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34混配煤卸上煤及煤场管理制度2011
浑江发电公司规章制度发布通知2011年第34号《浑江发电公司混配煤、卸上煤及煤场管理制度》已经于2011年08月09日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总经理林秀华二○一一年八月九日1规章制度控制表制度名称浑江发电公司混配煤、卸上煤及煤场管理制度制度编号HJFDYW-06-58版本签发日期下次评估时间起草人部门审核分管领导审核签发人是否修订20092009.08.052010.08.05王彦孙来友程义胜王英春牛国君孙宝平20102010.11.152011.11.15高云峰王英春李茂清林秀华是20112011.08.092012.08.09王香君王艳波纪连举林秀华是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根据机构变动情况,对部门名称进行了修改。解释部门发电部实施及完善执行人发电部运行管理主管2浑江发电公司混配煤、卸上煤及煤场管理制度1目的1.1为了加强混配煤管理工作,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1.2根据火车、汽车来煤,合理进行翻卸,有利于燃煤储存、混配和上煤作业。1.3加强浑江发电公司煤场管理,保证老厂1-3号煤场,新厂1-2号煤场储煤和上煤的要求。2适用范围2.1本制度适用于燃料管理部、燃运分场卸上煤及混配煤的管理工作。2.2本制度适用于浑江发电公司煤场管理工作。3职责3.1发电部3.1.1发电部负责组织编制、修订本制度;3.1.2发电部各级管理人员及值长对执行本制度施行监督、检查与考核;3.2燃料管理部3.2.1燃料管理部负责将日来煤计划及来煤种类、燃煤主要指标及时向燃运分场通报,以便于指导燃运分场合理安排翻卸和混配作业。3.2.2燃料管理部根据燃运分场提出的煤场取样要求,配合取样并提供化验数据,为均匀混配达到入炉煤质要求提供依3据。3.3燃运分场3.3.1燃运分场主任是本制度执行的总负责人,运行副主任及运行专工是具体落实的负责人;3.3.2燃运分场运行班长是本制度具体执行的负责人,掌握入炉煤混配后的质量要求,相关岗位专责是具体落实人;3.3.3燃运分场负责老厂1-3号煤场,新厂1-2号煤场汽车运煤、推土机的作业、煤场整形、推土机煤场打道、煤场置换、褐煤的压实、煤场的苫盖、桥抓及堆取料机作业等煤场作业的管理工作。3.4计划部3.4.1负责煤场盘点技术管理和具体工作的实施;3.4.2负责对每次煤场盘点情况提供给发电部、燃运分场。4内容、要求与程序4.1煤种的分类根据我公司目前的来煤情况,基本分以下四种煤:浑江发电公司煤种分类煤种类低位发热量(kj/kg)挥发份(daf)%一类煤>1600025-30二类煤14000-1600020-25三类煤12500-1400020≤褐煤(以挥发份为主)10000-13000≥314.1.1一类煤:低位发热量大于16000kj/kg(3824大卡)主要来源为黑龙江、辽宁、珲春等地以及当地较高热值的煤;44.1.2二类煤:低位发热量14000-16000kj/kg(3350-3824大卡)当地火车来原煤、汽车来原煤及中煤(冼副产品);4.1.3三类煤:低位发热量12500-14000kj/kg(3000-3350大卡)当地火车来大湖煤矿原煤、汽车来小煤矿原煤及中煤(冼副产品);4.1.4各种褐煤:低位发热量10000-13000kj/kg(2400--3100大卡);4.2混配原则及标准入炉煤质量要求4.2.1一类煤、三类煤、褐煤严格控制不能单煤种进入原煤仓;4.2.2均匀混配后的入炉煤指标:低位发热量新厂在14000-16000kj/kg(3350-3825大卡),18%≤挥发份≤24%;老厂在14000-15000kj/kg(3350-3585大卡),18%≤挥发份≤24%;4.2.3当入厂煤种类、数量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混配比例时,必须由发电部、燃管部、燃运分场共同研究确定混配方案,经公司相关领导批准后进行实施;4.2.4当发生锅炉结焦量大,或锅炉喷燃器结焦严重、锅炉燃烧不稳、带不动负荷时,当班值长有权要求燃料运行根据库存煤调整混配比例,并及时汇报相关领导,做好记录;4.2.5根据当日来煤和煤场库存煤情况,燃运分场对全天任何一次上煤,都必须认真填写上煤指导书并通知当班值长,指导书要有混配手段、操作指导,必须做到各类煤均匀混配入炉。