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幽径悲剧》导案【学习目标】1、能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理解文章思路。2、学习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3、学习文章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4、能把握文章情感,学习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精神,能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增强维护真、善、美的意识。【学习重难点】1、能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理解文章思路。2、学习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3、学会探求悲剧的涵义,剖析紫藤萝悲剧之因,维护真、善、美。【学法指导】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藤萝的美。2、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法理解作者对被砍前的藤萝和对被砍之后的藤萝的不同情感,通过这种情感的剧烈反差,学生能体会到真、善、美的重要性,从而学习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精神3、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的写法。【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人,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人爽快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那位学生谢过老人,老人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人,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让我们一同去感知季羡林先生那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看看一条小路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悲剧呢?)一、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1992年的春天,北大燕园内,作者自家住处附近一条幽静上的一株古藤萝下段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随风摇曳。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昧灭美”的现象。作者迫切地感到必须努力实行科教兴国,迅速提高国民的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于是,怀着重大的使命感写下此文。2、走进作者季羡林(1911-2009):字西逋,又字齐奘,当代著名学者,北大副校长、教授,世人称其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国内外公认的“东方学大师”,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佛学家、翻译家,精通12国语言。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季羡林论人生》、《病榻杂记》等。3、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季羡林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懦.者(nuò)潋滟..(liànyàn)浩劫.(jié)诛伐..(zhūfá)荆棘..(jīngjí)凌.空(líng)虬.干(qiú)摇曳.(yè)悚.然(sǒng)惆怅..(chóuchàng)猬.集(wèi)万斛.(hú)遒劲.(jìng)干劲.(jìn)愚氓..(yúméng)2、解释下列词语。⑴凄清:形容凄凉冷清。⑵萧索:萧条冷落。⑶愚氓:愚民,愚昧之人。氓,民、百姓。⑷足征:就是“足以证明”意思。⑸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⑹诛伐:在这里是“砍伐”的意思。⑺疾趋:快走。⑻焉知:哪里知道。⑼奈何:怎么办。⑽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⑾司空见惯:由于经常见就不觉得希奇了。⑿等闲视之:把它当作平常的事物来看待。⒀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着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⒁盘曲而上:弯曲缠绕着向上。12⒂鲁殿灵光:汉代鲁恭王建有灵光殿,屡经战乱而岿然独存。后用来称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⒃毛骨悚然: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吃惊和恐惧的样子。⒄月白风清:形容月夜的明朗幽静。⒅林林总总:形容繁多。三、合作探究·理清思路,明确主旨。1.标题为“幽静悲剧”,那么在这条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呢?一条幽径上一株古藤萝被毁灭的悲剧。2、根据文章内容,如果将标题“幽静悲剧”中的“幽径”换掉,你认为换成哪个词语好?为什么?⑴藤萝⑵从全文主要内容看,“悲剧”的主角是幽径中地位不同寻常的“藤萝”。3、文章明明记录了发生在一株藤萝身上的“悲剧”,作者为什么将题目定为“幽径悲剧”呢?古藤生长在幽径中,使幽径更具神奇的色彩。古藤的被毁,有损幽径的神奇,因而是幽径的悲剧。作者将个体的遭遇,扩大到对其生存环境的危害,意在挖掘造成悲剧的原因,即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自私与冷漠。4、既然悲剧发生在藤萝身上,那么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用大段笔墨对幽径进行描述呢?关于幽径的掌故及对其美丽景色的描绘,突出了这一条幽径的神奇。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的,正是这一棵古藤萝。因此,写幽径是为了衬托幽径古藤,为它的出场作铺垫。5、对于一株藤萝的死,作者为什么会悲愤至极呢?他认为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⑴作者是借古藤的被毁,借自然万物的无奈揭示了人们只知追名逐利,缺少对自然、对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这就使古藤的悲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丰富了古藤美的内涵,它是真、善、美的集合体,被“愚氓之手”所毁,说明我们国民的素质亟待提高,从而使古藤的悲剧演化成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深化了主题。)⑵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自私与冷漠。6、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第一部分(1-6):幽径(或幽径四季之美)第二部分(7-11):悲剧(藤萝之美及悲剧)第三部分(12-16):感受7、概括文章主旨:通过记叙生长在一条“神奇”的幽径上的古藤的命运,控诉了人世间那些以摧残、破坏为能事的卑劣行为,批判了对暴行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哪怕是极渺小的美好事物的关爱和对愚昧、冷酷等丑恶现象的憎恶。【课堂测评】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A漠(mò)然傍(bàng)湖懦(nuò)者B潋.(liàn)滟涉.(shè)及猬.(wèi)集C浩劫(jié)嗅(xiù)到玫瑰(guī)D摇曳.(yiè)愚氓.(méng)万斛.(hú)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因为天天见面,也就司空见贯.,对它有点漠然了。