该课程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选用教材共有十五章内容,包括五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述——总论(第一章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历史前提和制度准备(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理论依据和指导(第五章到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线,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知识目标:使大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能力目标:使大学生培养起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素质目标: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密切相关的理论课程。考生必须在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考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课程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二)学习要求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进程。2.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指导作用及内在联系。3.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二)学习要求通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过程的学习,明确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理解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意义,掌握思想解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3.重点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本章内容不做考核要求)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本章内容不做考核要求)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课程内容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才是硬道理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学习中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哪些艰辛的探索?有哪些经教训?搞清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2.充分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准确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主要特征。2.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3.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理解改革是全面改革。明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提高驾驭开放型经济水平。(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2.理解我党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3.掌握改革开放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统筹区域发展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掌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措施。(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2.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3.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课程内容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二、人民民主专政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重要性,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与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区别和联系,能够正确评价社会主义的民主、自有和人权。(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2.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掌握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3.重点掌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二、发展教育和科学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2.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3.掌握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其意义,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深入领会“改善民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本文标题:2977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自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5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