4.3混配煤工作程序4.3.1发电部提供“混配煤要求”,对其内容的正确性负责。54.3.2燃管部提供“来煤预报”数据,对其准确性负责。4.3.3燃运分场根据发电部提供“混配煤要求”和燃管部提供“来煤预报”数据,负责编制“上煤指导书”和具体混配工作要求,并对混配过程、混配结果的准确性负责。4.42×300MW燃煤机组入炉煤混配方案输煤系统工艺流程图:翻车机4.4.1燃运分场要根据存煤和来煤情况填写上煤指导书,下发当班运行班长和当班值长。4.4.1.1每次上煤之前燃运班长要和值长核对上煤指导书,无异议后开始上煤。上煤过程中,燃运值班员要加强对褐煤量#2A/B皮带机1段皮带机AB7段皮带机BA6段皮带机5段皮带机8段皮带机1号碎煤机1号筛煤机2号筛煤机2号碎煤机原煤仓原煤仓3A皮带机3B皮带机4A皮带机2号缓冲滚筒2号煤场斗轮机1号煤场汽车沟4B皮带机1号缓冲滚筒6的观察,确保掺入的褐煤量达到本次上煤指导书的要求,上煤结束将本次上煤总量及褐煤量汇报值长,并作好记录。4.4.1.2一类煤与二、三类煤以及褐煤的混配比例、混配方法在“上煤指导书”中要详细写明。4.4.1.3褐煤与一类煤及二、三类煤的混配要求:运行中褐煤与一类煤及二(三)类煤混配必须保证在同一条皮带上完成,并要保证两煤种混配比例的连续性、均匀性,如:褐煤、一类煤及二、三类煤有一侧皮带中断煤源、另一侧皮带需立即停止,不允许将单一煤种进入原煤仓。4.5斗轮机取褐煤的混配要求4.5.1斗轮机取1号或2号煤场的一、二、三类煤、配7段汽车卸煤沟的褐煤、经过5段和2段A侧或B侧在同一条皮带上进行混配入原煤仓。4.5.2斗轮机取1号或2号煤场的褐煤、配6段地下煤斗的一、二、三类煤、经5段到2段A侧或B侧在同一条皮带上混配入原煤仓。4.6汽车卸煤沟上褐煤的混配要求汽车卸煤沟的褐煤经1号、2号叶轮给煤机、经7段A侧或B侧皮带机和1号、2号地下煤斗、经6段和8段到2段输煤皮带机A侧或B侧,在同一条皮带上进行混配进入1-8号原煤仓。4.7混配煤具体操作方法4.7.1输煤程控值班员应根据混配煤的操作方法,高标准的7完成输煤皮带电动机电流的监视工作,以保证混配煤的准确性。4.7.2运行时首先确定给煤皮带机空负荷电流,然后在确定给煤皮带机带上负荷后的电流,并在程控记事上做好记录。4.7.36段、8段输送一、二(三)类煤,7段A/B侧输送褐煤,各班长必须认真执行“上煤指导书”中的混配比例要求,混配比例计算:按“上煤指导书”要求的混配比例,刨除空皮带运行电流,计算7段褐煤和6段、8段一、二、(三)类煤的倍数。4.7.47段褐煤和1段火运来二类煤混配比例计算方法,刨除空皮带运行电流,1段电流是7段电流的5倍(如7段1A、1段5A)。4.7.5斗轮机取一、二、三类煤和褐煤混配比例要求:根据斗轮悬臂皮带机电子皮带秤显示的重量,按“上煤指导书”要求的混配煤比例,计算总上煤量的百分比。也可参照6段、7段、8段皮带机带上负荷后在皮带上的体积来确定。4.7.6以上混配方式均由带式输送机电动机的电流,振动给煤机闸板门起落高低、频率,叶轮给煤机、移动式滚筒配煤车转数、斗轮机悬臂电子皮带秤的数目做参考(如:1:3混配,7段皮带机(褐煤)空负荷运行电流35A、带上负荷后电流45A,6段或8段皮带机(地煤)空负荷运行电流35A、带上负荷后电流65A,这样地煤基本是褐煤的3倍),最后在以电子皮带秤计量数进行监控,以保证混配比例的准确8性;4.7.7为了保证各种煤的消耗量,燃运分场、发电部要对每旬、全月计划部盘煤情况进行对比,确保各种煤按要求进行掺烧;4.7.8为了保证各转动设备电流、给煤机扒煤量不发生较大的误差,燃运分场每次上煤前,对空皮带机运行电流进行一次校核,确保转机电流和输煤量达到要求;4.8新厂来煤卸车规定4.8.1新厂火车来煤卸车规定4.8.1.1燃运分场车务调度在接到“煤种分类通知单”后,应随从车辆一起送翻车机值班员一份,翻车机值班员应及时将煤种分类情况,反馈给皮带运行班长,班长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翻、卸入原煤仓或堆入煤场,堆料时按“储煤示意图”要求进行分类堆放。