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下水系统系统概念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地下水含水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上世纪40年代贝塔朗菲(Ludwigvon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60年代应用系统工程解决复杂问题取得重大成功以来,系统思想与系统方法广泛地渗透到各学科领域。简单地说,系统思想与方法的核心是把所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并从整体的角度去考察、分析与处理事物。•不同的人对系统所下的定义各有侧重。目前国内比较普遍接受的定义是:•系统乃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钱学森等,1978〕。•系统方法认为,不应当将系统理解为各组成部分(要素)的简单集合,而应将其理解为诸要素以一定规则组织起来并共同行动的整体。•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便是系统的结构。因此,我们也可以将系统理解为“有结构的集合”。•以分析为主的近代自然科学长期以来采用的方法是:将所研究的事物精细地分析为各个互不关联的独立部分,分别加以研究,把各部分研究结果之和,作为对所研究事物整体的认识。这样做实质上是将研究对象当作诸要素简单累加而成的集合,而没有将其如实地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系统,不仅内部诸要素存在着相互作用,而且还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系统接受环境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输入,经过系统的变换,再向环境产生物质、能量或信息的输出(图)。•环境对系统的作用也称之为激励,系统在接受激励后对环境的反作用称之为响应(图)。•环境的输入(激励)经过系统的变换而产生对环境的输出(响应),这种变换取决于系统的结构。例如,在同等降水条件下,不同的地下水系统,由于其岩层、构造、地貌乃至分布范围大小不同,泉流量的变化各不相同。再如,在不同的地下水系统中,以同种方式开采同样数量的地下水,地下水位的降低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一方面,分析系统输入与输出(激励与响应)的对应关系有助于了解系统结构。另方面,对系统结构的了解有助于我们预测激励—响应关系。•系统方法:用系统思想去分析与研究问题方法称之•系统思想:就是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角度去考察、分析与处理问题的方法•系统目标→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不是局部的)•地下水系统概念的产生•“地下水系统”这一术语的出现,一方面固然是系统思想与方法渗入水文地质领域的结果,但是,更重要的,则是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张人权,1987〕。•a.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初期,主要是解决“找水”问题,即确定井位以打出水量足够大的井。这种情况下,人们只注意水井附近小范围内含水层的状况,认为以定流量抽水时水井周边的地下水位很快达到稳定,不随时间而变化。•b.随着开采地下水规模的增长,长期以井群集中开采地下水时,人们发现,采水井群使周边地下水下降,影响波及的含水层范围随时间延续而不断扩展,地下水的运动是非稳定的。这时,人们才开始明白,必须将整个含水层而不是井附近含水层中的一个小范围作为研究对象。•c.不过,当时人们仍然认为,地下水的流动仅仅局限于含水层,而含水层上下的岩层是绝对隔水的,既不能透过水也不能给出水。但在许多情况下,井群中所抽出的水量远远超过了含水层所能供给的量,于是人们又注意到“越流”的存在,即在大多数情况下,含水层上下的岩层只是相对隔水的弱透水层;它能够释出水,也能够将相邻含水层的水传输到开采含水层中。到此时,再也不能把含水层看作一个独立的单位了。研究地下水时,往往必须将若干个含水层连同其间的弱透水层(相对隔水层)合在一起看作一个完整的单元,看作一个系统。于是,便出现了“含水层系统”、“含水系统”等术语。大致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地下水资源的概念,而地下水资源正是按“含水系统”发育的。•d.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不仅仅产生地下水资源枯竭问题,同时也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淡水咸化、土壤沙化、植被衰退等一系列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生态问题。•e.如果说,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前期集中于解决水量问题,那末,到了近年,愈来愈多的问题。与地下水水质有关了。海水入侵,咸水入侵淡含水层,地下水污染的预测与防治,归根结底,都是地下水中溶质运移的问题。与此相关,有人提出了作为地下水流动单元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视野在不断开扩,开始只看到一口井附近小范围的含水层,然后扩展到整个含水层,随后又扩展到地下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最终才看到了地下水系统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的环境生态系统。换句话说,人们心目中的研究对象,人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愈来愈复杂的系统。•地下水系统的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找水→含水层→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系统→环境生态系统•地下水系统与资源枯竭、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淡水咸化、土壤沙化、盐渍化、植被退化等环境生态问题有关,成为后者的一个子系统。•水位稳定→水位非稳定→越流•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地下水系统是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统一。•地下水含水系统是指由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圈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地下水流动系统是指由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的、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我们之所以认为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都属于地下水系统,是因为这两者虽然从不同角度出发,但却都揭示了地下水赋存与运动的系统性(整体性)。含水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于它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存在于同一含水系统中的水是个统一的整体,在含水系统的任一部分加入(接受补给)或排出(排泄)水量,其影响均将波及整个含水系统。也就是说,含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界的激励做出响应。因此,含水系统是一个独立而统一的水均衡单元,可用于研究水量乃至盐量与热量的均衡。