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31送别冰心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送别冰心(邢文华)131送别冰心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永远的冰心奶奶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文章让读者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冰心老人的去世无限悲痛,对冰心老人的无比热爱之情。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介绍了冰心送别仪式的独特之处:在冰心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玫瑰花和大海成了这个富有诗意的悼念仪式的主旋律。第三自然段则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冰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开始,作者按照悼念仪式的时间顺序,记录了人们是怎样来缅怀冰心老人的。在简单交代了这样特殊的送别方式代表着冰心自己的心意之后,课文的结尾以诗的语言表达了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2、了解人们是怎样为世纪老人冰心送别的,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3、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进一步了解冰心的作品,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拓展性阅读。4、通过教材中提供的相关评论,对“冰心这位伟大的作家是个怎样的人”,“冰心一生的贡献”等问题进行思考。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与手段,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朗读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2、读课文,通过教材中提供的相关评论,对“冰心这位伟大的作家是个怎样的人”,“冰心一生的贡献”等问题进行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们是怎样为世纪老人冰心送别的,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送别冰心(邢文华)2重难点分析: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冰心老人的去世无限悲痛,对冰心老人的无比热爱之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创设氛围,感受离别。(一)学生读冰心的文章《我和玫瑰花》。课件出示文章《我和玫瑰花》。教师引导:刚才我们从文章中听到最多的是什么花?为什么提到这么多次玫瑰花?(二)课件出示介绍冰心的录像视频。(三)情境引入。课件出示:由蔚蓝的大海映衬的冰心。教师简介:1999年3月19日,在北京八宝山第一告别室里没有黑纱,没有白花,充溢着灵堂四周的,是大海一般的蔚蓝和玫瑰一般的鲜红。告别室的灵堂内摆满了鲜花和花篮,走进灵堂,耳边响起的不是哀乐,而是大海的波涛声,海鸥翱翔的欢叫声,管风琴与小号的幽雅旋律从遥远的天际飘摇而来……安卧在鲜花丛中的是被党和人民评价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冰心奶奶”,这位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让我们学习课文再去感受和冰心奶奶最后的离别吧。(四)揭示课题:送别冰心。教师提问:“送别”是什么意思?你从课题中的“送别”体会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课件出示。通过听文章,让学生了解冰心和玫瑰花的渊源。为学习本文奠定基础。介绍冰心的录像,让学生再次走近冰心老人,感受冰心。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见闻,调动学生的认知,为阅读学习做好铺垫。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送别冰心(邢文华)3二、初读课文,感悟文本。(一)自由读文,明确自学要求。1、读准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二)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课件出示新词:肃穆、文坛、大厅、拾级而上、悼念、荣誉、葬礼、铭刻、铸成、缓慢、身躯、凝重、气氛、慈祥。师重点指导:“悼”不要读成“掉”的读音。有些字书写时可以跟形近字对比记忆,如:祥——详、悼——掉、缓——援——暖、凝——疑。2、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来理解。三、师生对话,怀念老人。(一)过渡:文中字里行间饱含着人们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人们这样的怀念她,是因为她一生对人民对祖国的贡献之大。这位伟大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的特殊地位。(二)读文感受。1、进一步了解冰心,直入第三段。课件出示第三段。2、学生自由读。谈谈感受。交流要点:“五四”元老说明她在青年时期就积极提倡新道德,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隽永清丽”是指她的写作风格,这种风格曾被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百年”是说她从1900年出生到1999年去世,享年99岁。“诗意的结局落幕”是指她的灵堂以蓝色和红色为主色调,不放哀乐而放海涛和海浪的录音。可以说这句话是对冰心一生的简单概括。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采用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无形中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整体把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送别冰心(邢文华)4事?”预设:课文以时间顺序记叙了在儿女为冰心老人设计的别具匠心的告别仪式上,亲人及读者向老人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广大读者对冰心老人的敬仰和爱戴,对老人的深切怀念之情。4、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学生思考:(1)文中前两个自然段介绍了冰心送别仪式的独特之处是什么?(2)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悼念仪式的,从哪自然段开始的。(3)课文都写到了哪些人物?人们用什么来为冰心老人送别的?5、师生交流,根据课文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叙述以上问题,对课文有个概括的了解。四、品读课文,体会人们用独特方式来悼念冰心。(一)学习前两个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2段。没有肃穆的黑色,没有低回的哀乐,精心设计的灵堂,以大海的蓝色和玫瑰的红色为主色调,表达了对冰心老人的怀念的心情。思考:说说你见过的灵堂是什么样的,本文介绍的呢?文中介绍了冰心送别仪式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指名朗读,体会读出自己对冰心老人的怀念的心情。(二)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灵堂?是谁为她设计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找出这些问题的段落。(三)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葬礼凝重、沉闷的气氛是什么样子,涛声相伴、玫瑰满堂的温馨葬礼又是什么样子。使学生更明白冰心老人一直看淡人生,不追求奢侈。2、教师提问: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和第12自带着问题默读思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先学1-2自然段,再学12自然段。