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谈谈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升问题
谈谈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升问题内容摘要: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全新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挑战。企业管理者掌握着企业发展所需资源的配置权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发展目标确认者、计划制定者、工作指导者,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一定程度说,企业管理者的水平高低、素质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研究领域中,对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管理者素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以及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升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就如何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途径做出有益探索。关键词:企业管理者公共关系创新学习型的组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而这些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配置的实质是管理问题。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管理的绩效。所谓企业管理者是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方式来协调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期达成企业设定目标的人员。本文所指的企业管理者不是指所有参与管理环节的全体人员,而是指承担着企业重大计划、组织、指挥等管理职能的高层管理人员,与通常所讲的企业家、企业领导者的概念相近。由于企业管理者掌握着企业发展所需资源的配置权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一、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将会成为企业竞争的制胜点,而作为掌握企业生存与发展核心力量的企业管理者更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之所在。所以说,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未来的竞争力。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多种条件的综合,通常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思想政治素质企业管理者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施者。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政策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在管理实践中,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关心和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积极帮助解决员工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企业管理者还要善于思考。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有把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尤其是要达到的管理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来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信息观念,善于运用和捕捉信息,注意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二)个性修养企业企业管理者的个性是影响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轻视。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自信、谦虚、诚实、心胸开阔的性格特点和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一是自信。企业管理者要相信自己,不断增强信心,坚信自己有能力把企业搞好。能够正确对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做到百折不挠,敢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样就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是谦虚。企业管理者所面对的管理对象的性格千差万别,受教育的程度有高有低。企业管理者必须以谦虚为本,虚心向管理对象学习,加强思想沟通。那种不做调查研究,只凭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做法会使己脱离员工,难以在员工中树立威信。三是诚实。企业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必须以诚相待,实事求是,坦诚交换意见与分歧。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赞同,背后反对,耍两面派手段。四是心胸开阔。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企业管理者应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更要把握好诚信原则。要与人为善。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为此,企业管理者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企业员工,要平等待人。这样才能使员工感到有一种公平感,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五是吃苦耐劳。管理的本质是服务。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到服务认真、态度端正、礼貌待人、工作热情、周到。管理工作头绪多,事情繁杂,紧急情况突如期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经常是休息日也是工作日。因此,吃苦耐劳精神也是企业管理者所不可缺少的素质。(三)知识和技术素质专业知识是企业管理者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企业管理者。只有懂专业的企业管理者,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机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官僚主义。企业管理者应懂技术。作为一名现代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仅仅定位在满足于一般的宏观性的企业经营管理上。企业管理者懂技术,并不是要求作为企业管理者本身必须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样样精通,这样做既不现实,也没必要。但企业管理者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该了解和掌握本企业的技术情况,要知道本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装备、技术力量,与同行业企业技术力量相比,本企业技术力量处在何种地位,既要与国内的同行比,也要与国外的同行比。二是企业管理者应该掌握本企业的一两项关键性技术。要做到越熟练越好。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企业管理者在员工中的地位和威信。而且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有效地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要不断加强技术管理。要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引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本企业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四)公关素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宏观而言,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微观而论,则意味着社会组织乃至每个公民的经济独立。接轨必然导致比较,而经济独立的本身必然是竞争的产物。因此,今后社会来自经济发展之比较的形象之争,必将日趋激烈。而这种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工作来完成的。所以,公共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各组织发展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首先,企业管理者要培养和树立公关意识。