含水系统的圈划,主要着眼于包含水的容器〔柴崎达雄,1982〕,通常以隔水或相对隔水的岩层作为系统边界,它的边界属地质零通量面(或准零通量面),系统的边界是不变的。•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于它具有统一的水流,沿着水流方向,盐量、热量与水量发生有规律的演变,呈现统一的时空有序结构。因此,流动系统是研究水质(水温、水量)时空演变的理想框架与工具。流动系统以流面为边界,属于水力零通量面边界,边界是可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三维的含水系统不同,流动系统是时空四维系统。•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都具有级次性,任一含水系统或流动系统都可能包含不同级次的子系统。图为一由隔水基底所限制的沉积盆地,构成一个含水系统。由于其中存在一个比较连续的相对隔水层,因此,此含水系统可划分为两个子含水系统(Ⅰ、Ⅱ)。此沉积盆地中发育了两个流动系统(A、B)。其中一个为简单的流动系统(A),另一为复杂的流动系统(B)。•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区域流动系统(Br),中间流动系统(Bi)及局部流动系统(B1)。•从图上不难看出,在同一空间中,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的边界是相互交叠的。两个流动系统(A、B)均穿越了两个子含水系统(Ⅰ、Ⅱ)。同时,由于子含水系统的边界是相对隔水的,或多或少限制了流线的穿越。在流动系统B中,除了区域流动系统的流线穿越两个子含水系统外,局部流动系统与中间流动系统的发育均限于上部的子含水系统Ⅰ之中。•流动系统在人为影响下会发生很大变化。下图表示与上图同一个沉积盆地。在强烈人工开采影响下,整个含水系统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流线指向盆地中心的辐辏式地下水流动系统,原来的流动系统全都消失了。显然,由于强烈的势场变化,流线普遍穿越了相对隔水层。不过,无论人为影响加强到什么程度,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发育范围,不会超越大的含水系统的边界〔柴崎达雄,1982〕。•结合两图不难看出,控制含水系统发育的,主要是地质结构(沉积、构造、地质发展史),而控制地下水流动系统发育的,主要是水势场。在天然条件下,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水文、气候)控制着势场,因而是控制流动系统的主要因素。•地下水含水系统•如前所述,含水系统的发育主要受到地质结构的控制。因此,松散沉积物与坚硬基岩中的含水系统有一系列不同的特征。•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含水系统发育于近代构造沉降的堆积盆地之中,其边界通常为不透水的坚硬基岩。含水系统内部一般不存在完全隔水的岩层,仅有粘土亚粘土层等构成的相对隔水层,并包含若干由相对隔水层分隔开的含水层。含水层之间既可以通过“天窗”,也可以通过相对隔水层越流产生广泛的水力联系。但是,在同一含水系统中,各部分的水力联系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山前洪积平原多由粗颗粒的卵砾石构成,极少粘性土层,水力联系较好。远离沉积物源区的冲积湖积平原,粘性土层比例较大,水力联系减弱。并且,愈往深部,水流途径愈长,需要穿越的粘性土层愈多,水力联系更为减弱(图a)。•基岩构成的含水系统总是发育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之中,或是褶皱,或是断层,更多的情况下两者兼而有之。固结良好的基岩往往包含有厚而稳定的泥质岩层,构成隔水层。有时,一个独立的含水层就构成一个含水系统(图b)。•岩相变化导致隔水层尖灭(图c),或者导水断层使若干含水层发生联系时(图d),则数个含水层构成一个含水系统。显然,这种情况下,含水系统各部分的水力联系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同一个含水层由于构造原因也可以构成一个以上的含水系统(图b、c)。因此,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查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状况后,才可能正确地圈划含水系统。•我们说含水系统是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并不是说它的全部边界都是隔水或相对隔水的。除了极少数构造封闭的含水系统(图e)以外,通常含水系统总有某些向环境开放的边界,以接受补给与进行排泄。这种开放边界不仅出现于表面,而且也存在于地下。例如,不同地质结构的含水系统以透水边界邻接是常见的。虽然这时相邻含水系统之间水力联系相当密切,但是由于两者水的赋存与运动规律不同,仍然有必要区分为不同的含水系统(图a、c)。•含水系统在概念上是含水层的扩大,因此,关于含水层的许多概念均可应用于含水系统。下面我们将重点讨论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概念的由来•如果说含水系统概念的产生比较顺理成章,那末,地下水流动系统概念的出现就并非如此了。•长期以来,水文地质学中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忽视地下水的垂向运动,把地下水流动看作平面二维的运动。许多教科书所画的河间地块流网就是如此(图a)。•第一个明确指出地下水存在垂直运动的是赫伯特(M.K.Hubbert)。在194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有一张他自己绘制的河间地块流网图(图b)。他指出,排泄区的流线是指向地下水面的,为上升水流;在补给区,流线离开地下水面,呈下降水流;只有在两者之间的过渡带,流线才是水平的。•对比这两张不同的河间地块流网图是很有意思的。传统的画法为了回避地下分水岭两侧流线向对立方向水平流动的矛盾而只表示了河间地块的一侧。同时,为了避免流线在排泄区上抬,有意使河谷谷底切穿隔水底板(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很少的例外),且保持较高的河水位。实际上地下水总是由源到汇运动的,而源汇通常在含水层的上方,源汇处地下水流线垂向分布是顺理成章的。•尽管赫伯特克服了传统观点难以克服的矛盾,但是,人们囿于成见,在长期中不予接受。直到1963年,托特(J.Tóth)才以独特的形式发展了赫伯特的理论。•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托特利用解析解绘制了均质各向同性潜水盆地中理论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图)。他得出的结论出人意料:在均质各向同性潜水盆地中居然出现了三个不同级次的流动系统,局部的、中间的及区域的。•随后,弗里泽(R.A.Freeze)及威瑟斯庞(P.A.Witherspoon)利用数值解得出了层状非均质介质中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图)。迄今已出现了许多数值模拟地下水流动的程序,可以应用模拟二维及三维各向异性非均质介质中的稳定与非稳定流动。•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实质上是以地下水流网为工具,以势场及介质场的分析为基础,将渗流场、化学场和温度场统一于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概念框架之中。•(1)水动力特征:地下水在流动中必须消耗机械能以克服粘滞性摩擦,主要驱动力是重力势能(源于地下水的补给),地形低洼处通常为低势区----势汇,地势高处为势源。由地形控制的势能叫地形能。静止水体中各处的水头相等,而在流动的水体中,沿流线方向,水头越来越低。•在静止
本文标题:7地下水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2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