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31号关于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
1中共如皋市委办公室文件皋委办〔2010〕31号★市委办公室关于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2010年9月28日)为加强对全市创先争优活动的分类指导,根据市委办公室转发《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皋委办〔2010〕21号)精神,现就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2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富民强村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为主题,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为目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为转型升级调结构、奋力跨江争八强,加快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目标要求以创建“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基层党组织为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力争到2012年,全市所有村(社区)全部达到更高水平小康村(社区)建设的标准。1.生产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高效农业规模化占比达60%以上,参加“三大合作”组织成员达5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达85%以上,村级集体经营收入集镇及周边村(社区)达到30万元以上,其他村(社区)达到20万元以上。2.生活宽裕。集镇及周边村(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其他村(社区)达到11000元以上,纯农村达到10000元以上。小康户占比达70%以上,动态消除低收入户,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动态全覆盖。3.乡风文明。“五好文明家庭户”参创率达90%以上,村(居)民依法自治达标率达99%以上,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3满意率达95%以上,积极创建南通市、如皋市文明村。4.村容整洁。农民聚居化率主功能区所辖村(社区)达到90%以上,集镇及周边村(社区)达到50%以上,其他村(社区)达到30%以上。农民集居区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无点外违章建房。村(社区)内所有道路实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等“五化”标准,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生态村。5.管理民主。全面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务、村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村(居)民对村级管理的满意度达到60%以上。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争创南通市“双创”先进集体。三、创争举措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围绕更高水平小康村(社区)建设的指标要求,着力创先争优。1.争创农民人均纯收入红旗村(社区)。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服务业等渠道,拓宽农民就业平台,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强化惠农政策的执行力度,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积极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多形式开展创业培训,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扶持农民创办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等形式多样的中小企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党员干部、返乡能人等四大主体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创办农民专业合作4社,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增加农民综合性收入。2.争创全民创业红旗村(社区)。根据村(社区)的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建设民营小区或专业园区,促进全民创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和科技化。充分发挥村(社区)干部“双强”、“双带”和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典型示范效应,大力引导党员群众自主创业和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适应村(社区)干部“双强”、“双带”工程、“千名能人、百亿投入”返乡创业工程、大学生“村官”创业工程需要,加快建设适合各类创业主体需要的村级特色小区。市场化运作推进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促进园区建设转型升级。3.争创高效农业红旗村(社区)。以万顷良田为统领,带动“三化”互动并进,大力发展高效规模、设施、生态、休闲农业,全面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万千百”建设进程,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积极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加快创建“三个一批”;加快引进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注入农业,建设项目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镇村特色农业经济板块;延伸“种养加销”产业链,加快建成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的农产品市场体系。4.争创土地复垦红旗村(社区)。加大万顷良田和农保区拆迁复垦整理力度。继续推进农保区土地拆迁复垦整理,全面推进住新拆旧、复垦整理,加大对已进城进镇居住农户、空关房户、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户、另择宅基地建房后原5住房应拆未拆农户、违章建房农户的原住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为加快发展腾出更多土地空间。加大镇区规划区范围内的社区及周边村(社区)农户拆迁力度,加大原镇(乡)政府所在地集镇内农户拆迁、园区拆迁、项目拆迁土地整理力度,加大镇区主次干道两侧和新老小区、拆迁地块违法建筑拆除力度,把旧镇改造、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置换有机结合,集中精力,重点突破。5.争创环境打造红旗村(社区)。围绕“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物业管理到位、安全防范有力、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农民居住”的目标要求,加快集中居住建设进程,开展样板、示范、合格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强化建房审批和登记发证服务指导,规范建房行为。农村清洁工程(六清一绿)全面达标,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生态村和卫生村。围绕“畅、洁、绿、美、安”交通环境的打造,对村(社区)内所有道路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健全道路、绿化、垃圾处置、河道整治“四位一体”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多方筹措农村公路建设及危桥改造资金。农田水网灌溉设施管理维护正常。6.争创民主管理红旗村(社区)。积极推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推进村“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兼职”,普遍推行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居)委会主任。