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4北京分公司辖区内环流控温储粮指导意见
北京分公司辖区内环流控温储粮指导意见(2015年3月修订)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北京分公司辖区隔热、气密性较好,具备一机多道通风系统的平房仓控温储藏。二、基础条件(一)粮食条件入仓粮食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超过总公司《粮食安全储存水分及配套储藏技术操作规程(试行)》(中储粮[2005]31号)规定的安全储19存水分,即玉米≤14.5%,小麦≤13.5%,大豆≤14.0%,粳稻≤15.0%。(二)仓房条件1、仓房应符合《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0-2001的规定,仓房气密性能良好。采用正压测定气密性,平房仓500帕半衰期大于40秒,浅圆仓、立筒仓不少于60秒。2、仓房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良好,仓顶传热系数K值≤0.50W/m2.K,仓壁传热系数K值在0.58-0.70W/m2.K之间,在满足粮食出入仓需要的前提下,门、窗设置数量应尽可能少。在隔热气密性能不能达到控温储藏要求时,可采用薄膜密封和填充泡沫板、稻壳包、膨胀珍珠等保温性能良好的隔热材料对门窗进行处理。3、仓房机械通风口气密性和隔热性能良好,或可采取填充泡沫板、稻壳包、气囊等保温性能良好的隔热措施,并能与环流熏蒸装置、通风机等设施设备方便联接。(三)设施设备条件1、仓房应配有结构良好的地下槽或地上笼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配置与安装应满足《机械通风降温储粮技术规程》Q/ZCLT2-2007的有关要求。2、仓房应配有性能良好的粮情电子测控系统,粮情电子测控系统的配置与安装应符合《粮情测控系统》LS/T1203-2002的有关要求。3、仓房周围的动力负荷要满足通风机械全部启动时最20大动力负荷要求。三、控温原理依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要求,在粮堆上部空间安装测温传感器,实时监测粮面温度。当仓温高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开启环流风机将粮堆中央“冷心”的低温冷空气带到仓内空间,降低仓温和粮面温度,从而保证整体粮堆处于一个较低环境温度范围内,达到安全、绿色、减损储粮的目的。当仓温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关闭环流风机,达到节能和减少粮堆冷心温度损失。(具体示例如下图)四、设备安装211、对应于每个通风口,在粮堆装粮线上方(墙壁防潮层以上的部位)钻孔,作为环流管道的入仓口。具体位置要便于与风道口及环流风机相连接。2、连接用的环流管道外置安装,要具有较好保温性能,构造为管套管结构,其间填充保温材料聚氨脂发泡胶等保温材料,连接管的内径为75mm左右,外径为160mm左右。3、据地面1.5米或平房仓山墙上部安装一台环流三项异步防爆环流风机,型号A02-8012、转速2800、功率0.75Kw、电流1.75A、电压380V。4、环流风机要在墙壁上固定牢固,不能因运行时的震动而改变位置,连接好电源线、控制线,避免发生危险。也可加装防尘罩,减少粉尘和风雨侵蚀。5、通风方式一般采用环流管道内上行式通风。也可以选择环流管道内下行式通风,风机进出风口通过环流管道与仓房空间相连通,但要密切注意粮情变化。如上行式通风,粮堆冷空气由支风道、主风道进入环流管道,再经环流风机上行到粮堆上部空间,并进入粮堆,即空气从环流管道流向粮堆再进入环流管道,往复循环。6、内环流控制系统安装在仓墙正面中间位置据地面1.5米处,要选择具有储粮控温技术资质的厂商设计安装。(具体示例如下图)22五、控温目标与技术路线(一)控温目标春季(气温上升阶段):平均粮温不超过15℃,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0℃。夏季(高温多雨阶段):平均粮温不超过15℃,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5℃。秋季(气温下降阶段):平均粮温不超过15℃,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0℃。冬季(低温干燥阶段):平均粮温不超过5℃,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10℃。(二)控温储粮技术路线控温储粮技术路线为“春季隔热,延缓粮温升高;夏季控温,控制上层粮温;秋冬蓄冷,降低基础粮温”,简称为23“控温储粮三要点”。六、技术操作要点(一)加强粮情检查具体操作按照分公司文件要求和参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有关条款执行。(二)春季保温隔热1、隔热前的操作(1)每年秋冬降温结束、粮情稳定后,应及早实施隔热保温措施。(2)做好仓房气密性检测及查漏补漏工作。实施隔热措施前应认真检测仓房气密性,检查门、窗、通风口等部位的墙体,如有裂缝、漏气孔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填充、堵塞和修复。墙壁漏气部位主要采用砂浆水泥密封;各工艺孔洞用玻璃胶、橡胶管、橡胶条等材料密封缝隙;门窗用橡胶条和薄膜密封;板缝用弹性腻子嵌缝,砂浆水泥密封等。确保仓房气密性达到规定要求。(3)实施隔热措施前,应全面检查粮情,特别要注意虫害情况,必要时先进行害虫处理,同时要熟悉和掌握粮堆内杂质聚积、水分偏高、粮温变化较为异常等部位的情况,并做好记录。