这样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前后文呼应的特点,明白这样写是为了更好的凸现冰心老人的人格魅力。以读为主,体会葬礼凝重、沉闷的气氛是什么样子,涛声相伴、玫瑰满堂的温馨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送别冰心(邢文华)5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过渡:1999年2月28日晚9时,冰心在北京医院仙逝,享年99岁。冰心的离去,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各种报刊、媒体,为此刊发大量的文章,报导和怀念这位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冰心的逝世与成就,同时,人们以独特的玫瑰方式,送别他们所爱的冰心老人。这节课继续学习人们以怎样的独特方式来送别冰心的。二、深入品读,字里行间体会真情。(一)出示中心话题:“谈谈人们是怎样以独特的方式送别冰心的?这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并从文中找出依据。”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默默地品读课文,人们是怎样以独特的方式送别冰心的?他们都是以怎样独特的方式做的?勾画出句子。2、这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并从文中找出依据。3、体会着读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情感。(二)学生自读体会。三、集体交流,体会敬仰和爱戴。(一)第4-6自然段交流预设:课件出示重点语句。1、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用低沉缓慢、尊敬的语气来读。2、引导体会。课件出示填空:天气,人,院内大厅内。由此,我体会到。葬礼又是什么样子。使学生更明白冰心老人一直看淡人生,不追求奢侈。围绕一中心话题:“人们是怎样以独特的方式送别冰心的?这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师生展开交流,感受人们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送别冰心(邢文华)6孩子们捧着,将撒在老人身躯上。由此,我体会到。让学生在文中理解词语:熙熙攘攘、人头攒动。3、文中提到最多的是什么花?为什么要将无数的玫瑰花瓣撒在老人身上?理解到了冰心生前与玫瑰花有着很深的渊源,她很喜欢玫瑰花,她一生朴实无华,不让儿女奢侈。4、看到冰心的孩子们对老人的敬意,你有何感想?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5、指导朗读。(二)第7-11自然段交流预设:1、感受这几个段落写到哪些人,他们是怎样来缅怀冰心老人的。2、从人们的语言和行动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人们这样的崇敬和怀念她?全班交流,把零散的语段整体地描述一下。每组推选一个到前面来描述其中一个内容,在找学生谈谈感受最深的一段。在文中理解以下词语:拾级而上、如怨如诉、颤颤巍巍、恬静。3、指导朗读。4、教师引导理解冰心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课件出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三)交流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语句。1、交流要点:体会以诗的语言表达了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1)你怎样理解“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陨落”是什么意思?(2)哪些句子写出了冰心老人的品格?从这些诗句中,找出体现冰心老人品格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看法。2、学生自由读,全班交流。抓住关键词语语句体会人们对冰心老人的敬仰和爱戴。学生填空,进行拓展训练,丰富语言的同时又加深了情感体验。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边读边想象,并联系生活实际突出重点,都是精读细品的好方法。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送别冰心(邢文华)73、感受冰心老人走了,她的一切一切流传千秋万代。课件出示填空:冰心老人安详地走了。老人一生给予了大家无限的爱,如今也带着大家的爱远行了。读完《送别冰心》,我感到了()。老人虽然走了,但是她把()留在了人间,留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里……直到千秋万代。4、反复诵读课文最后一段,用心体会人们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四、拓展延伸,感受深切的怀念之情。1、资料补充:各界依依送别冰心。(1)课件出示:雷洁琼、葛翠林、冯骥才、陈恕吴青的笔下怀念。(2)课件出示曲志红《首都各界依依送别冰心》。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今天首都各界人士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世纪老人冰心先生。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尉健行等在冰心病危期间和逝世后用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李瑞环、李岚清等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丁关根、王光英、程思远、吴阶平、何鲁丽、许嘉璐、王兆国、赵朴初、钱伟长、陈俊生、孙孚凌、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王文元和雷洁琼同志等前来送别冰心先生。在冰心病危期间和逝世以后,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尉健行、李铁映、贾庆林、温家宝、曾庆红、万里、乔石、荣毅仁、丁石孙、成思危、叶选平、巴金、卢嘉锡、习仲勋、彭冲、费孝通、孙起孟、杨静仁等用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再次出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使冰心的精神和人格更加深刻的烙印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作为一笔财富伴随他们一生。体会情感,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逐步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送别冰心(邢文华)8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冰心先生,是因病于今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的。消息传出后,海内外无数爱戴、景仰冰心先生的读者和各界人士,为之哀痛,为之遗憾。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的冰心,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登上文坛。她的作品直面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等重大社会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极有代表性的“问题小说”而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而后,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诗集《繁星》、《春水》推动了新诗初期的“小诗”写作潮流,《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力作。新中国成立后,她创作的《小橘灯》、《樱花赞》等名篇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改革开放以来她以80高龄而笔耕不辍,《空巢》、《万般皆上品》、《想到就说》、《三寄小读者》等新作接连问世,以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风格
本文标题:31送别冰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7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