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目标承诺、阳光运行、群众评议、整改提升等五大机制,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在党员和党组织中充分酝酿,经过党员大会形成决策建议,提交村民6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积极推广村民直评村官、党群议事会、民主恳谈会等做法,完善群众评议党员干部、党员评议支部制度。全面推进镇党代表询问质询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继续深化党务(村务)公开,健全党务(村务)公开目录,明确公开范围和方式。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督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为民、务实、清廉。7.争创公共服务红旗村(社区)。围绕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发挥,大力推行“一站式”集中服务模式,增设生产性服务项目和市场化便民服务项目,建成100米核心服务区和1公里公共服务圈,为村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建成三星级为农服务社,并加强为农服务社的长效管理。在公共服务中心内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参合率;全面改善卫生服务条件,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村民享受到高效、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对象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为辅助,以捐赠扶贫为补充,建立健全覆盖全村(社区)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机制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8.争创和谐稳定红旗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稳妥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处理重大突7发事件,在创造和谐、凝聚人心、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做表率。认真落实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特困群体的各项扶危济困措施,想方设法解决好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把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作为重要目标,大力弘扬关爱互助的爱心传统,深化拓展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带头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完善村规民约,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农村新风尚。全面落实“公民法治驿站”工程,增强公民法治意识。9.争创基层组织建设红旗村(社区)。加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形成一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社区)干部队伍,不断增强村(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大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使用力度,提高独当一面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村(社区)干部“双强”“双带”能力建设,村(社区)干部全部实现自主创业。全面推行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两新”组织党组织作用实现有效发挥。注重从种养殖大户、回乡能人、“两新”组织业务骨干、大中专毕业生中培养党员,努力培养一支带头发展、带民致富的农村党员队伍。10.争创集体经营收入红旗村(社区)。利用政策优势,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增加政策性收入;发挥资源优势,将合法的土地资源以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盘活存量资产,将旧厂房、库房、办公用8房、水面等集体资产,以招商、出租、转让等途径,兴办政策允许的各类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创办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加集体可支配收入。四、组织领导在村(社区)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1.强化组织领导。“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快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有力抓手,各级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对创先争优活动作出周密安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市四套班子领导要定期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走访调研。市级机关各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助推主体的作用,结合“双联双助”活动,帮助结对村(社区)谋思路、找对策、解难题,全力推进更高水平小康建设。各涉农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切实加强工作指导,主动承担任务,尽心尽职,齐抓共管。各镇(区、园)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有针对村地制定创先争优计划,并组织镇机关及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2.强化督查考核。“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与更高水平小康村(社区)竞赛活动同时督查、同时考核,但考核的重点更加注重村(社区)当年更高水平小9康指标的增幅、增量。市委“双联双助”督查组具体负责“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的督查工作,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区、园)目标要求内的“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指标落实情况,定期组织督查。各考核责任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既要加强考核,更要强势推进,加强服务指导,及时发现典型、弘扬先进,充分发挥样板示范作用。市委将结合更高水平小康村(社区)竞赛活动及时开展村(社区)“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的评比表彰。各镇(区、园)、村(社区)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方案和实施计划,紧扣时间节点,强势组织推进,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3.强化创先争优。“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设单项奖和综合奖两大类,在每年的全市更高水平小康村(社区)建设推进会上集中表彰。单项奖每面红旗分别表彰5个村(社区),共设50面红旗,凡根据“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相关考核细则,单项考核得分分别处于全市前5名的村(社区),由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红旗村”和“红旗社区”,并在全市进行通报表彰。当年10面红旗全部拿到的村(社区),所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直接提拔到镇级领导岗位或明确享受副科级待遇;所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市级机关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予以破格提拔重用。综合奖分主功能区和其他镇(区、园)两个层面,根据“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相关考核细则,凡综合考核得分在主功能区处于前5名的村和社区,以及在其他镇(区、园)处于前10名
本文标题:31号关于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6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