2、门窗及孔洞隔热操作在门窗及孔洞处采取塑料薄膜密闭、填充泡沫板(一般10-20cm)、海绵、建筑红砖码墙等隔热材料封堵等方法。24也可在用于专门检查粮情的进仓门口加装推拉门,与原有进仓门形成双层保温门。3、仓顶屋面隔热操作(1)粮仓仓顶隔热一般选用在仓顶内外表面附贴硬质聚氨脂发泡塑料、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等隔热材料或仓顶涂刷浅色反光涂料;在仓顶上可设置架空层,也可在仓内吊顶隔热(彩钢隔热板的厚度在7cm-10cm为宜,上下面为彩钢烤漆板,中间为聚苯乙烯泡沫板)。仓内吊顶时,板与板之间用密封胶粘接密封,吊顶高度与储粮线的距离在2米为宜。隔热施工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程,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应小于0.23W/m2·K,容重应小于1000kg/m3。(2)应定期对仓顶隔热层进行检查,对损坏部位及时修复,如果不能恢复原样,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损坏部分的扩大。对采用涂刷防水型反光涂料进行隔热的仓房,每年宜对涂层表面清洗1-2次,彻底除去灰尘聚积,以恢复良好的反光性能。4、仓房墙体隔热操作(1)仓房墙体隔热方式主要选择在粮仓围护结构上设置空气流通夹层、仓外墙体粘贴泡沫板(厚度在5cm左右)、仓内墙体粘贴泡沫板、增设袋装稻壳围包等隔热层、外墙涂刷浅色反光涂料等措施,增强仓墙的隔热保温效果。(2)墙体粘贴泡沫板等隔热材料应表面整齐、均匀、无间隙,周边与仓房结合紧密。25(3)经常注意检查维护仓房墙体结构,如果出现墙体裂缝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以保持其隔热性能良好。(4)经常检查墙面涂刷反光涂料的使用情况,如果墙面有裂缝可先用白水泥拌“801”胶水清缝、刮平,并及时修补损坏、起皮脱壳、空鼓等位置,保持墙体反光性能良好一致。(三)夏季内环流通风控温1、内环流控制系统宜采用微电脑时控、温控式开关,自动控制风机的开启及关闭。预计温度超过控温储藏目标值,通过手控或自动控制开启管道环流通风设备,将粮堆温度控制在目标值以下。2、储粮单位可以自行设定低于规定的控温目标值。隔热性能较好的仓房,夏季要达到准低温储粮效果,通常情况下可将23℃(仓房空间温度)设定为关闭环流风机温度值,24℃(仓房空间温度)设定为开启环流风机温度值。当温度达到24℃时,控温系统发出指令开启风机,进行环流通风,降低仓温。3、仓内吊顶隔层换气风机宜采用微电脑时控或温控开关控制,通风过程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检测气温、气湿情况,一旦气温较低,立即开启排风扇、换气风机排出隔层积热。4、如果粮温超出目标温度,及时查找原因,加强管理,继续改进,最终达到控温储藏要求。26(四)秋冬季通风蓄冷1、采用机械保水通风降温时,操作及管理参照《机械通风降温储粮技术规程》(Q/ZCLT2-2007)有关规定执行。2、进行通风降温时,应结合粮情检测数据和环境条件判断是否允许通风,防止无效通风和失水通风。3、粮食入仓期间,应根据当时粮温和气温情况,择机利用机械通风平衡粮食水分,消除和避免水分分层和结露;粮食分批入仓时,粮温相差超过5℃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均衡粮温。4、对处于静态保管期的粮食,从气温下降时开始,分2-3个阶段对储粮粮堆采用低功率轴流风机进行通风降温,及时排除粮堆内积温和仓房空间积热,逐步降低储粮温度,最终降至控温目标以下。5、在分阶段通风降温时,各阶段的粮温控制目标应与气温下降趋势基本一致,通风期间要密切注意检查粮食水分和粮堆平衡湿度的变化,每阶段降温幅度宜控制在5℃以内,并且通风后粮堆平均温度与外界气温差值应小于露点温度,防止发生结露。6、若粮堆内粮温梯度过大或出现通风死角,应及时调整通风方式、局部增设辅助通风管网等办法减少粮层阻力,以提高降温速度和均匀性。7、因操作不当粮堆出现结露,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对于粮层轻微的出汗或结露,一般可采取自然27通风、结合翻搅粮面或持续机械通风等办法消除。七、附则(一)各库在应用时,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实际适当进行调整,提倡采用保温隔热、内环流控温、排积热、空调控温等控温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实际应用过程中,各单位应全面考虑控温措施的能耗大小,尽量选用能耗低、污染小的控温设施设备,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二)各库可以根据库内仓房隔热效果,积极开展空调控温技术,利用空调制冷技术,有效降低夏季仓内空间温度,同样可也达到控温储粮的效果。(三)各库对应用压盖、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等储粮技术的仓房,要责成专人对通风时间、用电量、仓温变化、粮温变化、粮堆水分变化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报送分公司仓储管理处。
本文标题:4北京分公司辖区内环流控温储粮指导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5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