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实践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一种表层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实践为理论所概括且演化为公共关系原理、原则、规律的一种深层的能动反映。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制约人们公共关系行为的一种力量。公关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意识,它包括塑造形象意识、服务公众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沟通交流的意识、创新审美的意识和立足长远的意识等。其次,企业管理者要具备人际交往能力。企业管理者实施成功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具有较强的与人相处能力。企业管理者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自己对别人,包括对领导、对同事、对下级的情感、信念、态度等,要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这些人性方面的因素十分重要,从而保证自己能够对他人把握正确的感情度、信任度、和亲属度。二是通过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能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别人对自己的情感、信念、态度和要求,从而不断地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言行,保持与他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能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在性格、学识、品德、爱好、要求、情感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针对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采取弥补措施,缩短差距,提高与人相处的本领。四是做好协调各方面人际关系的工作。包括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对本企业内部中层干部的协调,以及对一般工作人员的协调等等。第三,企业管理者应当努力培养并具备公关素质,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管理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中,表现出良好的公关水平,增强企业形象的塑造,加深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对于企业内部,企业管理者具有很好的公关素质,可以加强与其他企业管理者的沟通和联系,促进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和默契配合;可以加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心灵沟通,加深彼此的信任,便于企业管理者命令的执行。(五)创新能力创新是管理的灵魂。有创新,企业整个管理工作才充满生机和活力。创新应该贯穿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职能中。首先是计划创新。计划的创新既要体现计划的严肃性,又要体现计划的灵活性;既要考虑计划的超前性,又要考虑计划的可实现性。计划工作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其次是组织创新。组织创新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因事设人,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部门间分工不分家,协作精神强。第三是领导创新。通过领导创新达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民主决策,职权分明。讲究领导艺术,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培养下属的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协调好与平行管理职能部门的关系;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汇报、请示及时,服务周到,信息渠道畅通;与兄弟单位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友好关系。第四是控制创新。控制创新要求建立信息反馈体系,采用量化标准,检查、督促计划的执行。实行奖罚分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树立质量第一,坚持标准,讲管理效率和管理绩效。二、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也不是先天具有的,主要得依靠后天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在企业管理者人才梯队建设、接班人的培养上,企业均需高度关注企业管理者素质提升问题。企业是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提升的重要主体,但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培养、教育乃至提升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做好这些工作,企业可以采用以下途径:(一)在工作中提升企业为了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对管理者在工作安排方面进行特别处理。比如通过岗位轮流,了解其它部门的运作,拓宽视野;通过较高职务的代理方式,提高其处理问题的思维高度;安排特殊性的工作,考验和提高处理特殊事务的能力。在工作中提升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IBM公司就有一个“长板凳计划”,为管理者和重要岗位人员都设置后备人才。对这些人员都制定有详细的培训计划,特别是工作中的能力提升方面的内容。(二)建立与完善培训机制对于企业而言,培训是对人力资源这一核心资源进行开发的投入。较之其他资源投入,这种投入更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其效益是巨大的,且具有综合性、长远性。培训的内涵是对培训对象潜在能力的开发,而不仅是知识的补足和技能的训练。我国传统的企业培训过分注重对一般员工的培训而忽视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这种观念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要求。在企业外部环境日益纷繁复杂的今天,企业的发展能力更多地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因而企业管理者的学习与培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很显然,管理者所处的层次愈高,其学习与培训愈重要、愈迫切。因为只有高层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和思路,推动各部门工作顺利展开。谁都知道,下属培训得再好,产生的优秀想法再多,如果得不到上级的采纳,也难以发挥作用,毕竟下级推动上级比上级推动下级要难得多。战略性的错误比战术性的错误后果更严重,战术性的错误比技术性的错误后果更严重。因此,决策层的培训优先于一般管理层的培训,一般管理层的培训优先于一般员工的培训。目前,以提升企业管理者素质为目的的培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集中式教学。将管理者送入较长期的教育培训机构,接受比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这样方式比较常见的有:企业的内部大学、培训中心;外部培训机构;以及大学的MBA、EMBA教育等。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在于系统化、规范化。特别适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理论修养。二是短期培训。由企业组织的较短期的、专题性的培训,要求企业管理者参加,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技巧。比如营销培训、财务培训、决策能力培训、具体管理工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等。短期培训针对性非常强,是及时“充电”的有效方法。三是企业培训机构的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的长处在于对企业的熟悉和了解,有利于提高企业培训的有效性,在这一点上,麦当劳、IBM、海尔等企业的企业大学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因企业的力量有限,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的建立一定要整合外部资源,与相应的大学、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管理者进行培训和教育后,回到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缺乏相应环境、缺乏管理上的其它支持,管理者不能将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不知不觉又回到了教育前的状况,管理水平无法真正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一方面可以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正确、有效的
本文标题:谈谈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升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4144 .html