4.8.1.2燃运分场翻车机值班员,必须妥善保存“煤种分类通知单”并做好记录,保存期为半年,如有丢失,将予以考核。4.8.2新厂汽车来煤卸车规定4.8.2.1燃管部汽运来煤时,首先按燃运分场“煤场储煤示意图”要求,卸入1号或2号煤场。4.8.2.2根据入厂煤种类多、水份大小不同这一特点,推土机班必须加强煤场的混配煤管理工作,干煤、湿煤混配要均匀,上煤时达到不堵煤为原则。4.8.2.3推土机值班员按“上煤指导书”要求,严格执行混配9煤工作,杜绝推错煤种现象发生。4.8.2.4皮带运行班长、副班长、斗轮机司机、地下煤斗值班员、推土机班值班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煤场存放一、二类煤、三类煤、褐煤的位置,高标准的完成混配煤工作。4.92×200MW燃煤机组掺烧褐煤混配方案输煤系统工艺流程图:4.9.1每次上煤前班长要根据上煤指导书的安排,及时向值24段25段26段2段28段13段一号翻车机一号斗轮18段12段0段锅炉原煤仓27段17段14段汽车沟二号翻车机二号斗轮18段19段筛碎煤机20段22段混煤罐10长汇报混配煤的比例,并听从值长指令。4.9.226段专责在上煤前和程控员联系好,程控员及时通知24段专责褐煤与原煤(一类煤与二、三类煤)比例,24段专责监视褐煤量和原煤量(一类煤与二、三类煤),掌握褐煤量达到上煤指导书要求。4.9.3上煤时,副班长重点对24段上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按混配比例进行上煤,没有特殊情况,24段必须是在同一条皮带上完成地煤和褐煤的混配工作。4.9.4遇有特殊情况,经部门管理人员同意,方可按一侧皮带上一类煤与二(三)类煤、一侧皮带上褐煤的方式运行,两侧皮带的煤同时上到一个原煤仓进行混配。不允许将两种煤分别上到两个原煤仓里,以保证混配质量。4.9.524段皮带专责要随时观察混煤罐下煤情况,发现八号混煤罐不下煤或22段乙皮带断流时,要联系程控员将扒褐煤的叶轮给煤机停止扒煤,发现褐煤不下时,将扒地煤的叶轮停止扒煤,防止单一煤种上到原煤仓。4.9.622段乙皮带机带负荷电流,24段皮带机带负荷电流、叶轮给煤机频率和电流参考值按下表数值根据混煤罐下煤情况进行调整:项目褐煤与地煤2:1(褐煤约占33%)混配带负荷电流叶轮给煤机电流叶轮给煤机频率值22段乙皮带80--9024段乙皮带75--8518--2315--201124段甲皮带70--80扒褐煤扒高热值煤扒褐煤扒高热值煤15--207--1030--3520--254.9.7每班次根据煤场存煤的煤种和煤质情况由运行管理人员及时下发上煤指导书,指导皮带运行班长做好当班的卸、上和混配煤工作;4.10褐煤消耗统计4.10.1燃运分场要详细统计每个时段混配的褐煤量,并向值长汇报。4.10.2燃运班长和值长要对褐煤掺入量加强监督,确保褐煤掺烧达到要求。4.10.3发电部和燃运分场要掌握计划部每旬对燃料的盘点,及时总结褐煤掺烧量是否达到要求,否则及时总结找出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专题解决。4.10.4为了保证各种煤的消耗量,燃运分场、发电部要对每旬、全月计划部盘煤情况进行对比,确保各种煤按要求进行掺烧;4.10.5为了保证各转动设备电流、给煤机扒煤量不发生较大的误差,燃运分场新、老厂每月10日前对各段输煤量进行一次校核,确保转机电流和输煤量达到要求。4.11老厂来煤卸车规定4.11.1老厂火车来煤卸车规定4.11.1.1燃运分场根据燃料管理部调度的《混配煤通知单》安排卸车方式,《混配煤通知单》翻车机值班员一份、车务调12度一份。燃料调度员和车务调度员双方必须在《入厂煤混配通知单》上签字。4.11.1.2燃运分场必须按燃料管理部调度下达的《入厂煤混配通知单》进行
本文标题:34混配煤卸上煤及煤场管理制度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8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