()(2)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蔚.就是幽径中这一棵藤。(蔚)(3)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辩.。(辨)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㈠研读第一部分1、朗读文段。2、第一部分写幽径之美,美在何时?美在何处?⑴美在四时。⑵美在湖山。3、幽径有什么特点?神奇、傍湖靠山、蜿蜒曲折。4、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幽径的?①幽径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②幽径四季的美景。5、作家是如何描绘幽径四季之美的?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分别从“山上”“湖中”两方面写景物之美。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13突出“总有翠色在目”。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最后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意在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条”之感。总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6、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说说这部分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①为引出那株古藤萝铺垫。(美好的环境中生长着美好的藤萝,这是正面衬托。)②为古藤遭残害后作者怕走这条幽径铺垫。(那么美的路都怕走,可见受到的打击之大,这是反面衬托。)㈡研读第二部分1、分小组朗读文段。2、作者写古藤之美的思路是怎样的?你能说说作家为何这样安排吗?⑴先写幽径四季之美,再写幽径古藤之美。⑵幽径神奇而美丽,如诗如画,秀色可餐,然而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古藤萝——将更是一个不同凡响,让你难以忘怀,让你刻骨铭心的角色。为古藤萝之美作铺垫。(烘托)3、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写幽径之美,以及其他名园中的藤萝,最终目的是什么?写幽径,是为了衬托幽径藤萝,写藤萝不仅是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而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这一棵古藤也显得“最有特色”。(侧面衬托)4、幽径藤萝有什么特点?无棚无架攀树而上,从下面看不出是株藤萝,幽香沁鼻,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写藤萝精神),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写藤萝形态)。(可以说它是形、香、色俱佳,是真、善、美的集合体。)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袭入耳内的蜜蜂之声5、作者这样写藤萝之美有何作用?这里突出藤萝的美好,为下面写藤萝悲剧铺垫。6、在介绍这些特点之前,作者先写“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写藤萝的受人喜爱不仅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激起了读者对幽径藤萝的强烈兴趣,而且为“悲剧”的发生作了铺垫。7、第7-8段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流露出作者对世间哪怕是极渺小的美的事物的喜爱。8、第9段文字引用了“文革”中常用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流露出作者对那个摧残、破坏美好事物的非常时期的反感。9、幽径古藤被作者称为“鲁殿灵光”,是他“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是什么令他“悲愤、惆怅”?“唯一的一点安慰”该如何理解?⑴对古藤的感觉,是与特定的环境分不开的。“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这些都是作者“悲愤、惆怅”。⑵这一棵藤萝是燕园中仅存的一棵,在作者心中,“这一棵藤萝”已不只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种美的化身,它使作者对生活有了信赖和寄托,因而也就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安慰。10、“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中“毕竟”一词突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毕竟”一词突出了现实的“荆棘”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幽径古藤被砍,与前文作者陶醉于它的美丽、芬芳,尽情地铺陈其心中的“快乐”形成强烈的对比,突现了悲剧效果,增强了警示教育作用。11、“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幽径悲剧”实际上写的是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找出描写古藤萝被毁的惨状的文字,说一说,最令你触目惊心的是哪些文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⑴①“它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吊死鬼”等。(让人联想到一个那样美好的天使突然被杀戮之后带给人们的恐怖、震惊。)②“再抬头向上看,藤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这让人想到一幅凄美的画面:一位天使般善良的绝色美女在临死前绽放着世间最美的笑容。)⑵①(“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把悲剧的效果表达得十分强烈。②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深思,为下文议论、抒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二、课堂测评1、“今年春天”是指什么时间?(1992年)2、为什么这时幽径古藤被毁令作者如此痛心疾首?残害美好事物的恶行不光在十年浩劫那样的非常时期盛行,在其十数年之后竟依然存在。3、文章对藤萝的拟人化描写能起到什么作用?突出了善良美好的无辜者竟惨遭荼毒的凄凉,强烈地震撼了存有良知的人们的内心。14第三课时一、合作探究·研读第三部分1、朗读文段。2、文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在古藤被毁之后的心情?(四字词语)(悲哀至极,此外还有痛苦、害怕、不敢等词)3、作者为何会如此伤心呢?⑴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⑵除了我,决不会另有人注意并关心古藤的存在,也不会有人为古藤而伤心。⑶如此真,如此善,如此美的古藤被毁而又投拆无门,只有哭泣,哭泣,哭泣。4、文中描写古藤被毁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作用呢?通过对自己在古藤被毁后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渲染了“悲哀至极”的心情,进一步加重作品的悲剧色彩。5、作者说“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真正的伟人们决不会这样的”,你如何理解这些话?⑴“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既是对自己多愁善感的真实表述,更有对某些无情的人和无情的事的不满。⑵“真正的伟人们决不会这样的”:一是“伟人”们往往被国计民生的大事拖累,因而无暇顾及花草或类似于花
本文标题:4《幽径悲剧》导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5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